王斌興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與讀者溝通的第一個情感驛站。是駐足品嘗,還是掠門而去,往往在于讀者和題目能否一見鐘情。
魯迅說:記人,就要記他的眼睛,題目就是作文的眼睛。透過它可以洞悉文章的靈魂,了解文章的內(nèi)涵,解讀作者的寫作意圖。
這方面,古今中外文學大師們給我們作出了很好的榜樣。
曹雪芹的《紅樓夢》本名《石頭記》,又名《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金玉緣》等?!凹t樓”概括了大觀園“女兒國”的全體,“夢”字預示出了其結(jié)局,寓意深遠。因此,《紅樓夢》作為標題是幾經(jīng)修改后才被大家沿用下來的。
茅盾的《子夜》最初取名為《夕陽》,后改《子夜》,其意思是當時正是半夜,但很快就要天亮了。這一題目使主題更鮮明,給讀者鼓舞和力量,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雨果的《悲慘世界》(又譯《哀史》或《孤星淚》)最初題名《若望·瓦爾讓》,第二次改為《困窮》,最后才定名《悲慘世界》。
由此可見,大文豪們對題目是何等的重視,每個題目都是不厭其煩地一改再改。題目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給文章擬出好的標題呢?
一般來說,自擬題目是針對話題作文而言的。在命題上一要準確鮮明。準確就是要求緊扣材料,概括內(nèi)容,符合文體,要做到“題括文章,文切題旨”;鮮明就是要觀點明確,感情色彩濃郁,讓人一目了然。要切忌標題太大,空泛籠統(tǒng),或者晦澀難懂。二要簡潔生動、新穎別致。所說的簡潔生動,就是題目要有概括性,生動形象,言簡意賅,要忌冗長呆板;新穎別致,就是題目要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富有沖擊力,讓人一看就覺得你的文章不同凡響。
但是,有些學生在作文時,對擬題不以為然。總認為不就一個標題嘛,隨便寫一個就行,匆匆落筆。如:以“語文課”為話題,要求寫一篇600字的文章。有的學生不假思索,就急急忙忙地寫下了《記一堂生動的語文課》或《一堂難忘的語文課》為標題。這兩個標題是可以寫,也符合要求,但就是顯得老套,似曾相識,沒有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反而有點倒人胃口之感,這樣就容易拒讀者于門外,文章內(nèi)容再好也會受到影響。而許多學生抓住了問題的實質(zhì),擬出了好的題目,鮮明、確切、新鮮、簡潔,如:《多味的語文課》《虛構(gòu)語文課》《語文課剪影》《這也是語文課》《從一堂語文課說開去》《語文課應該這樣上》。這樣的題目求新求趣,給人陌生的新鮮感,讓讀者一見鐘情,怦然心動,自然產(chǎn)生一睹為快之沖動。
總之,好題目,就像美目那樣傳神,一下子抓住讀者,感染讀者,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好題目,就像一顆袒露的靈魂,一聲撥動讀者情弦的顫音,給讀者心靈的震動,從而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作文時,一定要精心構(gòu)思,一改再改,“語不驚人死不休”,擬出鮮活新穎的作文題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