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龍江生產(chǎn)力促進中心 孟令子
電機線圈端部(出槽口)處由于電場強度比較集中,極不均勻,在大電壓情況下很容易發(fā)生起暈現(xiàn)象,對防爆電機的安全運行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電機線圈端部進行必要的防暈措施,均勻其電場前度很有必要。
模具在使用時有時出現(xiàn)使用時間短,造成產(chǎn)品生產(chǎn)成本高。如何提高其使用壽命,降低其成本?目前采用的防暈手段不能有效均勻線圈端部的不均勻電場,起暈電壓很低。防暈層采用SiC非線性半導體材料,其性能是:高壓情況下,其電阻率很低;低壓時,電阻非常高。利用其非線性導電特性,制備成防暈層,能使出槽口電壓均勻分布,場強不再集中,可有效的提高線圈端部的起暈電壓。
九屏圖:
圖1 防暈層九屏圖
定義理想解IFR
研究對象:
1.設(shè)計的最終目標? 均勻線圈端部電場2.理想化最終結(jié)果? 線圈端部電場自動均勻,提高起暈電壓3.達到理想解的障礙是什么? 4.出現(xiàn)這種障礙的結(jié)果是什么? 不能有效均勻線圈端部電場5.不出現(xiàn)這種障礙的條件是什么? 不要附加絕緣或附加絕緣不滲透6.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所用的資源是什么? SiC漆、其它增加機械強度的材料防暈層外部刷一層附加絕緣(樹脂),在固化時,受熱滲透到防暈層中,破壞SiC漆比例,改變其非線性系數(shù)
擬提出方案:
使用加熱固化時不流動的樹脂,或增加SiC漆的層數(shù),使?jié)B透不到底部。
(1)運用技術(shù)矛盾解決方法提出原理解
A 原問題技術(shù)矛盾
改善:滲透
惡化: SiC防暈層的機械強度
B 問題模型
對應(yīng)的39個通用工程參數(shù)
改善的參數(shù): 30(作用于物體的有害因素)
惡化的參數(shù): 27(可靠性)
C 解決方案模型
對應(yīng)查看阿奇舒勒矛盾矩陣表得到參考創(chuàng)新原理為:
2:抽?。?4:借助中介物;27:廉價替代品;40:復合材料。
D 提出方案
使用24(借助中介勿擾):在防暈層與附加絕緣層間增加一層薄膜,阻擋滲透。
使用27:預(yù)先作用,SiC漆需要涂刷2~3層,可在層與層之間增加其他增加強度的材料。
使用40:復合材料,尋找新的復合材料作為附加絕緣,使其早受熱時不具有流動性與滲透性。
(2)運用物理矛盾解決方法提出原理解
A 為了增加防暈層的機械強度,需要附加絕緣;為了防暈層不被滲透,不要附加絕緣,所以附加絕緣即要又不要。
B 擬采用分離原理提出方案
時間分離:先將防暈層加熱固化或半固化,然后再整體固化。
空間分離:增加防暈層層數(shù),使?jié)B透只能進行到防暈層上層。
條件分離:增加防暈漆中SiC的相對含量,使?jié)B透影響減小。
整體分離:在防暈層與附加絕緣層間增加一層薄膜,阻擋滲透。
(3)運用物-場分析解決方法
A 分析問題,確定相關(guān)元素
為促進“造血式”精準幫扶深入開展,今年,農(nóng)墾北安管理局錦河農(nóng)場針對困難群眾的實際情況,為有從業(yè)意愿的困難群體提供信息服務(wù)、政策咨詢、就業(yè)指導、技能培訓以及公益性崗位,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地幫他們找尋合適的就業(yè)崗位,提升幫扶效果。
防御層、附加絕緣、滲透
B 繪制物-場模型并確定類型
圖2 原始物場模型
C 選擇物-場模型的常用解法
引入S3
圖3 改進的物場模型1
引入場F2
圖4 改進的物場模型2
D 提出方案
方案一:在防暈層與附加絕緣層間增加一層薄膜,阻擋滲透。
方案二:先將防暈層先加熱固化或半固化,然后再整體固化。
方案1:先將防暈層先加熱固化或半固化,然后再整體固化。
方案2:增加防暈層層數(shù),使?jié)B透只能進行到防暈層上層
方案3:增加防暈漆中SiC的相對含量,使?jié)B透影響減小。
方案4:在防暈層與附加絕緣層間增加一層薄膜,阻擋滲透。
方案1:該方案增加了一道工序,實驗中,防暈層的固化需在特定溫度下2—3小時,冷卻后在涂刷附加絕緣,冷卻過程中,自然冷卻需3—4小時(輔助冷卻更快)。對該方案增加的工藝時長是可接受的。
方案2:增加防暈層層數(shù),會使最后的防暈結(jié)構(gòu)整體厚度增加,在整機組裝時,造成線圈與線圈之間距離過近,影響安全運行。
方案3:提高些許防暈漆中SiC相對含量,在實際操作的比較容易,且成本較低,可以實行。
方案4:尋找這樣的防滲薄膜需要長時間的實驗,且薄膜的厚度、導電特性、裝備工藝需大量時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