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迪
白鶴弄清影 人世已千年
——重游梧州白鶴觀
吳 迪
重踏故土,我用雙腳親吻這片美麗而肥沃的土地,擁抱著久違而熟悉的故鄉(xiāng)風土與人情。冥冥之中,似乎有一根無形的絲線,撥動著我的情思,牽引著我的腳步,走向西江畔。在高大的河堤上,我遇見了你,白鶴觀,故鄉(xiāng)的白鶴觀。或許是因為外婆口中美麗動人的白鶴傳說,或許是因為我的心靈在尋求著一片棲息之所,又或許是因為你我之間抹不平、消不去的緣分,現(xiàn)在,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晨光中的你,還帶著清晨的霧,像是籠罩著一層薄薄的輕紗,更顯肅穆而靜謐。背后,是郁郁蔥蔥的白鶴山,將你輕擁入懷;眼前,是日夜奔流不息的鴛鴦江水,夜夜為你低吟淺唱。
觸碰歷史的書簽,指尖滑過屬于你的記憶:你于唐代開元年間始建,咸通中翰林承旨學士鄭畋被貶謫為蒼梧太守時增修觀宇,康熙年間重修,光緒九年又重修,2001年再重修。如此說來,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你就來到這個世上,并歷經(jīng)幾次改頭換面,但內心依舊平靜如水、波瀾不驚。
如果,人有幾世輪回,那么我希望你每一次的蛻變都曾有我的存在,不論哪一世都與你不離不棄、相守相依。我愿自己是西江邊浣衣的少女,與你一同聽江水歌唱,與你一同觀嶺南風情;我愿自己是那清風中起舞的白鶴,與你一同閑看日出日落,與你一同經(jīng)歷風風雨雨;我愿化作一把利劍,讓外敵的鮮血刺激我的每一絲神經(jīng),寧愿粉身碎骨,也要護你的平安與周全。往事歷歷如昨日,回首已是千年。也許,我的靈魂從未離開過這片美麗的土地,那你,如今又是何等年紀?你的模樣是否一如當年?
我鼓起勇氣,拾級而上。
青石臺階依舊清涼如水,護欄上精雕細琢著一株株盛開的白蓮,清新脫俗而又傲然屹立。石柱上雕刻著祥云朵朵,飄忽若仙。道觀兩旁“門神”秦瓊、尉遲,威風凜凜,各持巨斧與金瓜值守一邊,我不禁在心底道:“Hi,老朋友,好久不見。”而道觀大門,上書“白云浮萬古,鶴觀奉三清” ??邕^門檻,巨大的金漆牌坊迎面撞入眼簾,上面刻畫著青松、仙鶴與祥云無數(shù),中有仙人六名,右下方的男子腰掛葫蘆,臉稍上揚;左上方的男子平視其右,在他右邊四位仙女翩翩起舞。她們或手托蟠桃,或凌波揮袖,婀娜多姿,玉顏光潤。朱紅的底色,金漆的畫面,或是記錄著仙人們的修行經(jīng)歷。
繞過牌坊,走過天井,正面有三殿。中間一殿便是門前對聯(lián)所說的“三清寶殿”,殿前兩根方形石柱,有清光緒九年刻的楷書聯(lián):“蓮座涌圓光一輪朗激鴛江月,桂宮凝瑞靄五色平分鶴嶺云?!背R鹑藗儫o限的遐想。殿內奉有三位尊神,中為元始天尊,左為靈寶天尊,右為道德天尊。三位仙人均正襟危坐,閉目養(yǎng)神,似是進入了冥想之境。他們發(fā)冠玲瓏,美髯飄逸,仙人之氣迎面而來。
出了前殿,便是左右二殿。左為三界殿,奉真君一。右為鶴仙殿,內有白鶴真君。走出三殿,在清油燈上燃了些許香,插到了古老的香爐里邊。霎時風起,香灰隨風揚上青天,我不覺仰頭以目光追隨,也許,上天已經(jīng)聽見了我的禱告,清風會將我的話與白鶴輕聲耳語。
天井中間,一棵青蔥的祈福樹下,幾炷香正燃盡最后的生命掉下一截香灰。其旁廊房的地母殿里,一位慈眉善目的女仙含辭未吐之貌,似欲將生命之真諦娓娓道來。地母,地母,大地之母。人從泥土變來,在泥土中求生,最終又在泥土里死去,人的一生幾乎未曾離開土地。那么,權力、富貴與榮譽,又算得了什么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終歸是要回歸泥土里的。
天井左之廊房,放置著明代的大石龜,久經(jīng)歲月之滄桑,石龜上的線條已經(jīng)模糊,龜身也出現(xiàn)了些許裂痕,其上背負著巨大石碑,上有明代兩廣總督韓雍的題詞。石龜?shù)哪_下,是一汪清池,一些小烏龜在里邊恣意地游來游去,瞥了我一眼,又傻乎乎地昂著頭游走了。
左廊房前是一棵姻緣樹,樹下一位衣著時髦的女子正努力地拋著姻緣球,想把它掛到樹上去,明亮的雙眸里滿載快樂,紅潤的臉龐上現(xiàn)出孩童般的天真。是的,這是愛情的力量。沒有一個女子不盼望著愛情,我們都在塵世間尋找著自己的另一半,同時也在歲月中學會愛與被愛。而姻緣樹的另一方,則栽著一棵招財樹,蔥郁的葉子層層疊疊,像一方蒼穹籠罩了四野,焦灼的陽光被葉子分割成一小顆一小顆,最終變成閃耀的金子灑落遍地。
我也終于回想起來,最初在門外徘徊的自己,也是在看到這棵蔥郁的樹木時被激起了好奇心,原來,竟然是棵招財樹。招財之心,人皆有之,不必鄙視,也不必懷著過于熱衷的心情。人在世間行走,哪能身無財物,但為了錢財卻最終迷失了自己,失去比金錢更為寶貴的健康、親情、友情、愛情甚至是自由和生命,卻是非常可悲、可憐甚至是可恨的。君子愛財,但取之有道。這才是“招財”的真諦。
日影西斜,青山依舊。白鶴觀,這座古老而年輕的道觀,看盡了悠悠白云千載空,聽盡了滾滾西江東逝水,它從古老的時光里走來,陪梧州的子民一同走過千年的歲月。亙古千年,滄海已桑田,你見證了古越,你記憶著嶺南。而今家鄉(xiāng)梧州日新月異、迅猛崛起!你,白鶴觀,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時代的記錄人。
責任編輯:傅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