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銀松 王占青 馬玉英
[摘要] 目的 觀察延遲思密達(Smecta)給藥對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血漿百草枯濃度、影響,分析其作用機理。方法 SPF級SD大鼠76只隨機分為生理鹽水對照組(A組)6只、30 min百草枯灌胃染毒對照組(B組,30只)、30 min思密達灌胃干預組(C組,30只)。B組、C組中毒后2、6、24、48、72 h分批處死存活的大鼠,每次6只,測定血漿PQ濃度。結(jié)果 各組大鼠無自然死亡,染毒大鼠血漿百草枯濃度隨時間延長而迅速下降,B組PQ血漿濃度(ng/ml)范圍(4 269.237 6±356.757 7,456.556 0±78.062 5);C組與B組在同一時間點相比,中毒后2、6 h血漿濃度明顯降低(P<0.05),其他時間點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中毒后30 min思密達灌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血漿百草枯濃度。
[關(guān)鍵詞] 思密達;百草枯;血漿濃度;病理變化;治療作用
[中圖分類號] R4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4)03(c)-0039-02
PQ對人毒性極強且中毒事件頻發(fā),在亞洲國家尤為嚴重。研究報道,人口服PQ致死量為1~3 g(20%PQ溶液5~15 ml或者30 mg/kg[1]。雖然國內(nèi)外學者一直致力于PQ的基礎(chǔ)和臨床研究[2],但仍未探索到效的治療方法,死亡率居高不下。臨床研究證實血漿百草枯濃度是決定患者預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及時清除、阻斷口服百草枯由胃進入小腸,防止百草枯經(jīng)血液循環(huán)到達重要臟器,是目前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guān)鍵。思密達具有顯著的胃腸道保護作用,在臨床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3],報道顯示其對酒精、有機農(nóng)藥中毒有著獨特的療效,但目前仍少見思密達對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漿濃度影響的研究。我們課題組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在百草枯中毒后10 min給予大鼠思密達灌胃,干預組大鼠的血漿濃度比染毒對照組明顯改善,基于此,我們繼續(xù)在大鼠百草枯中毒后30 min延遲給予思密達灌胃進行干預,進一步觀察思密達對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漿濃度的影響,為治療百草枯中毒探索有效途徑。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試劑及儀器
SPF級成年SD大鼠76只,購自新疆烏魯木齊市疾病防治和控制中心動物科,批號 SCXK(新)2003-0002,重量200-250 g;20%百草枯水劑(江蘇南通先正達農(nóng)藥公司) ;PQ標準品(HPLC)99.9area%,100mg,美國SIGMA-ALDRICH );乙腈(色譜純)、甲醇(色譜純)、三乙胺(分析純)、磷酸(分析純)均購自天津光復試劑有限公司;庚烷磺酸鈉,分析純,purity≥98%,20g (加拿大BBI),編號S2068,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思密達(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HC-C18色譜柱(250×4.6×5 mm,美國,Agilent);日本島津高效液相色譜儀(編號07007324;LC-20AT泵;CBM-20A控制器;SPD-M20A檢測器;SIL-20A自動進樣器;CTO-10AS VP 柱溫箱;CLASS-LC10工作站)
1.2 方法
1.2.1 動物分組、標本采集 實驗參照文獻[4]進行。大鼠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生理鹽水對照組(A組)6只、30 min染毒組對照組(B組)30只、30 min思密達干預組(C組)30只。B、C組給予PQ(50 mg/kg)稀釋至l ml灌胃染毒,A組同時給予l ml生理鹽水灌胃。C組染毒后30 min給予思密達400 mg/kg(濃度60 mg/ml)灌胃,A組和B組同時等量生理鹽水灌胃。B組、C組分別于中毒后2、6、24、48、72 h處理存活的大鼠,每次6只。氯胺酮注射液150 mg/kg 腹腔注射麻醉,下腔靜脈取血3 ml,5 000 rpm離心5 min取血漿,-70 ℃凍存待測[5-6],A組于實驗結(jié)束后按同樣方法一并處理。
1.2.2 血漿百革枯含量檢測 精確稱取百草枯標準品10 mg于l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得濃度為1.0 mg/ml濃標液。濃標液儲存于4 ℃冰箱中,工作液在使用前由濃標液逐級稀釋制得。儀器分析條件:Agilent (HC-C18,250×4.6×5 mm)色譜柱;流動相: 乙腈:75 mmol/L庚烷磺酸鈉(12:88,V/V,用三乙胺調(diào)PH=3.0);流速為1.0 ml/min;柱溫為室溫;檢測波長為258 nm。吸取血漿上清液0.5 ml置于試管中,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35%的高氯酸100 ml,蝸旋1 min。高速離心12 000 rpm5 min,取上清液20 ml迸樣進行HPLC分析,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精確配制百草枯濃度為20、50、100、500、1 000、5 000 ng/ml范圍內(nèi)的6個空白對照血漿樣品,在本色譜條件下.按樣品處理方法處理后,測其峰面積,由百草枯峰面積(y)對百草枯濃度(x)進行線性回歸。計算百草枯樣品的回歸方程,依據(jù)百草桔回歸方程可得血漿百草枯濃度(ng/ml)。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數(shù)據(jù)通過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檢驗,濃度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病理評分采用完全隨機設(shè)計單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檢驗進行兩組之間比較。
2 結(jié)果
2.1 百草枯線性關(guān)系及血漿百草桔含量
血漿PQ回歸方程:Y=98.821 0x+5 707.540 7。PQ在20~ 5 000 ng/ml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PQ最低檢測限為20 ng/mL。B組血漿PQ濃度隨時間延長而逐漸下降,中毒后2 h濃度最高,6 h仍保持較高水平,24 h后開始明顯下降,72 h濃度最低。C組在同一時間點與B組相比,中毒后2、6 h組大鼠血漿百草枯濃度比B組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他時間點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國內(nèi)外學者積極使用血液凈化、白陶土等方法降低血漿PQ濃度、逆轉(zhuǎn)百草枯所致的肺纖維化 [7-9],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臨床病死率仍無明顯改善。尋找更加高效結(jié)合胃腸道PQ的吸附劑,降低PQ吸收的劑量,成為治療PQ中毒一個基本而又重要的探索方向。根據(jù)PQ遇土鈍化的理化特性以及思密達高效的吸附能力,該實驗使用思密達在大鼠PQ中毒后30 min給予灌胃,觀察思密達對PQ中毒大鼠血漿濃度的保護作用。
人口服PQ中毒后0.5~4 h內(nèi)血漿PQ濃度達到峰值,之后進入血漿濃度迅速下降期、百草枯廣泛分布到全身各處,其中胃、腸道、肺等臟器中濃度最高,蓄積時間最長。PQ在大鼠體內(nèi)的代謝過程和人的不盡相同[10]。趙波將50 mg/kgPQ原液(20%)加蒸餾水稀釋至1 ml給予大鼠灌胃染毒,于染毒后8、24、48 h等時間點使用高效液相法檢測血漿PQ濃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毒后8 h血漿濃度最高,72 h已經(jīng)檢測不到百草枯[4]。該實驗結(jié)果顯示染毒組大鼠血漿PQ濃度隨著時間的延長發(fā)生動態(tài)改變。該實驗中大鼠血漿濃度的代謝動力學基本和以上研究一致,但是關(guān)于大鼠血漿中PQ濃度最終消失的時間存在分歧,這可能和實驗中大鼠差異、濃度檢測條件不同等有。中毒后30 min給予思密達處理的大鼠與30 min PQ染毒對照組相比,血漿百草枯濃度在中毒后2、6 h有所降低(P<0.05),其他時間點濃度有所降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中毒后30 min給予染毒大鼠思密達處理,思密達對百草枯有一定吸附作用,但降低血漿百草枯濃度的作用有限。分析思密達降低血漿百草枯濃度以及其作用受限的機理如下:①思密達主要成分為八面體蒙脫石微粒,表面積大。思密達與PQ在胃內(nèi)充分接觸、混合,高效地吸附了胃腸道內(nèi)毒物,而且結(jié)合物不進入血液循環(huán),直接經(jīng)消化道排出體外,保證了思密達吸附毒物的有效性,降低血漿PQ濃度。體外研究[11]顯示思密達比白陶土和活性炭有更強的吸附能力,對救治百草枯中毒更有力治療百草枯中毒。②思密達能夠減少農(nóng)藥中毒所致機體胃腸功能不全的發(fā)生率,恢復胃腸蠕動,縮短毒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3],避免再吸收。③口服PQ為水溶性制劑,在中毒后30 min后大鼠胃中的PQ已經(jīng)大量進入腸道被吸收,此時給予思密達灌胃,只能結(jié)合胃內(nèi)殘留和空腸尚未吸收的PQ,思密達的吸附作用受到限制。我們前期研究顯示在PQ中毒大鼠胃排空之前(百草枯中毒后10 min)進行思密達灌胃,思密達干預組的大鼠PQ血漿濃度較染毒對照組均顯著降低(P<0.05或 P<0.01),有力證實思密達發(fā)揮吸附毒物的作用與給藥時間密切相關(guān),給藥越早,降低血漿濃度作用越明顯[12]。
綜上,該實驗證實P在大鼠PQ中毒后30 min給予思密達灌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漿PQ濃度,但不如中毒后10 min思密達灌胃對百草枯中毒大鼠的保護作用理想,實驗證實PQ中毒的預后與阻斷毒物吸收的救治時間密切相關(guān),提示PQ中毒后必須在機體胃排空之前使用思密達等吸附劑進行徹底的洗胃,才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Yoon SC.Clinical outcome of paraquat poisoning[J].Korean J Int Med,2009,24:93-94.
[2] 郭利濤,張蕾,陳利紅,等.血液灌流救治百草枯中毒方法探討[J]. 重慶醫(yī)學, 2013, 42 (5):552-553.
[3] 王家燕,方偉鈞,毛小媛.思密達與活性炭在治療急性重度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中的療效對比[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9,25(16):2750-2751.
[4] 趙波,菅向東,張忠,等 百草枯染毒大鼠組織中毒物含量與臟器損傷的關(guān)系[J]. 中華勞職業(yè)衛(wèi)生病,2010,28(3):220-223.
[5] Bustos sP, Reithmeier RA.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mutants of the cytosolic domain of the erythrocyte anion exchanger 1 protein[J]. Biochemistry 2006,45(3):1026-1034.
[6] Caplan MS,Jilling T.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Possible Role of 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J]. Pediatr Gastroentero&Nutri; ,2000,30(Supplement 2):S18-S22.
[7] Lin JL,Lin-Tan DT,Chen KH.et a1.Repeated pulse of methylprednisolone and cyclophamide with continuous dexamethason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paraquat poisoning[J].Crit Care Med,2006,34:368-373.
[8] Sittipunt C.Paraquat poisoning[J].Respir Care,2005,50:383-385.
[9] 黃楊,伊文,劉健,等.骨髓間充質(zhì)干細胞對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7(5):751-754.
[10] Houze P, Baud FJ, Mouy R,et al. Toxicokinetics of paraquat in humans[J].Hum Exp Toxicol,1990,9:5-12.
[11] 姜家瑚,柳玉華,褚海濤,等.3種吸附劑對百草枯吸附能力的對比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14):1718-1720.
[12] 王占青,馬玉英,尹彩星等.思密達對百草枯中毒大鼠多臟器的保護作用[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2,21(8):825-830.
(收稿日期:20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