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全全 趙春輝·
護花主人王希廉(1805—1877),原名希棣,字旭升,號雪香,是清代紅學評點家,曾點評并刊刻《紅樓夢》。孫玉明先生嘗譽王希廉為“紅學評點派第一人”,認為他是“中國紅學史上第一個對《紅樓夢》藝術結構作出系統(tǒng)分析的大評點家”。誠為的論。其胞兄王朝忠(1800—1875),原名希棠,字振聲,號蘊香,亦曾刊刻《三國演義》,并增補繡像124幅。對于王希廉的家世生平,胡文彬先生于上世紀90年代嘗撰《清代〈紅樓夢〉評點家王希廉生平考述》一文予以發(fā)覆,后又綴文補考。今亦有學者李永泉師兄著文補說,然均未詳考其先祖世系,亦未提及其先世貨殖之情形和對王希廉、王朝忠兄弟刻書的影響。
詳細記載王希廉家族世系的家譜,筆者經(jīng)眼有三部。一為道光六年(1826)刊本,王仲鎏纂修,名“太原王氏家譜”,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王仲鎏(1786—1843),后改名鎏,號子兼,又號亮生,王希廉族叔,其曾祖王奕組是王希廉高祖王奕經(jīng)季弟,同為以潤公支之德和公之后。二為宣統(tǒng)三年(1911)刊本,王仁寶等纂修,名“洞庭王氏家譜”,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王仁寶(1840—1917),字晉良,號穀卿,王希廉族子,其五世祖王金增是王奕經(jīng)仲弟,同為以潤公支德和公之后。三為民國26年(1937)石印本,王季烈纂修,名“莫釐王氏家譜”,二十四卷,上海元昌印書局印。王季烈(1873—1952),王希廉族重孫輩,為光化公支后,是王鏊的十四世孫。王鏊即王希廉十一世祖壑舟公王鎜從弟。王季烈,字晉余,號君九,又號螾廬,光緒壬寅(1902)科舉人,甲辰(1904)科進士,中國近代科普翻譯家和昆曲大師,著有《物理學》、《螾廬曲談》等。
再,王希廉家譜自明光化公創(chuàng)譜以來,凡六修,即所謂“一創(chuàng)五修”。道光譜為四修,宣統(tǒng)譜為五修,民國譜為六修?!赌嵧跏霞易V序》云:
我王氏于宋建炎初由汴遷吳,至明宏治間先十五世祖光化公及先十四世文恪公始撰家譜。國朝乾隆、嘉慶間六世族祖晚壑公兩度修之。道光間族高祖亮生公修之,宣統(tǒng)初族祖穀卿公修之,距今二十余年矣。
明宏治譜、清乾隆譜、嘉慶譜已均不可見。再觀以上四修、五修、六修三譜,由于道光譜與宣統(tǒng)譜均為以潤公支德和公后人修纂,記載本支世系較詳,故本文以道光譜為主宣統(tǒng)譜為輔,而參以民國譜詳考王希廉先世貨殖及相關情形。
王希廉,譜載世系為第二十一世,其生平小傳,學者李永泉師兄已錄考,故不贅述。至王希廉先祖世系,若以十二世祖以潤公和六世祖德和公為界,可分三段。下面即按此劃分分別詳考。
王希廉先世,始祖百八將軍、第二世千七將軍于南宋初因護送宋高宗趙構南渡而遷居蘇州洞庭東山?!短跏霞易V》卷首有光化公撰于宏治九年《序》,其文云:
吾王姓之始遠矣。相傳有居于瑯琊者、太原者、山陰者,而家于姑蘇之洞庭,則自宋南渡時徙焉。
王氏遷姑蘇洞庭東山,歷九世始分為五支,即東宅孟方公、北宅公榮公、以潤公、光化公三公、南宅友澤公?!抖赐ネ跏兰易V》世系即以這五支為綱。光化公,即王希廉十二世祖王瑮胞弟王琬,明太子太傅王鏊之父。明代狀元謝遷曾撰有《光化公神道碑》。其有文云:“三槐之胄,百八肇立。發(fā)祥濬源,千七萬八。派衍支分,星羅環(huán)居?!标柮飨壬跏厝室嘧短低跷你」藗鳌?。其有文云:“王氏其先自汴扈宋南渡,諱百八者,始居吳之洞庭山?!边@里所說的百八、千七及萬八便是王希廉的始遷祖、第二世祖與第三世祖三代。而其第四世祖則為王勝五,字興宗,生二子:福十一、福十二。福十二為其第五世祖,字仲達,娶周氏,生二子:廷玉、廷寶。廷寶為其第六世祖,娶楊氏,生二子:彥祥、彥祺。
王希廉家族先世第一至第六世,均從武職,隱德不耀,以忠厚傳家。至第七世,即王希廉十四世祖王彥祥始奮力治生,兼事貨殖,家世豐裕,遂擇子孫或習賈或業(yè)儒。王彥祥(?—1415)字伯英,入贅于同邑陸子敬家為婿。時值元朝末年,陸子敬至淮西經(jīng)商,不知所蹤,其女陸素貞(1352—1436)賢而孝其母,不忍嫁,遂招婿王彥祥。生五子,皆偉岸。后歸宗王氏,遷于陸巷之口?!断仁朗侣浴吩?
曾祖諱彥祥,字伯英。當元季,比巷陸子敬者,賈淮西不返。有女以賢聞,遂館甥于陸。生五丈夫子,皆環(huán)偉絕人,乃謝陸氏去。家巷之西,與諸子戮力治生,家以日昌。
《伯英公墓表》亦云:
先大父諱彥祥,字伯英,曾祖諱興宗,祖諱仲達,考諱廷寶。王氏世家吳縣太湖東洞庭之王巷,王氏于元時皆不仕。元季比巷有陸子敬者,游淮西,值兵亂,莫知所終,遺孤女,慧而孝,因館大父。以后子敬氏陸富宗強,大父旅其間,和而有禮,上下宜也。已而生先君兄弟五人,皆奇?zhèn)ス宕T?!懯祥L者,始欲大父還宗,而難于言。大父知其意指,則幡然去之。
王彥祥族孫王言廷《七代圖序》中還曾談到他經(jīng)商的事跡,云“永樂間經(jīng)商,歲荒散財數(shù)萬,糴貴賣賤,以賑貧乏,一時賴以無饑”。王彥祥所生五子分別為昇、禮、敏、逵、謹,老四王逵即為王希廉十三世祖。王逵(1390—1453)字惟道,因孫王鏊貴顯,誥贈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娶同邑葉妙賢,繼室周氏,俱誥贈一品夫人。三子:璋、瑮、琬。一女,適張彝。王希廉先祖讀書重禮,或業(yè)儒或貨殖即始于王逵?!断仁朗侣浴吩?
先祖府君諱逵,字惟道。寬厚長者,有器識。初洞庭人不知學問,聞有為弟子員者,恐懼逃匿。府君獨好學重禮,得朱子《小學》、《四書》,誦讀不去手。浦江鄭氏最名,有家法,即仿其家規(guī)行之?!?/p>
劉昌為王逵撰《墓碣銘》,銘曰:“坦乎有容,擴乎有充。卓乎有識,偉乎其躬。稱于當時,其聲則雄。貽于后人,其業(yè)則豐?!?/p>
王逵生三子,即王璋、王瑮、王琬。王希廉十二世祖即為王瑮,字以潤,北宅以潤公支祖。娶楊灣陸氏,繼葉氏,因無子,嗣長兄王璋子王鎜為后。王瑮善理家政,長兄王璋則貨殖于亳州,而季弟王琬專一業(yè)儒,兩兄弟之所需均王瑮出?!兑詽櫣贡怼吩?
治家豐能,施約能守。成化元年,江南大饑,巨家鮮有蓋藏。而我王氏卒賴府君以全。
又,王希廉本生十二世祖王璋,字公榮,北宅公榮公支祖。娶葉氏,生二子:王鐘、王鎜?!豆珮s公墓志銘》云:
府君長身魁顏,見者驚為異?!疤╅g,王氏少衰,府君奮曰:父祖業(yè)不可由我而廢。貨殖留亳,積十余年,不顧家。身無擇行,口無二價。亳人至今稱為“板王”。
王琬,字朝用,王鏊之父,業(yè)儒卒成,官湖北省光化縣,其后人故稱光化公支。如果說王希廉家世業(yè)儒與貨殖之傳統(tǒng),發(fā)端于十四世祖王彥祥,那么至十二世祖王璋與王琬則始有規(guī)模,并使其家族最終成為明清時期蘇州數(shù)一數(shù)二的文化世家。再,東宅孟方公支,則為王希廉十二世族祖王琮,是王逵胞兄王昇之子;南宅永澤公支,則為王希廉十二世族祖王琛,是王逵胞弟王謹之子。
王希廉十一世祖王鎜(1448—1525),字滌之,號壑舟。娶蔣灣葉氏,繼朱氏,庶朱氏。子三:延仁、延紹、延問,延仁早亡。王鎜貨殖有成,積金累萬,淡于仕途,遂隱于姑蘇洞庭東山,構置園林,名“壑舟園”,取莊周“蒙莊藏舟”之意。王鏊為其撰《壑舟記》,明代大畫家沈周、蔣文藻亦應邀先后畫圖,姚綬、楊廷和、費宏、唐寅、祝允明、文征明等巨公名流皆有歌詠,匯為《壑舟園題詠》二冊。
王希廉先世十世祖至七世祖分別為延紹、有莘、國珪、祚新,即王鏊《世數(shù)排行詩》中的“延有國祚”也。再,八世祖王國珪本生父為有譽,有譽之本生父為延問。延紹與延問皆王鎜子。延紹、延問、有莘、有譽、國珪,家譜皆有小傳,詳列生卒、子嗣等。至七世祖祚新(1600—1664),字君胄,萬歷戊午(1618)科浙江鄉(xiāng)試武舉人。娶楊灣慎誠吾女,生子七:斯驥、斯騮、斯駿、斯驊、斯騛、斯駹、斯騋。一女,適茭田天啟辛卯科舉人江西饒州通判許元弼子霖光?!度鷪D像記》云:
先曾祖君胄公諱祚新,明萬歷戊午舉人,具干濟才,際時變不出,以孝廉終。
需要指明的,洞庭王氏之創(chuàng)譜始于明宏治年間,即由光化公支王琬王鏊父子纂修?!段你」稀吩?“家君諭德大夫公譜王氏,自始祖至于今,為世凡十有一,為支凡五?!枋甲鞔俗V,旁搜細勘,歷十有七年而后成。鏊既受以卒業(yè),有間進曰:詳矣明矣,誠王氏之世寶矣!”王鏊(1450—1524),王琬次子,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陽明先生謂其為“完人”。明代弘治、正德間名臣,官至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卒謚文恪。文恪推崇史策,取士必尚經(jīng)術,險詭者一切屏去,故宏、正間文體為之一變。著有《姑蘇志》、《震澤集》等,《明史》有傳。文征明、王守仁均有傳贊。文征明出其門下,謂其:“于經(jīng)術為深,故粹然一出于正。”王守仁評:“世所謂完人,若震澤先生王公者,非耶?內裕倫常無俯仰之憾,外際明良極祿位聲光之顯?!痹?,光化公支后人業(yè)儒有成,在明代除王鏊外,尚有王禹聲,為王鏊曾孫,萬歷己丑(1589)科會魁,官至湖廣提督學政,祀蘇州名宦鄉(xiāng)賢。著有《鵑音白社詩草》二卷。
王希廉先世至七世祖君胄公、六世祖德和公,適值明清換代之際。君胄公王祚新雖舉武鄉(xiāng)試中第四名,卻隱居不仕,其子孫亦是讀書而不仕,遂隱于貨殖,以商賈治其家,故其家能“頗饒于資”,為蘇州巨賈。
王希廉六世祖王斯騋,字德和,即以潤公支入清后德和公支支祖。順治甲申(1644)十一月初五日生,康熙癸酉(1693)八月初三日故,壽五十。娶張巷張常伯女,生二子:顯蛟、顯興。一女,適前山陸彩南。王希廉五世祖王顯蛟,字文起,號孺懷,康熙甲辰(1664)正月初四日生,庚子(1720)十一月初三故,壽五十七。娶楊灣張公遠女,生三子:奕經(jīng)、金增、奕組,即王希廉高祖輩。王仁寶《五代圖像記》云:
八世祖君胄公諱祚新,七世祖德和公諱斯騋,際鼎革,蠖居陸巷,隱于貨殖。嘗訓子孫曰:“起居之道,如筑室然。基厚者,屋自久。心計不足用,多財不足恃。惟儉以自奉,厚以待人,斯堪持久耳!”六世祖諱顯蛟,字文起,端方謹厚,渾然無圭角,家道雖裕,不敢自豐。曰:“財流物也,偶寄我耳。若據(jù)為固有,是人為財用,而非人用財也。”與人賈,每少取而多與,人稱為仁厚長者。
觀王仁寶之語,則知德和公一支入清后同樣是以商賈起家,而以忠厚傳家。可見,王希廉先世在明清兩代頗得貨殖之道。同卷王世琛撰《德和公像記》,有文云:“蓋自宋南渡時始遷祖即卜居于此。里人稱忠厚王家,幾六百年矣。翁承忠厚之緒,益循理自好。敦孝友,崇禮讓。撫兄之孤,拯人之急,宗族鄉(xiāng)黨間號為長者?!?/p>
王希廉高祖王奕經(jīng),兄弟三人,其居長,字九如,號槐庭,監(jiān)生??滴豕镉?1693)七月初十日生,乾隆戊辰(1748)閏七月十二日故,壽五十六。娶葉自誠女,側室周氏。生七子:世鏞、世岐、世冕、世銘、世仁、世、世景。女五:長適楊灣太學生張從龍,次適蔣灣太學生葉欽承,三適張巷貢生張應傳,四適岱心灣太學生劉宗房,俱葉氏出;五適太學生朱德成,側室出。仲弟王金增(1675—1748),字師李,號眉庵,附貢生。季弟王奕組(1700—1771),字九錫,號忍庵,監(jiān)生。王希廉高祖兄弟三人經(jīng)商有成,家業(yè)頗顯。不僅重金贖回錢謙益紅豆山館所藏王鎜《壑舟園題詠》二冊,而且斥巨資重修壑舟園林,并增其舊制,以繼先祖之業(yè)。
明清易代,王希廉十一世祖王鎜的《壑舟園題詠》圖冊亦是幾易其主,后歸常熟錢謙益所有,吳梅村嘗見而賦《宿朱氏樓》詩。至清代乾隆年間,歷二百余年,始歸王氏,沈德潛、吳莊各撰《壑舟園記》以記之。沈德潛云:
有明王滌之(王鎜)先生,隱居洞庭東山,名其居曰壑舟。取蒙莊“藏舟于壑”意也。從弟太傅文恪公為之記,石田翁(沈周)、蔣春州(蔣文藻)為之圖。一時巨公名流皆有歌詠。匯而成冊,誠盛事也。后滄桑巨變,更為錢牧齋所有,吳梅村見而賦詩。繼且易數(shù)主矣。后人眉庵不忍先澤之湮也,善賈贖而歸之。并得朱氏舊宅,與兄槐庭、弟忍庵商酌,擴而大之。又增建樓閣,為眺覽名勝之所。仍顏曰“壑舟”,承前志也。
再,《蘇州府志》載:
壑舟園在洞庭東山,王文恪公仲兄鎜所筑。鎜隱居不仕。取藏舟于壑之意以名其園,即以自號。后廢,裔孫金增、奕組購朱氏之縹緲樓,仍其名壑舟,以承先志。其地頗擅湖山之勝,吳偉業(yè)有《宿朱氏樓》詩。王希廉高祖三兄弟將《壑舟園題詠》贖回后,依圖重建壑舟園,并增建天繪、云津、藝蕓、護蘭、慕德、孔安諸樓閣,又將壑舟園中庭改為祠宇,祀德和公三世。不僅沈德潛等撰《壑舟園記》予以記述,而且清代名流如彭啟豐、吳莊、王芑孫、王仲鎏、張傳易等均有詩文記之,王金增匯集成冊,題為《壑舟園詩集》,刊而行世。觀此“壑舟園”前后題詠,誠為“藝林佳話”!
蔣元益撰《德和公三世墓表》亦是記載王希廉本支先世入清后“淡于仕進,寄志貨殖”事甚詳。蔣元益謂王希廉高祖奕經(jīng)云:
公器宇岐嶷,才猷宏遠。當孺懷公捐館時方弱冠,兩弟一習儒業(yè),一尚幼。沖公一身總理家政,擘畫井然,不數(shù)年,家業(yè)倍蓰于前。然公非算及銖錙者也。售產(chǎn)價每過其直,曰:“人之棄產(chǎn),必有所急,我乘其急而靳其直,不但不足以貽子孫,于心亦復何安?”
彭啟豐亦為其撰《墓志銘》,云:“中吳著望,洞庭氏王?!粱蓖ス?,寬裕溫良。肫肫孝友,念篤不忘。三葉祔葬,祖兆之旁?!?/p>
需要指出的是,洞庭王氏家譜在乾隆、嘉慶時有兩次續(xù)修,均為德和公支王奕組王世鈞(號晚壑)父子輸資纂修,沈德潛、彭啟豐、王芑孫、石韞玉分別作《序》。沈德潛《序》云:“忍庵偕其族人子侄輩,悉心搜錄,詳加考核,縷析條分,匯成巨袠,忍庵真能善承先志者哉!”又,光化公支入清后,習舉業(yè)亦有大顯者。王世琛(1680—1729),康熙壬辰(1712)科狀元,王鏊八世孫,萬歷己丑(1589)科會魁王禹聲五世孫,官至山東學政,卒于任,著有《橘巢遺稿》二卷。王芑孫(1755—1817),乾隆戊申年(1788)三月召試舉人,王鏊十世孫,官華亭教諭,著有《淵雅堂詩文集》五十卷等。
王希廉高祖王奕經(jīng)兄弟三人隱于貨殖,頗擅經(jīng)營,其家業(yè)不數(shù)年便數(shù)倍于前。不僅在洞庭廣有資產(chǎn),而且在常熟昭文亦是有田產(chǎn)不下千畝。《莫釐王氏家譜》卷二十一《祠宇》詳細記載了文起公王顯蛟義田、私塾各家捐田產(chǎn)數(shù)。道光十三年,王希廉從叔祖王熊伯倡建義莊義塾,昭文縣各家捐田“八百十五畝八厘二毫”,而王希廉之父王仲沅及叔王仲湻一家便捐“花田三百五十畝”。其家“頗饒于資”,可以想見。王仲沅《云津堂義莊記》云:
沅等追念先君子素有是志,事雖未果,然時惓惓。今叔來敢不承命?爰將所置昭邑支塘花田三百五十畝,計值二千千。又于向捐孔安樓之百四十千內取百千入義莊。合捐通足錢二千一百千。所以承先志也。秋濤弟捐百五十千,靜軒侄亦捐百五十千,又取所捐孔安樓之百千增入義莊,共得二千五百千。惟是為數(shù)猶寡,不能及遠”
又,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又兩次續(xù)捐錢一千千文。在清末,王希廉家族又有一次重修“壑舟園”園林之舉,倡議者亦是德和公支后裔——王仁寶。據(jù)《重修壑舟園祠宇記》載,王仁寶為眉庵五世孫,恒念先人遺澤,屢思所以繼之。乃于丁未(1907)之夏鳩工庀材,先葺云津堂、孔安樓、家祠及堂左之壑舟,次治縹緲樓、得月亭、藝蕓館、護蘭室諸勝處。“丹楹粉壁,耀貌一新;奇石清泉,左右掩映。落成之日,族人畢至,額手稱慶,樂茲園之復興”。
王奕經(jīng)共生七子,去世后便命次子王世岐、王伯巽父子照管昭文縣田產(chǎn),而王世岐、王伯巽父子即是王希廉曾祖、祖父。因此,王希廉先世自曾祖父輩起便僑居常熟昭文。彭紹觀《毅齋公傳》云:“王君聲壇,諱世岐,號毅齋,余同郡友也?!L游昭文縣庠,諸先達咸器重之,然未嘗稍有矜炫也?!薄冻U押现尽ぬN香公傳》云:“王朝忠,字蘊香,吳縣人,僑居常熟。”王世岐年三十一而卒,于是王希廉祖父王伯巽、父親王仲沅及其長兄王朝忠先后僑居是邑,克紹家風以承家業(yè)。
王希廉父祖輩貨殖情形,固是從事園藝田產(chǎn),同時亦經(jīng)營鋪戶之類。王希廉從叔祖王臨伯,字敦吉,號愛閑,王金增之孫。王仲淓《愛閑公傳》云:“大父以先世有賈肆在虞山,命府君至肆理其事,處置有條,人皆服之?!痹?,王仲沅父子兄弟能繼先世遺緒,亦以忠厚傳家。更可寶貴的是王朝忠、王希廉兄弟二人能以刻書繼業(yè),以承先世“隱于貨殖”之志,實又創(chuàng)一新天地。
《蘊香公傳》:“性好義,值歲兇,納谷千石以賑饑。咸豐中,又輸千金助餉。與蔣大令因培、趙孝廉允懷、張文學爾旦為文字交,有知己之感。沒后,朝忠出貲刊其遺集?!睆垹柕橼w允懷《小松石齋集》撰序,其文有云:“歿后三載,同里諸君子眷懷舊雨,聞笛心悽,慮其遺篇之零落也,爰囑余訂定,旋醵金付梓?!薄靶督稹笨腾w允懷《小松石齋集》者即應為王朝忠。
王朝忠除了為友人翻刻別集外,還鐘情于說部之書,并翻刻《三國演義》,增補繡像上百幅。齊學裘《見聞隨筆》云:
王朝忠,字夢霞,號月山,又號蘊香,東洞庭山老布衣也。家頗饒于財,曾翻刻《三國演義》,補刻一百二十四人圖像傳世。
王朝忠除翻刻《三國演義》外,還曾刊印《域外叢書九種》,共計21冊,道光二十二年(1842)壬寅刻。卷首有王鎏撰《序》。王鎏即王仲鎏。其文云:“蘊香侄素愛奇書,樂以公之于人,得其本而梓之,附以他書言:‘海事者粲然可觀,吾嘗嘆刻書者未能有益于世也?!籼N香之用心,其真切于時務者哉!”又,王朝忠還刊有《海外番夷錄》一書,今清華大學圖書館有藏??磥?,王朝忠不僅刻書以“益世”,還是較早介紹海外著述的人。
而王希廉則是專一翻刻《紅樓夢》,并撰寫《總評》、《回評》,增刻64人圖像和64幅名花以促其銷,此即為聞名于紅學史的雙清仙館本《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王希廉《自序》云:“余之于《紅樓夢》,愛之讀之,讀之而批之,因有情不自禁者矣。”王希廉翻刻《紅樓夢》是在道光壬辰年(1832),王朝忠所刻之《域外叢書》在道光壬寅年(1842),則可推知王朝忠翻刻的《三國演義》亦應在此十年之間,或于《紅樓夢》同時翻刻。王希廉與王朝忠兄弟二人一起翻刻小說名著,不僅表現(xiàn)二人“兄弟怡怡,白首友愛”手足深情,還體現(xiàn)了其先世“讀書不仕,隱于貨殖”的志節(jié)情操。
再,筆者亦檢得王希廉佚詩一首,載于《虛齋名畫錄》。詩云:
遨游何處好?勝地數(shù)西湖。慈竹煙云繞,藍輿侍奉娛。陳思誰企及?小宋我友于。莫向桃源問,且瞻武庫圖。
后署“奉題《西湖侍游圖》,即請愷堂仁兄大人正之。雪薌弟廉甫草”。愷堂者,即曹士虎,字愷堂,湯貽汾(1778—1853)之侄婿。王希廉此詩后尚有其側室周綺同題詩,署“戊午大暑日,奉題《西湖侍游圖》”,則知王希廉之詩亦署于同時,即咸豐八年戊午(1858)。此時,王希廉偕才女周綺正寓居滬上,而其所刻《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亦在熱銷與再版翻刻中。
注:
①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曾于2004年影印《雙清仙館本·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孫玉明先生嘗為之撰《序》。后此《序》發(fā)表于《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1輯。
② 胡文彬先生兩文分別發(fā)表于《紅樓夢學刊》1991年第3輯、1997年第2輯。
③ 李永泉《王希廉家世生平補考》,《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2輯。
④據(jù)王季烈《莫釐王氏家譜·凡例》,洞庭東山有主峰曰莫釐峰,故名之家譜。《莫釐王氏家譜》卷一,王季烈纂修,民國26年石印本(下引《莫釐王氏家譜》中的文字均出自是譜,只標明撰者、卷數(shù),不再列出纂修者與出版年份)。
⑤ 王季烈《莫釐王氏家譜序》,《莫釐王氏家譜》卷一。
⑥ 王琬《太原王氏家譜序》,《太原王氏家譜》卷首,王仲鎏纂修,道光六年刊本(下引《太原王氏家譜》中的文字均出自是譜,只標明撰者、卷數(shù),不再列出纂修者與出版年份)。
⑦ 謝遷《光化公神道碑銘》,《太原王氏家譜》卷十六《志銘》。
⑧[19]王守仁《太傅王文恪公鏊傳》,《國朝獻征錄》卷十四《內閣三》,明萬歷四十四年刻本。
⑨[12]王鏊《震澤集》卷二十四《傳》,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
⑩王朝用《伯英公墓表》,《太原王氏家譜》卷十五《墓表》。
[11]王言廷《七代圖序略》,《太原王氏家譜》卷十四《狀略》。
[13]劉昌《惟道公墓碣銘》,《太原王氏家譜》卷十六《志銘》。劉昌,吳縣人,字欽謨,明正統(tǒng)十年進士。
[14]王銓《以潤公墓表》,《太原王氏家譜》卷十五《墓表》。
[15]王鏊《公榮公墓志銘》,《太原王氏家譜》卷十六《志銘》。
[16]王鏊《世數(shù)排行詩》為:“延有國祚,斯顯奕世。伯仲希仁,叔季守義。民彥思忠,元良允治。太平萬年,臣子素志?!贝伺判性娂醋允皇朗肌?/p>
[17]王言廷《三代圖像記》,《太原王世家譜》卷十九《記》。
[18]文征明《文恪公傳》,《王氏家譜》卷十三《傳》。
[20]王仁寶《五代圖像記》,《洞庭王氏家譜》卷二十三,王仁寶等纂修,宣統(tǒng)三年刊本(下引《洞庭王氏家譜》中的文字均出自是譜,只標明撰者、卷數(shù),不再列出纂修者與出版年份)。
[21]沈德潛《壑舟記》,《太原王氏家譜》卷十九《記》。
[22]馮桂芬等纂修《同治蘇州府志》卷四十五,光緒九年刻本。
[23]蔣元益《德和公三世墓表》,《太原王氏家譜》卷十五《墓表》。蔣元益,字希元,號時庵,長洲人,乾隆乙丑進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清雅堂詩抄》等。其妹適王世琛次子王愷伯。
[24]彭啟豐《槐庭公墓志銘》,《太原王氏家譜》卷十六《志銘》。
[25]沈德潛《己丑譜序》,《太原王氏家譜》卷首。
[26]王仲沅《云津堂義莊記》,《洞庭王氏家譜》卷二《祠宇類下編》。
[27]葉耀元《重修壑舟園祠宇記》,《洞庭王氏家譜》卷二《祠宇類下編》。
[28]彭紹觀《毅齋公傳》,《洞庭王氏家譜》卷十九《傳狀類上編》。
[29][31]龐鴻文等纂修《重修常昭合志》卷三十,光緒三十年刊本,臺灣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30]王仲淓《愛閑公傳》,《莫釐王氏家譜》卷十五《述德下》。
[32]張爾旦《小松石齋詩集跋》,見趙允懷撰《小松石齋詩集》卷首,光緒十五年刻本。
[33]齊學裘《見聞隨筆》卷十六,同治十年刻本。
[34]王仲鎏《域外叢書序》,見王朝忠輯《域外叢書九種》卷首,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35]王希廉《紅樓夢批序》,見雙清仙館本《繡像本紅樓夢全傳》卷首,道光十二年刊本。
[36]龐元濟《虛齋名畫錄》,宣統(tǒng)間刻本。
[37]據(jù)孫玉明先生對勘四種雙清仙館本《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的版本,認為這四種版本之間存在的差異,恰好證明王希廉刻印的《紅樓夢》在當時頗受讀者喜愛,因而印刷量極大,甚至坊間還出現(xiàn)了盜印本。參見孫玉明先生撰《〈雙清仙館本·新評繡像紅樓夢全傳〉序》,《紅樓夢學刊》2003年第1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