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
泰戈爾是蜚聲世界的文學(xué)大家,他一生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圣”,此外還創(chuàng)作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xué)、哲學(xué)、政治論著,并留下了1500多幅畫,譜寫了難以統(tǒng)計的眾多歌曲,1913年憑借《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在泰戈爾的回憶錄里,他記錄了與自己密切相關(guān)的種種人和事,但就是不提婚姻,也不寫妻子。他一生只娶過一位妻子,但這位妻子從來就沒有占據(jù)過他的心靈,因為泰戈爾已將最濃烈的激情在青春熱血時燃燒殆盡,盡管那是一段難以示人、最終血色蒼茫的不倫絕戀……
情人眼里,曠野的鳥找到了天空
泰戈爾第一次見到卡丹巴麗·黛薇,是在8歲那年。從那時候起泰戈爾就開始寫詩,第一個欣賞他作品的人就是黛薇。
黛薇是泰戈爾的五哥喬蒂的妻子,比泰戈爾大兩歲。印度當(dāng)時盛行童婚,女孩子在成年之前不結(jié)婚,那將是父母的恥辱,出嫁時還要賠上價值不菲的嫁妝。黛薇早早地嫁給了喬蒂——一位富有激情的音樂家、詩人、劇作家和藝術(shù)家。黛薇比喬蒂小了十多歲,卻與泰戈爾的年紀相仿,因此他們倆更玩得來。
黛薇嫁過來后,和泰戈爾經(jīng)常在屋頂?shù)臎雠_上做游戲。有一天,泰戈爾對著天空隨口讀了兩句自己寫的詩:“我的心是曠野的鳥,已經(jīng)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天空。”黛薇聽后很吃驚,隨即投來驚嘆的目光,“沒想到你還會做詩?!痹瓉?,黛薇也喜歡文學(xué),她與泰戈爾很容易找到了共同語言,在玩游戲的同時,倆人經(jīng)常探討寫作。
1875年,泰戈爾的母親因病去世。不知不覺中,黛薇也長大了,16歲正是含苞欲放的年紀。她對泰戈爾更加照顧,為他做好吃的,為他縫補衣服,還給他買書籍。在黛薇的悉心關(guān)照下,泰戈爾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地成長。在這個少年的心中,黛薇成了不可替代的人。
黛薇開始出現(xiàn)在泰戈爾的夢中,他把她當(dāng)成了母親、姐姐、情人和女神的合體,他確定這就是他將來要找的理想伴侶。只可惜,這個女人是哥哥的妻子,他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泰戈爾既對黛薇尊重,又害怕對她的情愫會抑制不住地瘋長,于是,借寫詩來發(fā)泄自己的情感:“你不知道你有多美麗,你像花一樣盲目?!边@首他早期的作品《野花》,就是寫給黛薇的。
其實早在倆人平時的交流中,黛薇就明白了泰戈爾的心意,每次他當(dāng)著她的面讀出那些含蓄卻蘊含熱情的詩句時,她只能佯裝不懂。
黛薇不敢再和泰戈爾走得太近,她的刻意回避,卻像一把助燃劑,使泰戈爾的情感燃燒起來。有天晚飯后,黛薇在走廊上碰到了泰戈爾,她想調(diào)頭走開,那少年卻已經(jīng)攔在她的面前。泰戈爾一把拉住黛薇的手:“為什么總是躲著我?”他的舉動把黛薇嚇壞了,恰巧看到喬蒂遠遠地走來,她慌亂地叫了一聲。喬蒂朝他們招了招手,泰戈爾難堪地走掉了。
第二天,喬蒂將泰戈爾叫到了房間,和他進行了一次認真的長談。泰戈爾以為哥哥知道了他的心思,他還沒做好應(yīng)答的準備。沒想到,喬蒂是讓他出國留學(xué),因為泰戈爾有很好的寫作天賦,應(yīng)該出去見見世面。后來,他聽說是黛薇向喬蒂提出了這個建議。在泰戈爾看來,黛薇是為了逃避感情。雖然他是那么不情愿離開黛薇,離開家鄉(xiāng),但還是聽從了父兄們的安排。離家那天,遠去的家鄉(xiāng)和黛薇的身影,在泰戈爾的眼中,幻化成一團霧樣的東西,濕濕地晃動著,他在心間為遠去的愛人吟出一首新詩,這便是那首傳世情詩《飛鳥與魚》: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在天,一個卻深潛海底……
愛如夜雨,熱切地攪擾著不安的夢魂
泰戈爾以為這愛的火焰會隨著倆人的遠離而漸漸熄滅,他甚至試著讓自己愛上英國房東的女兒,然而這樣的戀情,美麗卻易逝,不會像對黛薇的情感那樣持久。兩年之后,回國的泰戈爾在見到黛薇的那一瞬間,馬上驗證了這種感覺。
當(dāng)泰戈爾再次看到黛薇時,她已經(jīng)是個21歲的成熟女性。他還會怦然心動,甚至感情更加強烈。黛薇也明顯感到一股氣流沖擊著她。他們的心中各自有著難以言說的思念。
這天下午,黛薇在房后的花園散步。不知何時,泰戈爾悄然走到她的身后,隨口作了一首詠景的詩,黛薇就算不回頭,也知道那人是誰。她稱贊道:“寫得漂亮極了,比過去更好,像你的人一樣,也比過去更帥?!碧└隊柕男氖幯?,情不自禁地握住了黛薇的手,對她吐露出這兩年的相思之情。這一次,黛薇居然沒有回避,兩年的牽掛淹沒了她的理智。
在愛情的驅(qū)使下,泰戈爾寫下了一首首情詩?!八臒崆械哪槪缫褂晁频?,攪擾著我的夢魂。”這些熾熱的詩句,讓黛薇深陷其中。他們悄悄地幽會。雖然他們知道這種不倫戀很不道德,如果被外人發(fā)現(xiàn),很可能要被處死,可愛來得太洶涌,他們躲閃不掉。
泰戈爾的不管不顧,以及黛薇的心神恍惚,沒能逃得過一個人的眼睛。那就是深愛著黛薇的喬蒂。弟弟對妻子的這份感情,喬蒂早就有所感知,所以他聽從了黛薇的建議,說服父親將泰戈爾送到了英國,但他沒想到,兩年的時間沒有冷卻這束情火,他必須阻止他們做出傷風(fēng)敗俗的事。
喬蒂因為經(jīng)營的商業(yè)過于龐大而陷入困境,他向父親推薦讓泰戈爾來振興家業(yè)。而此時的泰戈爾已對文學(xué)入迷,不僅出版了散文集《死亡的貿(mào)易》,還有多部小說問世,人們稱他為“孟加拉文學(xué)的雪萊”。他的父親認為,泰戈爾之所以這樣沒定性,主要是還沒有結(jié)婚。聽說要給自己成親,泰戈爾提出了強烈抗議,他內(nèi)心愛著黛薇,怎么能去娶一個陌生的女人!父親勃然大怒,質(zhì)問他原因。泰戈爾沖動地說他有愛的女人。那一刻黛薇的名字就在嘴邊,喬蒂吼了一聲,阻止了他。他不希望自己妻子的名字從弟弟的嘴中冒出來,那將是他的羞恥,也讓全家族蒙羞。
為了讓泰戈爾死心,喬蒂讓妻子為他選擇結(jié)婚對象。黛薇整個人恍惚了,她必須親自為泰戈爾挑選終身伴侶,這是件多可笑的事情?。】伤荒芫芙^,這是公公和丈夫的命令。盡管內(nèi)心疼痛萬分,黛薇還是為泰戈爾選到了帕茲達列妮——一個10歲的小新娘。帕茲達列妮長得不漂亮,只讀過1年孟加拉語,幾乎是個文盲,和泰戈爾一點也不般配。雖然泰爾戈的父親不很滿意,但由于在印度不同種姓之間不能通婚,選擇的范圍實在有限,只要能門當(dāng)戶對,其他條件都是次要的。endprint
聽說黛薇親自幫自己選了妻子,泰戈爾像瘋了一樣,想要問問她為什么這樣做,難道他們的感情都是假的嗎?可是泰戈爾沒有見到黛薇,喬蒂擋在了中間。喬蒂說,黛薇回了娘家,并且旁敲側(cè)擊地勸他要收心,不要做出令全家族丟臉的事情。泰戈爾從哥哥隱晦的話語中,聽出喬蒂已經(jīng)覺察到他對黛薇的感情了!這個保守的家族,就算鬧個魚死網(wǎng)破,也不可能讓他和黛薇在一起。如果他還想天天看到黛薇的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和別人結(jié)婚。
1883年9月11日,泰戈爾在喬拉桑老家舉行了婚禮。一個最富有浪漫主義氣息的詩人,卻舉辦了一場毫無浪漫色彩的婚事。而此時,在無人的角落里,黛薇在輕輕啜泣。
殉情驚夢,愛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
自從把泰戈爾推向其他女人的懷抱,黛薇的情緒就一直很低落。她努力在臉上營造出快樂的表情,還認真教泰戈爾的小妻子帕茲達列妮學(xué)習(xí)做家務(wù),內(nèi)心卻五味雜陳。
有一次,黛薇正在教帕茲達列妮廚藝,泰戈爾走了進來。帕茲達列妮自知配不上丈夫,所以在泰戈爾面前總是小心翼翼又言聽計從。泰戈爾讓帕茲達列妮回房間去,她就乖乖地走了。終于找到了與黛薇獨處的機會,泰戈爾理解黛薇這樣做的理由,可他愛的只有她。盡管黛薇的心緒難平,她還是冷著臉對他說,不要再動別的心思,她從來都沒有對他有過別的念頭。泰戈爾的心陡然一涼,他沒想到黛薇會說出這種話來。像是受到了污辱,至少他認為最純真的感情被褻瀆了,他惱羞成怒地轉(zhuǎn)身離開。
從那以后,泰戈爾故意折磨起黛薇,在她面前對帕茲達列妮變得格外親切,還教她寫字讀書。黛薇看在眼里,既欣慰又心酸,她在這種矛盾又復(fù)雜的情緒中苦苦掙扎。
有一天,帕茲達列妮興高采烈地跑來找黛薇,激動地說,泰戈爾為她改了個新名字,叫穆里納莉妮,因為他覺得之前的名字比較俗??粗疗澾_列妮臉上像開了朵花,黛薇羨慕得有點妒忌了。在泰戈爾的影響和培育之下,帕茲達列妮的進步很大,她不但掌握了孟加拉語,還學(xué)會了梵語和英語。泰戈爾親昵地稱她為“小媳婦”。
每次聽到泰戈爾叫著帕茲達列妮“小媳婦”,黛薇的心就像針扎一樣,她幾乎患上了抑郁癥。她的丈夫喬蒂看著她的情緒越來越糟糕,就想刺激她一下,好讓她清醒。有天晚上,喬蒂見黛薇又在偷偷地流眼淚,便故意說:“你和泰戈爾的事情,父親也知道,之所以沒有責(zé)罰你,是怕傳出去有辱家門,你最好清醒一下?!摈燹币恢币詾檠诓氐煤芎?,卻不料所有人都在看她表演,她就像當(dāng)眾被扒光了衣服而無地自容。那個時代的印度女人把節(jié)操看得比命還重要,而且她感到泰戈爾對“小媳婦”越來越上心,愛情幻滅的痛苦她再也承受不起。終于在1884年4月的一天夜晚,25歲的黛薇自縊而亡,只留給了泰戈爾一張紙條。
家族的人不希望外人對這件事品頭論足胡亂猜測,而且小叔子和嫂子的戀情很可能會成為一大笑柄,便輕描淡寫地說黛薇因急癥身亡。泰戈爾看到她留給自己的紙條上只寫了一句:“來世我們?nèi)裟茉缦嘤觥辈唤纯蘖魈椤K粩嘣邝燹泵媲昂蛣e的女人秀恩愛,傷的是他自己,也毀滅了她。
那段時間,泰戈爾不吃不喝,像瘋了一樣埋頭寫作。他在詩中寫道:“呵,你這生命最后的完成,死亡,我的死亡,來對我低語吧!一天天地守望著你;為你,我忍受著生命中的苦樂。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愛,總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你的眼睛向我最后一盼,我的生命就永遠是你的。”
黛薇死了,讓泰戈爾經(jīng)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也讓他明白有一種愛情一旦肆無忌憚地燃燒,將會帶來毀滅。從此,他用后半生的時間來懷念黛薇。
1939年出版的詩集《無燈集》是他的一部懷舊之作。“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的這句詩是對那段驚世駭俗之戀從滋生到幻滅的最好注解。1941年,泰戈爾追隨著他的女神而去。但愿他們來世能夠早一點相逢。
〔本刊責(zé)任編輯 吳 俊〕
〔原載《知音·海外版》
2014年9月上半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