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長威
針對土壤墑情較差,玉米播種后降雨偏晚的地區(qū),可以采取玉米整體播種期延后2—8天,出苗期較稍晚10—15天左右的播種方法。出苗后,小苗整齊度較差,二、三類苗的地塊較多。因此對于種植晚熟玉米品種農戶必須采取必要的 “促前期、保后期”等促早熟技術措施。
1、 促前期
玉米前期生長中心是根系。根壯,才能桿粗葉茂,群眾叫蹲苗。因此促前期,重點應放在保根方面。 ①播后深松,定苗前趟一犁。能夠增大土壤受光面,疏松土壤,提高地溫,為作物早出苗、早發(fā)育打下基礎。 ②少量氮素和磷肥做口肥。少量氮肥做口肥可滿足幼苗離乳后吸肥的需要,可促進幼苗快發(fā),提早減少地面漏光。磷肥能夠加快玉米根系發(fā)育,促進前期苗壯,促使玉米早熟和籽粒飽滿。 ③早定苗。早定苗,可以防止苗欺苗,減少幼苗之間的爭肥、爭水、提高玉米個體的截光能力,促使玉米個體生育健壯,群體生育整齊。 ④早追肥。拔節(jié)前定苗后6—7片葉開始進行追肥。對二、三類苗、小苗、晚苗還要適當增加施肥量,實行少食多餐的辦法,增加施肥次數(shù),加強田間管理,促進其生長,做到均衡增產。追肥量為氮肥施用量的2∕3。追肥后起垅,崗平地起張口壟,以接納較多的雨水,澇洼地起尖垅易排澇。 ④噴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或磷酸二氫鉀 在玉米撥節(jié)期或抽雄期,用0.5ppm的“三十烴烷”進行葉面噴灑。
2、保后期
延長葉片壽命,保證后期莖葉的光合面積和光合強度,是增強作物截光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影響后期葉片壽命的關鍵是肥水和病蟲草害。植株后期脫肥,葉片含氮量少,葉色變黃,吐綠體減少,使光合強度減弱,降低光能利用率。 ①在玉米開花期,可噴灑0.3%的磷酸二氫鉀加2%的尿素及硼、鉬微肥混合液(畝用1.5公斤尿素加250克磷酸二氫鉀,兌水50公斤),這些都能促進玉米籽粒的形成,提高抗逆性,提早成熟。 ②及時防治病、蟲、草害,減輕病、蟲、草對玉米后期的危害程度,也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產量。因此要做好粘蟲、玉米蚜蟲和玉米螟的生物防治,以減少玉米損失。
3、隔行去雄
玉米去雄是一項簡單易行的增產措施。農民有“玉米去了頭,力氣大如?!钡恼f法。玉米去雄有如下好處:①可將雄穗開花所需的養(yǎng)分和水分,轉而供應給雌穗生長發(fā)育需要。②減輕玉米上部重量,有利于防止倒伏。③雄花在植株頂部,去掉一部分雄花,防止遮光,有利于玉米光合作用,特別是密度一更為重要。 去雄方法:一般清種玉米品種可去兩行留一行,間作玉米可去一行留一行。去雄的原則是:以保證充足授粉的前提下,去雄壟越多越好。去雄最適宜的時期是雄穗剛抽出,手能握住時進行,授粉結束后余下的雄穗全部去掉。
4、除去無效株和果穗玉米植株上除上部果穗外,光熱條件適宜第二、第三果穗可發(fā)育,應及時除去,依靠單穗進行增產,這樣既可使有效養(yǎng)分集中供應主穗,又能促進早熟。玉米掰小棒的方法是:當小棒剛露出葉稍時,用竹扦小刀劃開葉稍掰除。注意不要傷害莖、葉。同時,將不能結穗的植株、病株拔除,即節(jié)水省肥、又有利于通風透光。
5、人工輔助授粉
玉米雌穗花花絲抽出一般比雄穗開花晚3—5天。在玉米開花授粉期間如遇到低溫陰雨等不利天氣,使授粉不良,易造成缺粒禿尖,因此,對授粉不好的地塊或植株,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以提高玉米結實率,減少禿尖。人工輔助授粉要選擇玉米盛花期進行。工作時可用硫酸紙袋采集多株花粉混合后,分別給授粉不好的植株授粉。在大面積上也可于盛花期用繩拉法搖株法授粉。每隔2—3天進行一次,連續(xù)進行2—3次。
6、放秋壟,拔大草
在玉米灌漿后期放秋壟拔大草,會促進土壤通氣增溫,有利于微生物活動和養(yǎng)分分解,促進玉米根系呼吸和吸收,防止葉片早衰,使玉米提早成熟,但在田間作業(yè)時,要防止傷害葉片和根系。
7、站稈扒皮曬
玉米蠟熟后,站稈扒開玉米果穗苞葉,可促進玉米籽粒降水,提早收獲。
8、適時晚收
我地一般在9月20日前后初霜,初霜往往較輕,玉米莖葉沒有枯干,有時葉片還是綠的,初霜后往往有一段好天氣,莖葉中營養(yǎng)物質還向籽粒中運輸、增加粒重,因此,玉米提倡適時晚收。一般應在10月5日以后,這是一項不增加成本的增產措施。
(作者單位:151100黑龍江省肇東市種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