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機上使用行為的分析

2014-10-21 20:00:31白曉
法制與社會 2014年36期

摘 要 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中對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動柜員機上使用的行為,屬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構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然而自動柜員機是否可以被騙,行為人所拾到的信用卡是遺失物還是遺忘物?行為人是否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實施了使人陷入錯誤認識而交付財物的詐騙行為?將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柜員機上使用的行為認定為信用卡詐騙是否合理?還值得商榷。

關鍵詞 信用卡詐騙罪 遺失物與遺忘物 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

作者簡介:白曉,中南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14)12-077-02

案例:李某晚飯散步時,經(jīng)過一偏僻小路時發(fā)現(xiàn)地上有一手提包,遂撿起。在原地等候失主半小時后,因天色以晚,此處偏僻李某便將手提包帶回家,包內(nèi)有現(xiàn)金3000元,銀行卡、信用卡若干,李某檢查時,發(fā)現(xiàn)某張信用卡的背面寫有一串數(shù)字,便猜測是信用卡密碼。在將現(xiàn)金據(jù)為己有后,李某于次日在某銀行ATM自動柜員機利用該信用卡取款3萬元。

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中對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惡意透支,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shù)額較大的行為。其中,冒用他人信用卡是指,非持卡人以持卡人的名義使用持卡人的信用卡騙取財物的行為。包括以下幾種情形: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騙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竊取、收買、騙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資料,并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通訊終端等使用的,以及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信用卡詐騙罪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關于信用卡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chǎn)的所有權。

由于信用卡的使用是以持卡人本人在銀行信用賬戶上的資金作為支付保證的,如果任何人都能任意使用他人的信用卡,則會使持卡人資金處于很大的風險之中,隨時可能遭受損失,《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動柜員機(ATM機)上使用的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中批復到: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動柜員機上使用的行為,屬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構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在本案例中,李某在拾得他人信用卡后,又利用自己推測出的密碼在ATM自動柜員機取款的行為,主觀上符合明知是他人的信用卡而使用,并且存在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從主觀上來看該行為完全符合信用卡詐騙罪中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對于其利用拾得的信用卡在自動柜員機取款的行為應當以信用卡詐騙罪進行處罰。但這是否恰當合理呢?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自動柜員機上使用的行為是否一律應當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論處呢?還值得商榷。

首先,信用卡詐騙罪的相關要件要求是:對于所使用的信用卡要求是偽造的、或者是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或者是使用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并以此信用卡來進行詐騙活動。而詐騙是指: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讓受害人限入錯誤認識并因此錯誤認識自愿處分財產(chǎn),從而騙取數(shù)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而相當明顯的是ATM機作為機器是不具有主觀上被騙而基于錯誤認識并自愿處分財產(chǎn)的可能性的。有觀點認為,ATM機作為一種智能機器具有識別能力因此是可以被騙的,但利用ATM機取款只能通過一個途徑即輸入正確的密碼,雖然拾卡者身份與信用卡原主不符,但只要其輸入的密碼是正確的,那么對于ATM機而言就符合了所有正常的程序和真實的條件,則對于ATM機就不存在隱瞞和欺騙。此種情況和我們?nèi)粘I钪心糜H戚朋友的信用卡和密碼幫其取錢是一樣的。因此我認為將此種行為認定為信用卡詐騙并不合理。

其次關于拾得他人信用卡的行為,可以具體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拾得他人遺忘的信用卡但不知密碼。二是拾得他人遺忘的信用卡及其密碼。三是拾得他人遺失的信用卡但不知密碼。四是拾得他人遺失的信用卡及密碼。

一、拾得他人遺忘的但不知密碼的信用卡

首先要進行區(qū)分的是遺忘物和遺失物。遺忘物和遺失物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即均為有主財產(chǎn),且該狀態(tài)發(fā)生時,占有人均以失去對該物的占有。盡管遺失物和遺忘物存在一定相似之處,不過,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差別,這些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第一,喪失占有的狀態(tài)。遺失物須有占有人喪失占有且無人占有的情形發(fā)生,而遺忘物則從未處于無人占有狀態(tài)。不管遺忘物是否被場所占有人發(fā)現(xiàn),遺忘物都是在遺忘場所管理人的實際控制之下,因而遺忘物從未處于無人占有的狀態(tài)。而一直處于某種控制狀態(tài)之下。而遺失物從某一個時間段開始就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原占有人的占有。第二,占有人喪失對物的占有時的心理狀態(tài)。一般而言占有人在遺失動產(chǎn)時,基本上處于一種無意識狀態(tài),事后往往難以準確回憶出遺失的具體時間及場所。而占有人因遺忘的行為而喪失占有的情形下,大多數(shù)人能夠基本或準確的回憶起遺忘的時間及場所,以及遺忘物所處的位置。第三,物品失落場所。遺失物則是不慎丟失在無人管理之場所或有很多人進出、管理人不能有效控制之公共場所的財物,而遺忘物是由暫放物轉化而來的,原來是基于物主的意思暫放于某一特定場所,而此場所是一個比較有限的、可控制的范圍。最后,在于拾物人的主觀判斷。拾物人在拾取物品時往往對于該物品有個直觀判斷,是屬于遺失物還是遺忘物。

基于以上這些區(qū)別,可以看出,在拾得他人遺忘的信用卡但不知密碼的情形下使用該信用卡,這時信用卡及卡內(nèi)的財物實際還屬于原占有人或者管理人的控制之下,并且此時信用卡內(nèi)的資金還有密碼作為第二重保護,如若拾卡人并未掌握密碼也就等于沒有實際控制信用卡中的資金。在此種情形下,行為人如要獲取財物則需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通過盜竊、破譯或試測出信用卡的密碼,才能最終取得信用卡里的資金。那么在此種情形下行為人取得信用卡內(nèi)資金的行為對于信用卡及資金所有人而言就具有秘密性,其實質(zhì)是采取采取隱秘的,自認為不被財物所有人或保管人所知的方法將財物取走。盜竊罪區(qū)別其他侵犯財產(chǎn)罪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客觀方面的特征表現(xiàn)為:“秘密竊取”,即取財行為具有秘密性。所謂秘密竊取,是指實施盜竊的行為的行為人,其中秘密性體現(xiàn)在即行為人自認為沒有被所有者或保管者發(fā)現(xiàn),且其秘密性貫穿行為人整個行為之始終。信用卡詐騙罪既然在金融詐騙罪一章中,在其保護的客體中更為重要的是應當是國家關于信用卡的管理秩序,而在拾得他人遺忘的信用卡的情形下,拾得人只有通過盜竊,猜測,破譯等方法取得密碼后才能取得卡內(nèi)財物,相比之下這種行為更主要的是侵犯了原占有人的才財產(chǎn)權利。且從行為人主觀意圖上可以看出,行為人在失卡人從失卡到掛失的這段時間里,利用獲取的密碼將失卡人信用卡上資金取走,其主觀目的,僅僅是想非法占有其所拾取的特定信用卡上的資金,所造成的損失也僅為失卡人這特定的一人。其實質(zhì)即:秘密竊取所拾卡上的資金。給某一行為定性不僅要從其行為的客觀方面考慮,還要從其主觀方面考慮,從盜竊他人信用卡并使用屬于盜竊罪就可以看出,因此拾得他人遺忘的沒有密碼的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盜竊罪論處為宜。

二、拾得他人遺忘的附有密碼的信用卡并使用

信用卡有三個顯著的特性:一是信用卡是金融單位按照一定的條件和程序向持卡人發(fā)放的具有結算、支付、轉賬、存取現(xiàn)金等功能的金融財產(chǎn)權利憑證;二是對信用卡記載的財產(chǎn)權利,是用持有信用卡并同時持有密碼的方式進行保護;三是只要取得信用卡并取得卡上的密碼,就可以立即將卡上記載的財產(chǎn)權利轉換為現(xiàn)金。從信用卡的以上特征,可以看出只獲得了信用卡而沒有取得相應的密碼時,是無法取得記載于卡內(nèi)的財產(chǎn)的;當同時遺失信用卡和密碼,才等同于遺失卡上記載的財產(chǎn)。而在拾得他人遺忘的附有密碼的信用卡的情形下,此時信用卡內(nèi)的資金雖然處于遺忘狀態(tài)且理論上應當還處于原占有人或管理人的控制下,但與第一種情形不同的是,此時信用卡內(nèi)的資金失去了密碼的保護,拾卡者不需要再采取破譯密碼等方式即可隨時可以將卡上記載的財產(chǎn)權利轉換為現(xiàn)金。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七十條的相關規(guī)定,侵占罪是指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者合法持有的他人遺忘物、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shù)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行為。侵占罪的犯罪對象不同于其他財產(chǎn)類犯罪,其主要特征就在于:該財產(chǎn)在被侵占前已被行為人合法持有。在第二種情形下,行為人拾到信用卡并持有的行為明顯屬于合法持有該信用卡的行為,由于此時信用卡的密碼是附著于信用卡的,任何人都可以將其中的財產(chǎn)權利轉換為現(xiàn)金取出,那么可以推知行為人此時對于卡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也處于合法持有的狀態(tài)。當行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占有信用卡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時,其實質(zhì)就是對財產(chǎn)權利的侵占,因此對這種情況應當以侵占罪處理。

三、拾得他人遺失的信用卡但不知道密碼并使用

在第三種情形下,作為遺失物,信用卡本身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原占有人的占有,然而與其他財物遺失不同之處在于要將信用卡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兌現(xiàn)還需要密碼,因此此時信用卡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實際還處于原占有人的控制之下,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同樣要利用一定的方法獲取密碼后,才可以將信用卡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取出,因此與第一種情形相似屬于秘密竊取的行為,這種情況應當以盜竊罪處理。

四、拾得他人遺失的附有密碼的信用卡并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信用卡附有密碼,其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處于隨時可以被兌現(xiàn)的狀態(tài),而信用卡又屬于遺失物,那么此時信用卡和卡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實際已經(jīng)全部脫離了原占有人的控制,而此種情形與拾得他人財物并無二異,由于我國刑法并未對拾得他人不予歸還做出明確規(guī)定,那么此時拾卡人若依據(jù)卡上附有的密碼而獲得卡內(nèi)的財產(chǎn)權利,不符合信用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也不符合盜竊罪或侵占罪的構成要件,僅符合民法上沒有合法根據(jù),卻因導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利益的情形。我認為在此種情況下,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屬于不當?shù)美男袨閮H能以民法上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無論拾得信用卡并在ATM機上使用屬于以上哪種情形,都與信用卡詐騙罪的相關構成要件不符,不適宜用信用卡詐騙罪來處理相關案件。但這僅限于對ATM機使用的情況,若行為人拾得信用卡后以隱瞞信息等方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則符合信用卡詐騙罪中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相關規(guī)定,數(shù)額較大的可以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參考文獻

[1]李立眾編.刑法一本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總則.法律出版社.2011.

[2]《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3]譚啟平.遺失物與遺忘物的區(qū)分及其法律意義.法學雜志. 2008.

[4]王作富.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中國方正出版社.2010.

[5]王瑞峰.拾得他人信用卡從自動取款機取款——不應一概以盜竊罪論處.出版信息不詳.

[6]劉明祥.用拾得的信用卡在ATM機上取款行為之定性.清華法學.2007(4).

保靖县| 武强县| 福鼎市| 汝阳县| 乡宁县| 连南| 广德县| 清涧县| 涿鹿县| 咸宁市| 陇南市| 砀山县| 梁河县| 东光县| 无极县| 策勒县| 滦平县| 子洲县| 城口县| 颍上县| 二连浩特市| 遂平县| 白玉县| 建瓯市| 顺义区| 华宁县| 涿鹿县| 西华县| 崇文区| 获嘉县| 敦煌市| 安溪县| 长武县| 龙泉市| 云林县| 平舆县| 枣阳市| 万年县| 潞城市| 新竹市|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