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下客
“56個民族,56朵花……”這是人人都耳熟能詳?shù)母枨?,如今這首歌的歌詞需要改改了。2014年5月上旬,來自四川眉山的郭丹剛拿到的身份證上,“穿青人”三個字赫然寫在了民族一欄里。作為56個民族之外的族群,多數(shù)人表示從未聽說過“穿青族”。這個“神秘”的民族第一次公開跟大眾見面,小伙伴們趕緊去湊湊熱鬧吧……
起源:穿青族也叫青族、川青族,主要分布在貴州黔西北地區(qū),人數(shù)約六十七萬人。關于穿青人的形成歷史,有人認為他們和歷史上的僚人一樣,發(fā)源于貴州的原生民族。
也有學者認為,穿青人為漢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派傅有德、沐英征討云南時從江西、江蘇等省隨軍遷移到貴州的。戰(zhàn)爭結束后,大軍就地墾戍,隨軍漢人留居當?shù)?,和當?shù)赝林ɑ槿诤?,天長日久就形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語言:穿青人最先使用的“老輩子話”屬于漢語方言,現(xiàn)已不再使用。這種話是否脫胎于民族語言,尚未發(fā)現(xiàn)確鑿證據(jù),目前他們普遍使用貴州通行的西南官話。
服飾:以前,穿青族婦女區(qū)別于漢族婦女的標志是沒有纏足,她們喜歡穿細耳草鞋和三節(jié)衣,戴大勾耳環(huán),梳三把頭。
所謂三節(jié)衣,是指兩節(jié)袖的花衣服。即衣身用青、藍兩色的布拼湊而成,上節(jié)青色至腰,下節(jié)藍色至小腿。衣袖的主袖之外套兩層活動套袖,一層比一層短,形如古代武士的護肩甲。每一層袖口均繡有云勾花邊,看上去如三節(jié)連成。
民俗: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一樣,穿青人的民俗尤以婚姻、喪葬習俗最富特色。以婚俗為例,從說親到結婚后的回門,規(guī)矩繁多,民間通常有“十八禮數(shù)”之說。如背雞認親、以鵝押禮、草鞋陪嫁、挑水試新娘、井邊回門等。
從最初的提親到確定婚期,有的要歷時數(shù)年之久。到了婚禮舉行時,從籌備到成親,時間跨度也需要一個多月。
除穿青人外,我國還有諸多未識別的族群,如新疆的艾努人和西藏的木雅人等。各種各樣的風土人情代代流傳,等待著那些感興趣的人不斷發(fā)現(xià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