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瓊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50分)
在陳全忠的《大地上的讀書人》一文里,一個貧窮的孩子為什么在山路上讀著借來的書而不覺其苦?一群面帶菜色的學者為什么埋首于卷冊間卻能自得其樂?因為他們找到了蘊藏其間的趣味。
其實,生活中做許多事情都是如此。發(fā)現(xiàn)趣味,就是發(fā)現(xiàn)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發(fā)現(xiàn)了趣味,艱苦的生活就有了快樂。
依據(jù)以上材料,自擬題目,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xiàn)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2014年武漢市中考作文題,至少有兩大出人意料之外的地方:一是題型選擇上,一改2012年“敬畏文字”、2013年“看見”所采用的命題作文形式,也沒有遵循2014年4月調(diào)考采用的獨詞式命題作文題型(“比”),再次啟用材料作文題型。二是命題選材上,首次選用考生熟悉的材料。《大地上的讀書人》一文,是四月份調(diào)考卷上的閱讀題所選原文,考生都有印象,可快速喚起回憶、開啟思維。
也要看到,該試題秉承了關(guān)注人、關(guān)注成長的該市作文命題傳統(tǒng):身在苦中,發(fā)現(xiàn)趣味,就會苦中得樂、以苦為樂。這樣命意,無疑是基于現(xiàn)階段中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引導(dǎo)孩子們正確看待生活、學會思考問題、積極面對生活,從而快樂地生活、健康地成長。從題型上看,屬于本市常常采用的命意式題型,這種題型限制較多,讓學生審題和扣題寫作具備一定難度。從內(nèi)容上看,瞄準學生生活和思想,可有效打開他們的“話匣子”。這兩點與近三年和2014年4月調(diào)考命題如出一轍。
展望未來武漢市的中考作文命題,需要從多年命題走勢中發(fā)現(xiàn)一些新動向:作為教育大市,武漢市一直很重視避免中考猜題押題和作文宿構(gòu)等,常常采用指向明確的命意式材料作文。每每更換題型后,會相應(yīng)地延續(xù)三五年。2014年中考,如下情況值得高度重視:四月調(diào)考作文題型“風向標”作用在減弱,備考一定要涉獵各種題型;考慮到本市傳統(tǒng),要注意加強對材料作文、特別是命意式材料作文的復(fù)習備考。
命意式材料作文,需從認真閱讀材料開始,準確把握材料觀點,據(jù)此確定主題、選材構(gòu)思。
扣題:突出關(guān)鍵點。題目所給材料中有個中心句“發(fā)現(xiàn)了趣味,艱苦的生活就有了快樂”,這就是命題者給出的“意”,是寫作者必須遵循的寫作話題。寫作中必須扣住三個核心要素:一是處在“苦”中,二是發(fā)現(xiàn)“趣味”,三是獲得“快樂”——“苦”是基礎(chǔ),點到為止,不必過多著墨;“趣味”是重點,應(yīng)該集中筆力,寫深寫透;“樂”是結(jié)果,無論先寫后寫,都要注意與“趣味”緊密勾連。
啟思:善于突重圍。面對指向明確、限制較多的題目,更是要努力打開思維、寫出新意。比如,你可以變化順序,先描繪“樂”,然后寫“苦”,兩相對比中指向“發(fā)現(xiàn)趣味”;你可以變化角度,寫“為什么對生活中的趣味視而不見、走不出‘苦的泥潭”“趣味無窮、樂趣永在”等;你可以變化范圍,走出題目給出的讀書生活,善于從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尋找素材;你可以變化“主角”,不寫自己,而聚焦艱難生活的農(nóng)民工、街頭老人、醫(yī)院病人等……一句話,千萬不要只當命題者的簡單傳聲筒,而要努力寫出獨到見解、寫出獨有趣味。
擬題:力求醒目些。鑒于大多數(shù)考生重點備考命題作文,面對擬題的要求可能有點措施不及。擬題需遵循三個原則:切近文章內(nèi)容,表達簡潔,力爭新穎別致。比如,“苦化樂,‘趣為先”“苦海未必是苦‘?!薄白缘闷錁返陌粹o是什么”“發(fā)現(xiàn)趣味之旅”“趣在其中,樂在其中”“知趣而樂”等等,都可作為備用題目。注意,題目中用修辭手法常常能起到提神醒目的作用,寫作者可以一試。
表達:體現(xiàn)鮮明性?!翱唷币埠?,“樂”也好,“趣味”也好,都是感情色彩鮮明的詞語,也就決定了好作文的感情色彩須濃厚,表達需動人。比如,重視生活口語的恰當運用,不同領(lǐng)域詞語的跨界“移用”,反問、排比、對比等句式的運用,對于恰當表達感情、提高感染力都有好處。
武漢一考生
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我們的目光總是順著瑯琊山,沿著釀泉水搜尋那些經(jīng)典,卻從未留意過這個句子:“負者歌于途……”
在這篇經(jīng)典中,這句話和那些名句相比,就像溝邊渠畔的野草,被人忽略,甚至視而不見。起初,我也不曾多看它一眼,每一次都與它擦肩而過。就在這個靜靜的月夜,它再次從我的唇齒間跳躍而出時,我突然感到胸膛被一股莫名的力量撞了一下。
他為何而歌呢?是驚見了一叢漂亮的野花嗎?是摘到了幾顆香甜的果子嗎?是欣慰于一筆不錯的收入嗎?還是想到了家中賢慧的妻子、可愛的孩子?或者他什么也沒想,走著走著,就放開了喉嚨……
總之,他是快樂的。在他滾燙的胸膛深處,一定有一個理由,那是支撐千鈞的梁柱,讓他背負沉重的行囊也能高歌不止。
翻閱經(jīng)典,無數(shù)個這樣快樂的身影從我的面前走過。
我看見那個扛著鋤頭,一路唱著《歸去來兮辭》的陶公,夕陽像黃金一樣灑在他的身上,家里的米已經(jīng)不多,可他依然唱著:草盛豆苗稀……
我看見那個握著沉甸甸的鐵筆的司馬遷,他那依然矯健的身姿,依然從容的步履,絲毫沒有帶著對那次人生遭遇的滄桑與苦痛。
我看見祥子手里撥弄著現(xiàn)大洋,心中盤算著,身旁老北京洋車黑漆漆的車身、亮晶晶的瓦圈,閃著光……
在世俗觀念中,他們遠離富貴、遠離豪宅,算是苦澀相伴、苦不堪言。但陶淵明是無比快樂的,那是田園的樂趣給他的心靈饋贈;司馬遷是快樂的,為中華民族追尋真相、記錄歷史的樂趣讓他忘掉了肉體的苦痛;祥子也有一段快樂的時光,追逐買車的夢想就是他生活的最大樂趣……
原來,人生都是如此,發(fā)現(xiàn)了趣味,艱苦的生活就能變得快樂起來。每一種生活中,每一個地方里,都有樂趣在其中,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感悟、去享受,從而樂享生活的快樂。
朋友,人生在世,難免遇到困難事情,艱難時刻。請帶著發(fā)現(xiàn)樂趣的眼睛,享受樂趣的心靈,去消解苦痛、化解艱辛,在前行的路上,灑下一路歡歌……
善選材料,內(nèi)容充實。圍繞“發(fā)現(xiàn)了趣味,艱苦的生活就能變得快樂起來”這個主題,從所學課文中找出“負者歌于途”,從歷史名人中找出陶淵明、司馬遷,從文學名著中找出駱駝祥子,都很恰當,既有力證明、支撐了主題,也展示了作者良好的文學積累。
思路明晰,行文順暢。從發(fā)現(xiàn)被忽視的課文佳句,到解讀其中含義,到列舉同類事例,文章?lián)丝偨Y(jié)規(guī)律、強化觀點,最后發(fā)出號召,可謂是一氣呵成,毫無阻礙。思路明了、有序表達,也就讓文章結(jié)構(gòu)簡明,讀來感覺非常暢快。
武漢一考生
我一次次地問自己,真正的趣味是什么?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睕]有錦衣玉食,沒有別墅洋房,人不堪其憂,為何顏回能樂在其中,他又因何而樂?當我讀到“顏回好學”的故事時,我懂了,不遷怒,不貳過,全情投入,顏回在學習中找到了真正的趣味。當顏回捧起書,周圍漸趨肅穆,缺衣少食不再成為問題,一條陋巷已經(jīng)成為人們千古朝拜的圣地。
或許,真正的樂趣就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shù)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于無聲處,展現(xiàn)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 2005年春晚讓無數(shù)觀眾記住了一群聾啞演員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記住了領(lǐng)舞的邰麗華。兩歲時的一場高燒使邰麗華不幸墜入了無聲世界,但她沒有自暴自棄。從一開始只能轉(zhuǎn)幾個圈到舞出《雀之靈》,再到震撼世界的《千手觀音》,經(jīng)過十幾年的堅持、歷練,她如同一位舞蹈的精靈一樣站到舞臺中間,享受著舞蹈帶來的無窮樂趣,也快樂地傳播著真善美。
或許,真正的樂趣就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喜歡美國籃球運動員科比·布萊恩特,不是因為他有五座總冠軍獎杯、三個最有價值球員獎項,不是因為他球技全面攻守俱佳,能單場斬獲81分,而是因為他對籃球的那份執(zhí)著和熱愛。他曾往返于法庭賽場間連續(xù)命中壓哨球,幫助球隊帶走勝利;他曾在指骨斷裂時,用膠帶纏繞固定繼續(xù)上場征戰(zhàn);他曾在食物中毒后,帶領(lǐng)球隊獲勝奪冠……當科比與籃球相遇,剎那間地老天荒。管它什么譽滿天下謗滿天下,管它什么歲月輪回傷病纏身,奔跑爭搶和奮力投籃,就是科比人生的快樂之源……
或許,真正的樂趣就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我突然明白了,真正的趣味一定是遠離了低級享樂,一定是來自于美好事物、高雅志趣,一定是伴隨著每個人的追夢腳步——擁有它,我們就會忘記愁苦、擁抱快樂,大步走向成功……
積累較為豐富,底蘊較為深厚。在緊張的考場寫作中,作者能快速找出、較為恰當?shù)剡\用詩句、名言,“顏回好學”的典故和邰麗華學舞、科比·布萊恩特奮戰(zhàn)籃壇等,展現(xiàn)出開闊的視野和深厚的人文知識積累。
構(gòu)思比較精巧,結(jié)構(gòu)比較嚴謹。開篇即提出問題,中間分三個部分說事例、道感悟,結(jié)尾點明自己的見解。中間部分的“事例+感悟”式分段,主旨明確,重點突出。縱觀全文,做到了主線分明,首尾圓合,結(jié)構(gòu)完整且謹嚴。
武漢一考生
“味”有酸甜苦辣,“趣”有興情志樂?!叭の丁笨煞秩诺?,不同的趣味帶給人的苦樂感受相去甚遠,體現(xiàn)出的個人追求也相去甚遠。
一個人張口酒氣,滿嘴臟話,這是低級趣味。一個人以某種方式消遣休閑,這是普通趣味。那高級趣味呢?毛澤東所言“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所言極是也。
低級趣味是與普通動物共通、重疊部分,是不需要學習和培養(yǎng),是天然自成的本能,它可以是吃喝玩樂的口腹之欲,也可以是一句狂歡了所有寂寞的段子和滿足了本能沖動的影視書刊。但他們都會于消遣自身的時候而幻滅,這種趣味是曇花一現(xiàn),終究還是無法占領(lǐng)精神的高地,空虛的風依然盤桓。
普通趣味雖不與生俱來,卻可自然因襲。有的人以讀書為樂,有的人在旅游中享受,有的人在釣魚中靜心,有的人在運動場上揮灑汗水興奮。普通趣味多是興趣使然,又多以樂趣為伴,在其中既能快樂,也能提高自身素養(yǎng),以此為趣的人不會消遣過后立刻歸于孤寂,而是在滿足中尋求機會繼續(xù)。我喜歡打籃球,每次打完之后雖很疲憊,卻會感覺快樂滿滿,總還會想著約時間再戰(zhàn)。
而高級趣味既不是曇花一現(xiàn)的狂歡,也不是消遣休閑的浪漫,它是艱辛時候的不知疲倦,是勤奮狀態(tài)下的不覺勞苦,是不以身體的歡愉為基礎(chǔ)的精神追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仍能堅持學問,追求真理,他的趣味是高級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在居廟堂之高有機會享樂低級趣味的時候,他仍能以家國天下安定富強為己任,并能在其中感受歡樂,他的趣味也是高級的;居里夫人在回憶她那段在艱苦并對身體產(chǎn)生極大傷害環(huán)境里刻苦實驗的時光是“過著他們夫婦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年代”,他們把探知科學作為趣味,用科學發(fā)現(xiàn)回報社會,這也是高級趣味。
高級趣味是那種不僅發(fā)光了自身,更照耀了社會的精神之光,是澎湃著生命激情與英雄主義的崇高美,是認知無窮盡的真,是倫理品德的善,是詩意棲居的美,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
立意高遠,見解深刻。命題者從積極意義上看待“趣味”,作者對“趣味”進行辯證分析,分別從低級趣味、普通趣味、高級趣味的角度說明各自特點和意義價值,體現(xiàn)出一分為二、鞭辟入里的思維特質(zhì)。作者善于質(zhì)疑“權(quán)威”的勇氣和有理有據(jù)表達己見的方法都值得學習。
信手拈來,活學活用。作者注重閱讀,也注重積累。根據(jù)表意需要,很自然地選用了來自教材中的名言,來自課外閱讀中的名言和事例。分別將其作為重要材料用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善于學習積累,更要勤于善于運用,這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