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長久的單純” 拒絕平庸
同學們求學數年后,相信最后從事純粹學問研究的還是少數,大多數同學會走進社會,學以致用。那么你們學的學問到底有什么用呢?我說的用處不是說國發(fā)院的學歷能幫助你獲得一個理想的工作;也不是說比如你學過會計學,就能更好地了解企業(yè)的真實成本。我說的“學以致用”,最重要的用處:第一是了解自己,第二是認識社會。了解自己只能了解自己認識的局限并尋求超越;認識社會是:對于今天社會的復雜性既不過度高估,因為所有發(fā)生的正在發(fā)生的事情都已經發(fā)生,太陽底下無新事;也不過度低估,因為每次復雜性都會不同。
如果各位在國發(fā)院這幾年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在社會中可能的位置,認識我們當前這個社會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位置,認識中國在世界體系的位置,就沒有虛度光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說的就是這個;“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的也是這個。
由此走向社會,我們仍然要面對復雜的人生。我想在座的上千名畢業(yè)生能上北大國發(fā)院并且順利畢業(yè),堪稱天之驕子、命運的寵兒。每個人手上都拿著一個滿意的offer,天高海闊,你們必然是躊躇滿志。不過特別需要理解,中國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時代。之所以大是因為機會巨大、前景巨大、空間巨大。又面對無比復雜的問題,有很多陰暗面,它們重重疊疊,利益糾葛相互纏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個大時代將持續(xù)很長時間,將是大家參與社會的時代背景。
在這個時代,縱使你有豐富的知識、充分的準備,你還是會在人生的某一階段陷入困惑。不久之后,你們會發(fā)現或許社會存在很多不公平,你過去苦苦求學得到的知識,在社會上全無用處。相反用不著學問,同樣可以如魚得水。于是你可能會對你奮斗的事業(yè)感到失望,也可能為自我實驗之難而彷徨。困惑之側就是墮落的深淵,在這里真正的墮落不是萬劫不復,而是隨波逐流。你的人生大敵就是墮入平庸。
所以面對復雜的人生,需要一份長久的單純,我們必須保持獨立思考,承認中國問題的復雜性,但總是尋求超越。在認識現實時需要復雜的思考力,在選擇人生時單純才能超越,才能保持你的高遠,堅持你的追求,由此才能拒絕平庸。
最后,我還想從我個人職業(yè)的角度對同學們說幾句話。同學們從這里進入社會后,想必都會走向各種重要的崗位。到那時我希望同學們都能關心中國新聞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這是因為經濟研究、經濟實踐和新聞工作有共同的目標。好的新聞環(huán)境和好的市場環(huán)境往往是相伴而至的。好的新聞環(huán)境意味著更充分的報道、更多元的信息、更完整的交流,也就是說更少的信息不對稱、更少的扭曲,這些本身就是更好的市場環(huán)境的重要一部分。
市場經濟用價格調整資源分配,而價格要比較少受到扭曲的話,離不開真正的充分信息。在這段路上經濟學者、業(yè)界人士和新聞人應該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們需要相互幫助,互相勉勵,共同創(chuàng)造讓這個社會能說真話、說實話的環(huán)境——這很難,但這也是使命,是我們和你們的共同使命。
同學們都是學習經濟學的,國發(fā)院的前身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對在當代中國普及經濟學,以及用經濟學的完整框架解讀中國問題曾有開先河之功。在這樣一個教育和研究合一的平臺上學習之后,我相信大多數同學已經具備經濟學的思維框架、扎實功底和堅定理念,有此基礎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可能有機會走到歷史舞臺的中央,走在時代的大前沿。國發(fā)院是一流經濟學家聚集一堂的地方,過去數十年間你們的師長們曾經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開拓。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從深水區(qū)到彼岸,更為艱辛的道路有待你們,而且將主要是你們的努力跋涉。由此再次祝賀你們,也祝福你們。
(本文摘自財新傳媒總編輯胡舒立在北大國發(fā)院2014屆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