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雁軍
【適用主題】文化傳承;包容;尊重……
站在這幢小樓面前,我不敢相信這是老舍故居。
門牌上醒目地寫著:圣詹姆斯花園31號。這是位于倫敦西部荷蘭公園區(qū)的一幢兩層聯(lián)排小樓,乳白色的外墻和窗臺,襯著漆黑的鐵窗欄和樓梯扶手,兩排樓梯之間、半地下層窗戶上方的門楣上,釘著一塊面盆大小的藍牌,其上鐫刻著白色漢字和漢語拼音:“老舍,1899—1966,中國作家,1925—1928生活于此?!?/p>
1925年,老舍在倫敦大學(xué)東方學(xué)院結(jié)識了同事埃杰頓,他會英、法、德幾國語言。初來乍到,急于學(xué)英文的老舍與其一拍即合,埃杰頓建議:“我們彼此交換知識?!崩仙釂枺骸拔医棠阒形模龇孔??”埃杰頓答:“我教你英文,供飯食?”于是,老舍從住了半年的卡那文路搬來與埃杰頓夫婦合住。
老舍在《我的幾個房東》里寫道:“埃杰頓夫人真可憐。她早晨起來,便得做好早飯。吃完,她急忙去做工,拼命地追公共汽車;永遠不等車站穩(wěn)就跳上去,有時把腿碰得紫里蒿青。五點下工,又得給我們做晚飯。她的烹調(diào)本事不算高明,我倆一有點不愛吃的表示,她便立刻淚在眼眶里轉(zhuǎn)。有時候,埃杰頓夫人賣了一本舊書或一張畫,手中摸著點錢,笑著請我們出去吃一頓。有時候我看她太疲乏了,就請他倆吃頓中國飯。在這種時節(jié),她喜歡得像小孩子似的?!?/p>
在這里,老舍完成了《老張的哲學(xué)》《趙子曰》以及半部《二馬》小說,協(xié)助埃杰頓將中國古典長篇小說《金瓶梅》譯成英文。三年租約到期后,一時找不到既便宜又恰好夠三人住的房子,于是,大家各奔東西。
正是在這三年里,舒慶春第一次寫小說并用“老舍”的筆名開始了創(chuàng)作生涯。
上世紀(jì)90年代末,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在倫敦拍攝電視劇《二馬》時,覺得父親故居符合掛藍牌的條件,于是與對老舍作品有深入研究的倫敦大學(xué)、大英圖書館、愛丁堡大學(xué)的五位漢學(xué)家共同啟動了故居掛藍牌的申請工作。2003年11月25日,英國遺產(chǎn)委員會正式同意了申請。老舍成為第一位在英國獲此殊榮的中國文化名人。
倫敦申請“藍牌”的工作,始于1867年,至今已有近150年歷史。倫敦政府通過這種方式紀(jì)念已故文化名人,但條件相當(dāng)苛刻,審查也極為嚴(yán)格,所以迄今藍牌總數(shù)不過九百多塊。對于在英國居住過的外國人或海外訪客,還需滿足在本國聲名卓著、具有國際影響的條件。只要夠條件,哪怕是曾經(jīng)的敵人,比如甘地,盡管他堅決反英,其故居也能掛上藍牌。
凝視小小的藍牌,兩股強大的力量在我心頭油然而生:藍牌折射出對文化的尊重,對人類共同遺產(chǎn)的包容;一項工作延續(xù)150年,對制度的敬畏,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