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萍
學生對語文有興趣,不是先天生成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產(chǎn)生的,而是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長期、耐心、細致的啟發(fā)、誘導和培養(yǎng)得來的。那么,怎樣才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
一、師生關系要融洽
新型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在課堂上教師應根據(jù)課文的特點,以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想象,并表達自己的感受。另外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表現(xiàn)機會,如對優(yōu)秀的學生要從嚴要求,對暫時落后的學生重在啟發(fā)引導、引用小故事教育,撥動學生的心弦。
二、上課要有趣味性,使學生迷戀
在目前的語文學習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如何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已經(jīng)成為語文學習至關重要的問題。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學時可采用以下方法:
1.課前活動。每次輪流一個人,學生自己動手找名言名句,找詩詞文名篇,寫鑒賞文章,推薦給學生,以快大家耳目。介紹古詩詞,側重于名言名句,內容要精練。為提高學生積極性,可以每次給予打分,每學期評出做得好的同學加以表揚。這種形式不僅欣賞了優(yōu)秀的詩詞、積累了名言名句,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提高了其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況且,上課前就將詩詞寫到黑板上,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益。
2.直觀演示。數(shù)理化教學中有實物演示,以強化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語文教學同樣可采用這種方法。圖畫、實物、幻燈、錄音等教學手段的使用,主要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途徑讓學生感知,既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提高教學效果。
事實上,語文教材每一冊的前面都有幾幅與課文相關的插圖、照片等,所要起到的作用正是為了實現(xiàn)加強直觀化教學的目的。結合課文讓學生揣摩這些畫面,可以收到自然感受的作用,從而最大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梢娭庇^演示對提高教學效益是何等重要。
3.開拓想象。使學生既能“思接千載”,又能“視通萬里”,再現(xiàn)文章或詩詞中所描繪的人和景,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受,產(chǎn)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4.討論答辯。中學生不像小學生那樣偏于情感上的依戀,開始有一定的獨立評價客觀事物的能力,而且容易激動,自信自己的認識、見解是正確的。針對學生這種心理特點,在教課文時組織討論,開展答辯,有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踏入論辯之中,他們就會興趣盎然,發(fā)揮聰明才智。
5.練字激趣。練字運用得當,也可以成為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重在使學生養(yǎng)成一種認真書寫的習慣,養(yǎng)成一種凡事認真的習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會有很大的效果,在作業(yè)干凈整潔方面會大有提高。字體美觀程度也將得到較大的提高。每周評選一次,并定期舉行書法比賽,要求全部學生參加,并展出參賽作品。
6.角色轉換??鬃诱f:“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闭n備得再充分,也有不到位和出錯的可能。對于學生指出教師講課的錯誤,教師要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初中生有思辨的能力,刻意的遮掩會適得其反。從另一角度看問題,學生能發(fā)現(xiàn)并指出問題,正是對授課內容感興趣、認真聽講的表現(xiàn),如果教師有意識地對這種行為加以表揚和提倡,既有利于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也能收到“奇兵”的效果,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7.課外活動。積極開展課外活動,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使他們主動去學,在樂中求學。葉圣陶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苯處煹娜蝿諔浅酝附滩?,充分利用其中的有益成分,又要以教材為綱,適當擴展。不局限于課堂教學,采取多種方式,也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途徑。
總之,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師要分析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不高的原因,充分認識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重要性。立足于課堂教學,并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隨時隨地,以多種方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是語文教師要格外努力的。
三、教師語言要有感染力
求知的欲望是青少年成長的內驅力。干癟無味的語言限制了學生的求知欲,情趣橫生的語言能叩開學生閉鎖的心扉,知識的甘泉就會不停息地流入學生心田,善于激趣的語言往往具有新鮮、優(yōu)美、風趣等特點。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和方法很多,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深切地感到值得學習,非學不可。學生從教師的教學中不斷獲得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養(yǎng)料,他們就會歡快地迷戀上語文了。(作者單位:江西省貴溪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曾維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