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大叔:歡樂的暑假到啦!江蘇南通崇川學校三年級的同學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重新玩起了老游戲。大家在游戲中釋放天性、舒展靈性;在溫馨的親情中傳承文化、快樂成長。誠如張洪濤校長所說,沒有游戲就沒有童年,讓我們一起回到真正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游戲正式開始。我兩手拉著腳脖子,生怕犯規(guī),因為游戲規(guī)則是用一條腿站立,用另一條腿的膝蓋攻擊對方。再看看媽媽,只見她兩手背后站得穩(wěn)穩(wěn)地,正沖我一臉“壞笑”呢。突然,媽媽“殺”了過來,我警覺地往后跳了跳,然后開始反擊。我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跳到她身后,猛地一擊。我以為媽媽必輸無疑,可沒想到她像跳芭蕾舞一樣,柔軟地將身子一仰、一起,竟瞬間重新站穩(wěn)了!“哇,媽媽好厲害??!再這樣下去我肯定會輸?shù)摹!蔽也唤蛋到锌?。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一回擊,我就被擊倒在地。“??!”我慘叫一聲,剛剛還手舞足蹈的媽媽見勢不妙,趕忙掏出手機給爸爸打電話,然后開溜了……(陶歆喆)
我來考證:撞拐,北方也稱為斗拐,南方則多稱為斗膝。據(jù)考證,撞拐起源于5000年前,來自于一種假面具舞蹈——蚩尤戲?;具\動形式是一腿獨立,另一腿盤屈胯前,雙手或單手握住腳踝,使膝蓋向前突出,以單膝攻擊對方。被擊出場外、雙腳落地或失去平衡倒下的為輸。不允許用頭和手(包括手臂、肘關節(jié)等部位)進行攻擊。
準備好彈珠,只見爸爸先把彈珠輕輕地放在地上,然后瞇起一只眼睛,手做成“OK”的手勢,最后食指脫開大拇指的束縛,猛地打在彈珠上。只見那顆彈珠立即朝著我的彈珠撞來,一聲清脆的撞擊聲過后,兩顆彈珠都跑到墻角去啦!后面幾輪,爸爸都以同樣的方法擊敗了我。我只剩最后一粒彈珠了,爸爸得意揚揚地說:“我是戰(zhàn)無不勝的,你就等著輸吧!”這話倒提醒了我:不能強攻,只能智??!于是,我以彼之道還治彼身——用爸爸對付我的方法展開反攻。果然,到最后,我竟然反敗為勝了?。▌⒅獣?/p>
我來考證:打彈珠也叫打珠子,是兒童游戲中的老字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流傳最廣??梢砸粚σ粏翁簦部梢詳?shù)名玩家一起進行。玩法通常有兩種,即出綱或打地洞。前者玩法是在地上畫線為界,誰先把對方的彈珠擊中(吃掉)為贏,這有點像打桌球。后者則是事先在地上挖出幾個洞,先把彈珠打進洞里的一方為贏,這與打高爾夫球又有幾分相似。
我和媽媽來到樓下的一大片空地上,我先用粉筆畫了一個漂亮的房子,再撿一顆石子放在門旁當做“鑰匙”,然后和媽媽猜拳決定誰先跳,結果令我很開心。我撿起“鑰匙”,小心地扔到寫著數(shù)字“1”的那格后,便像小兔子一樣,一蹦一跳地順利撿回了“鑰匙”。輪到媽媽了,她非常熟練地將“鑰匙”扔出去,“鑰匙”乖乖落到了1號房間里。正在我羨慕媽媽的動作如此熟練的時候,她卻不小心踩到了線!看著媽媽那懊惱的表情,頓時,我贏的信心更強烈了。
激烈的新一回合又開始了,我吸取媽媽的教訓,小心翼翼地丟“鑰匙”、“爬樓梯”,一直贏到最后……
跳房子真好玩!我一定要和媽媽多玩幾次,重溫她的童年。(張依拉)
我來考證:跳房子,又稱跳格子,玩家在地面畫好的圖上按數(shù)字跳過所有格子(通常有九格)。圖形通常為房子的形狀,因而得名。跳房子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相當流行,甚至在兒童游樂場、公園和學校操場等地方,都會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時就算在一塊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筆或樹枝,小朋友們也會在地面畫上房子,然后一起跳。
主編大叔:你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玩些什么游戲?暑假里,快帶上他們一起回到童年吧!此外,我也要邀請你們參與每期的話題討論,歡迎你們積極投稿哦!快將你們驚奇的新發(fā)現(xiàn)、時鮮的新素材、獨特的新感受寫出來,與全國的小伙伴們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