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末
編者按: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草木和鳥獸,有許多都生得特異非凡,為別國所沒有,為別國人民所羨慕。這里只能從動物家族和植物家族中各選取一個“國寶”,讓大家窺一斑而知全豹,了解華夏大地是多么適合萬物生長。
熊貓:天生大萌器
我覺得,外國人比我們更喜歡熊貓。
一個例證是“熊貓快閃”。此乃2012年發(fā)生于倫敦的一次閃客行為,一大群人扮成熊貓的模樣,聚集在廣場,而后坐地鐵,在車廂里讀報,在中國餐館里煞有介事地點菜,一個個都頂著毛茸茸的熊貓大腦袋,一招一式就像曾經紅遍全球的天線寶寶那么可愛。其實,熊貓裝下面多半是魁梧的肌肉男。
我在這里寫個半天,也難以道出其可愛之萬一,看官若有興趣,請上網搜照片,保準將你徹底萌翻,即便是最古板的家長或最嚴厲的上司在你電腦旁,你也要奮不顧身地開懷大笑起來。
還有一個例證是“熊貓占領日內瓦”,說是“占領”,其實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成員在瑞士日內瓦湖邊擺放了約1600只紙質大熊貓,慶祝世界自然基金會成立50周年。自1961年基金會成立之初,大熊貓就成為了該組織的標志。
再有一個例子是動畫片《功夫熊貓》,迪士尼把熊貓拍出了米老鼠般的可愛和唐老鴨般的俏皮,同時又揉進去了中華文化的許多元素。后來“拍立得”還特地推出了一款“功夫熊貓”相機,沖你拍照的時候,就像大腦袋熊貓在對著你笑,這時的你還能不笑嗎?
熊貓的英文是panda,音“盼的”。是啊,外國人“盼的”就是熊貓。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見識熊貓的風采,從1980年代起,我國就采取贈送、租借和共同繁育等形式,向其他國家“出口”大熊貓?,F(xiàn)在,全世界的幾十個城市動物園里都有熊貓了。
說實話,我以前一直不太喜歡熊貓,但現(xiàn)在一天比一天覺得它們好看,就像牡丹,我也是到了中年之后才真心喜歡的,的確是“國色天香”。
我國一直有一種“豐滿美學”,只有像牡丹這樣的才擔得起國花的重任,也只有像熊貓這樣的才擔得起國寶的重任吧。
況且,牡丹不僅富貴,還是一味中藥;熊貓不僅雍容,還是一種萌器,萌到你在不開心的時候想起它的萌態(tài),嘴角都會不自覺地彎起弧度。
如果成立“萌教”,那教主的席位,非它莫屬了。
銀杉:珍貴的孑遺
翻開世界植物史就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對華夏大地是相當眷顧的,總是把最有進化學意義、最為罕見的物種留在了這里?;蛟S,在司樹之神的眼里,這里就是諾亞方舟。
如果這個比喻成立的話,我以為諾亞方舟就是四川、云南、廣西一帶,那是一塊飛地,似乎已經脫離地球上的其他地方而存在,攜帶著許多植物王國里的珍稀的子民。
銀杉就是其中名頭最響的一位。遠在地質時期的新生代第三紀時,銀杉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歐亞大陸,在德國、波蘭、法國及俄羅斯曾發(fā)現(xiàn)過它的化石,然而,距今200萬~300萬年前,地球覆蓋著大量冰川,幾乎席卷整個歐洲和北美,但東亞的大陸冰川勢力并不大,有些地理環(huán)境獨特的地區(qū)沒有受到冰川的襲擊,從而成為某些生物的避風港。銀杉、水杉和銀杏等珍稀裸子植物就這樣被保存了下來,成為歷史的見證者。銀杉在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時候,曾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巨大轟動。那是1955年夏季,植物學家鐘濟新帶領一支調查隊到廣西桂林附近的龍勝花坪林區(qū)進行考察,發(fā)現(xiàn)了一株外形很像油杉的苗木,后來又采到了完整的樹木標本,他將這批珍貴的標本寄給了陳煥鏞教授和匡可任教授,經他們鑒定,認為就是地球上早已滅絕的,現(xiàn)在只保留著化石的珍稀植物——銀杉。1950年代發(fā)現(xiàn)的銀杉數(shù)量不多,且面積很小,自1979年以后,在湖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又發(fā)現(xiàn)了十幾處,1000余株。
銀杉是松科的常綠喬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麗,枝葉茂密,尤其是在其碧綠的線形葉背面有兩條銀白色的氣孔帶,每當微風吹拂,便銀光閃閃,更加誘人,銀杉的美稱便由此而來。
水杉的發(fā)現(xiàn)比銀杉稍早,也同樣具有傳奇色彩。此前,在歐洲、北美和東亞,從晚白堊紀到上新世的地層中均發(fā)現(xiàn)過水杉化石,但一直沒有找到“活物”,專家們由此認為水杉已經滅絕。令人喜出望外的是,1948年,我國植物學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謀道溪(磨刀溪)發(fā)現(xiàn)了幸存的水杉巨樹,樹齡約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壩與小河發(fā)現(xiàn)了殘存的水杉林,胸徑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還在溝谷與農田里找到了數(shù)量較多的樹干和伐兜。隨后,又相繼在重慶石柱縣冷水與湖南龍山縣珞塔、塔泥湖發(fā)現(xiàn)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樹。江蘇省邳州市境內邳蒼公路80華里水杉路,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長的水杉帶,被譽為“天下水杉第一路”,蔚為壯觀。
杉可是一個大家族,還擁有云杉、冷杉、黃杉等許多成員。我以為,它們是最為書卷氣的一類樹種,“文質彬彬”大約就是從“杉”來的。好比中國古代的士,為人剛直,而又文雅多禮。古老的杉與古老的士文化,可謂心心相印。
銀杉和水杉能“孑遺”在中國,這是司樹之神的一種眷顧,也是一種信托,一種警醒和鞭策。還是那句老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