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雕硯臺的石頭,從溪流里撿回來之后,先要放在烈日下曝曬,用硯石磨刀,再以刀雕硯。
那年寒假回臺灣時,我去二水拜訪了雕硯臺的師傅,雖沒買下多少硯臺,卻有了不少感悟。
雕硯師傅家的門口,堆了許多硯石,都是他從溪流里涉水挑選回來的,那些石塊表面看是灰色的,很難讓人相信,居然能夠刻出紫紅、暗綠和深黑色的硯臺。
師傅說,石頭運回來一定先要曝曬,因為許多石頭在溪流里漂亮,卻有難以覺察的裂縫,只有不斷地日曬雨淋之后才能顯現(xiàn),甚至自己就會崩裂。
師傅又說,未經(jīng)琢磨的石頭,因為表面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紋理,淋上水之后,比較會顯現(xiàn),但是水一干,又不見了。只有在切磨打光之后,才能完全而持久地呈現(xiàn)。他還說,其實這世上的每一塊石頭都很美,即使不適合做硯臺,也各有特色,耐人賞玩。
我特別要求他讓我自己試著刻一方硯。師傅掏出一把平頭的鑿刀,又遞給我一錘子。
我問如果這刀鋒鈍了怎么辦,他說就用硯石磨,因為好的硯石,質(zhì)細而堅,也是最好的磨刀石。
我小心地從磨墨的硯面雕起。師傅趕緊糾正:不管雕什么硯臺,都得先修底。底不平,上面不著力,根本沒有辦法雕得好。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想,硯石何嘗不像人,無論表面怎么拙陋,經(jīng)過琢磨,都會顯現(xiàn)美麗的紋理。當(dāng)然一方好硯,必須用石質(zhì)細膩、觸感好像肌膚、又堅實而耐磨的石頭制作。那石塊且須經(jīng)過嚴格的考驗,如同文質(zhì)彬彬、外表敦和而中心耿介的君子,經(jīng)過心志與肌膚的勞苦之后,才能承擔(dān)大任。
我也想:好的工作,就像好的硯石,不但成就了工作,也精益了工作者。當(dāng)然,最重要的是雕硯先修底。多么細致的花紋與藻飾,都要由那基礎(chǔ)的地方開始。
雖然修底的工作是最枯燥的!
摘自《生活報》2013年8月28日
【賞析】
一方硯石只有經(jīng)過打磨才能呈現(xiàn)出美麗的花紋,而打磨的第一步都是從“修底”開始的。硯底不平,再好的花紋都會因無處著力而雕琢不好。做人也是如此,不論一個人有多好的天賦,倘若不事先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那么以后也難以擁有更高的成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