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玲 龔宇 王又清
摘要:在多年的教輔編輯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典型的常見問題,特將其歸納總結(jié),為其他教輔編輯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教輔;常見問題一、封面、扉頁、目錄、版權(quán)頁中常見問題
由于教輔通常是成套出版,整套書的封面、扉頁、版權(quán)頁一般由一個美編統(tǒng)一設(shè)計,一個文字編輯審核文字以保持整套書的風格一致,每本書的責任編輯可能對此有些忽略。但美編設(shè)計時偏重于封面畫面的美感,注重于對讀者眼球的吸引,對封面、扉頁、版權(quán)頁上的一些版式的具體要求并不十分清楚,常常導致封面等缺乏作者或出版者信息。
封面的版式要求:封一上應刊登書名、著(編、譯)者名、出版者名;扉頁必須提供書名、著作責任者、出版者等信息;國內(nèi)出版的中文書刊應在封面,或扉頁、或封底、或版權(quán)頁上加注漢語拼音書名、刊名,但學術(shù)性的圖書最好不要將漢語拼音書名加注在封面上。封四上應刊登條形碼、定價、國際標準書號,還可同時刊登責任編輯、封面設(shè)計者、版式設(shè)計者、美術(shù)編輯名等項內(nèi)容;封面、扉頁上提供的圖書信息應與版權(quán)頁上的相一致。目錄超過兩頁(含兩頁)必須標注頁碼。這一點,在許多教輔圖書中都被忽略了。
二、正文中的科學性問題
作為教輔圖書,其中的知識性差錯是不允許出現(xiàn)的,這就要求編輯不僅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chǔ)知識,還要能把握交叉學科書稿的審讀。筆者曾看到一個有關(guān)補充維生素A的食物的習題,在習題解析中,書上赫然寫道:“胡蘿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故可通過食用胡蘿卜補充維生素A?!睆倪@一句話,就可看出該書作者或編輯缺乏基本的生物知識。中學生物中就學過,胡蘿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蘿卜素,攝入人體消化器官后,β-胡蘿卜素可以轉(zhuǎn)化成維生素A。由此可見,教輔編輯要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加強各方面的知識積累,要成為“雜家”。
三、文字常見問題
(一)因形似而出錯?!耙选迸c“己”:數(shù)學證明題中,常有“已知……求證……”,而原稿中也不乏將“已知”誤排為“己知”的錯誤。“1”與“l(fā)”:這兩個字符非常相似,前者是數(shù)字1,后者是英文l。許多稿件中將兩者誤排,元素符號是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來表示的,如果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區(qū)別,故“A1”應該改為“Al”?!皪~”與“茛”:前者是“崀山”的“崀”,后者是一種植物“毛茛”的“茛”。一點之差,常常從編輯眼皮下溜走。
(二)因字義、詞義不清而出錯?!胺帧迸c“份”:在“水分、成分、部分、分內(nèi)”中應當用“分”字;而“份額、年份、股份”中應當用“份”字。
“粘”與“黏”:書稿中常見將“黏”字誤排為“粘”。“粘”一般是作單音動詞,復音只用于“粘連”、“粘貼”;“黏”用于“黏合、黏液、黏稠、黏蟲、黏膜”。這兩字常常被混用而出錯。
“蟄”與“蜇”:書稿中常見將“蜇”字誤排為“蟄”。生物“海蜇”,或被蜜蜂“蜇”了一下,都應用“蜇”字。
“碳”與“炭”:在化學中,“碳”用于描述純物質(zhì)及元素;自然界的“碳”并不純凈,故“活性炭、炭化”等詞中用“炭”表示。
“畫”與“劃”:這兩字也?;煊?。“劃”的釋義有:劃分;劃撥;計劃。“畫”的釋義有:用筆或類似筆的東西做出圖形;畫成藝術(shù)品;用畫兒裝飾的。
“三”與“叁”:“三”是表示數(shù)目3的小寫,“叁”是表示數(shù)目3的大寫,但在表示化學鍵“三鍵”時,應用“三鍵”而不是“叁鍵”。
“氣化”與“汽化”:“氣化”一般是指煤經(jīng)過一系列變化成為氣體燃料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而“汽化”是指物質(zhì)由液態(tài)轉(zhuǎn)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是物理變化。
“配置”與“配制”:“配置”指“配備布置”,如“配置兵力”;“配制”指“把兩種以上的原料按一定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造”,如“配制一定質(zhì)量分數(shù)的溶液”中,用“配制”一詞。
“通信”與“通訊”:在“通訊網(wǎng)、通訊員、通訊社”中,應用“訊”字;但在“通信衛(wèi)星、手機通信、模擬通信、數(shù)字通信”中,應用“信”字。
四、序號、標點、表格中常見問題
一般情況下,理科教輔書稿中各層次序號依次為“一、1.(1)①”,如果層次太多,還可以在“一、1.”之間加上“(一)”,各級序號不能混亂。還要注意,有序號“一”,就必然有序號“二”,如果這一部分只有一個大章節(jié),沒有序號“二”出現(xiàn),前面標題中的序號“一”字就要刪去。
圖表中的項目與單位之間的分隔符要用“/”,不用( )。如下表:
“反應時間”與“min”之間要用“/” 分隔,而不能排為“反應時間(min)”,如果項目后是復合單位如“mol·L-1·min-1”,則在分隔符“/”后,要給復合單位加上括號。
對于表格,排版時應盡量將其排在同一面,如果一面排不下,可以排在下一面,在下一面的表格前要加上“續(xù)表”二字,如果兩面排不下,則要依次在“續(xù)表”中加上“續(xù)表1”、“續(xù)表2” ……每一個續(xù)表要加上表頭。
間隔號“· ”也常使用不當。如“一二八”事變,“一二九”運動,都不是正確表示。對于含有月日的專名,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應用間隔號“·”將表示月和日的數(shù)字隔開,涉及其他月份時,由于不會引起歧義,不用間隔號“·”。
教輔圖書中常見標點錯誤是冒號、分號的用法不當。書中的習題常常多處重疊使用冒號,如“……請回答以下問題:(1)寫出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這個例子中,冒號多重使用,不恰當。又如“……請回答以下問題:(1)溫度升高,電離常數(shù);(2)相同條件下,電離常數(shù)越大,表示該弱電解質(zhì)越易;(3)多元弱酸H3PO4的各級電離常數(shù)的大小關(guān)系是 ;因此,以第 步電離為主?!钡冢?)(2)小題用“;”結(jié)尾,此分號與第(3)小題中“。”并列,而第(3)小題中也出現(xiàn)了一個“;”,與其他符號級別混亂,應將第(3)小題中的“;”改為“,”。若類似習題的第(3)小題中出現(xiàn)“;”,且據(jù)上下文不宜修改,則應將第(1)(2)小題末尾的“;”改為“?!?。
五、數(shù)字用法常見問題
表示數(shù)值范圍時,前后兩個數(shù)值的附加符號或計量單位相同時,在不造成歧義的情況下,前一個數(shù)值的附加符號或計量單位可省略。如:0~8 ℃,100~200 g,這些表示是正確的。若會造成歧義,則不應省略。如“15%~30%”,不能寫為“15~30%”;“13萬元~52萬元”,不能寫為 “13~52萬元”;“1.5×105~6.8×105”,不能寫為“1.5~6.8×105”。
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并列連用表示概數(shù),應使用漢字,如“十二三歲”,不能寫為“12、3歲”;“四五十年代”不能寫為“40、50年代”。
六、排版問題
在化學稿件中,尤其是有機物的章節(jié),化學式繁雜,排版時常把一個物質(zhì)的化學式排亂了。
如:“CH3—CH—CH3”,工廠排版時可能由于前面內(nèi)容推版,導致此化學式誤排為 ■;或“■”,另半邊“—CH3”被排到下一行。這都是錯誤的。
以上只是筆者在多年教輔編輯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常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編輯面臨的問題是各種各樣、復雜多變的,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編輯注意和把握。編輯只有在自己所涉科目和臨近領(lǐng)域多研究、多思考、多積累,才能持續(xù)、穩(wěn)定、快速、優(yōu)質(zhì)地做好教輔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