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7版
2011年6月,再度創(chuàng)業(yè),做UGC的微視頻,韓坤是看到了國內智能手機和網絡的飛速進步。
他給出一組數據:2005年左右,全國每年的DV銷量只有五六十萬臺。而2013年,智能手機銷量就達到3.26億臺。人人做導演的成本大大降低。
百度發(fā)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趨勢報告》顯示,全國智能手機的普及率達到30%以上,也就是每10個人當中就有3個人在用智能手機。
網絡,也不再是從前需要撥號連接的時代。百度的這份報告顯示,目前Android(安卓)的日活躍用戶達到2.7億,他們平均有46%的時間通過WiFi聯(lián)網,23%的時間用3G聯(lián)網,而在線視頻流量的80%來自WiFi。
創(chuàng)業(yè)之初,韓坤本想不限視頻時間和大小,但很快就遇到了問題,國內的網絡按流量收費,1M一塊錢,三分鐘的視頻大約為88M,上傳一段視頻的成本接近百元,玩不起。
轉機來自他遇到谷歌眼鏡的瞬間:“眼鏡一出來我就買了,戴上以后一拍,啪,就上傳谷歌社區(qū)去了。我就好奇,弄來研究,每個上傳的視頻只能拍10秒,只有1M。”現(xiàn)在,秒拍限制了每個視頻10秒的時間,一段視頻只有4張照片的大小。
國內的微視頻平臺,也與此類似。
在技術環(huán)境準備好之后,美國微視頻行業(yè)的進展也給了國內創(chuàng)業(yè)者很大的勇氣。
2012年,頗受歡迎的圖片分享軟件Instagram被Facebook收購,隨后為其增加了視頻功能。同年10月,Twitter又收購了Vine,一家注冊用戶數千萬的視頻分享創(chuàng)業(yè)公司。
Instagram和Vine是國內短視頻應用的標桿,它們與大型社交平臺綁定的路徑,被中國互聯(lián)網界所效仿。2013年,YouTube創(chuàng)始人陳士俊推出玩拍,秒拍嫁接了新浪,騰訊推出微視,美圖秀秀也做出了美拍。
“錢”景不明
“從現(xiàn)在來看,都是在媒體和社區(qū)之間進行磨合?!碧K牧如此形容目前的微視頻平臺的方向。
在平臺“廣場”上,最受歡迎是主題活動、明星、搞笑、美女等板塊。
與早年的新浪微博相似,明星戰(zhàn)略是吸引用戶屢試不爽的辦法。
在美拍上,可以看到范冰冰在家敷面膜、王菲穿長裙跳舞的片段。
“明星隨便怎么拍,都有人看?!表n坤說。他隨手點開9月15日新浪首頁的兩個明星視頻:鄧紫棋的演唱會片段被觀看300多萬次,港星吳鎮(zhèn)宇拍兒子的背影,點擊率600多萬,2萬多條評論。
“明星的粉絲效應會迅速帶動用戶增長,但普通用戶的內容無人問津,就不再愿意生產內容。”蘇牧認為,一款產品的生命力,還是在于互動和社交中產生的樂趣和價值。
比起有靠山的大平臺來,小創(chuàng)業(yè)公司們的生存之道則是五花八門。
三年前創(chuàng)業(yè)的微拍,目前基本只鎖定一種內容:美女自拍。9月16日的點擊率排行榜上,男生視頻最高是8000,而女生的則是55萬。
創(chuàng)始人胡震生說,微拍的用戶是“女3男7”。也就是說,基本形成了女生拍、男生看的格局。
南方周末記者聯(lián)系到了這位點擊量55萬的微拍“第一紅人”桓若靈。她3年前開始玩微拍,在車展、游戲代言、演出等工作之余,拍下來存在手機里。去年發(fā)到“廣場”功能上后走紅,基本上一直占據點擊率榜首。
很快,她甚至做出了自己的抱枕、面膜等產品,開始出售。
與微拍類似,其它的微視頻創(chuàng)業(yè)型平臺也都在摸索著自己的風格。比如拍8,就定位在男女交友。
不過,他們都還沒能賺到錢。
騰訊微視團隊書面回復說,“微視在現(xiàn)階段屬于非營利性平臺級產品,但賬號自身可以有商業(yè)化操作”。
這種結合賬號的廣告模式,是公司與網絡紅人們合作,量身打造產品的短劇,從中收取費用。例如國美電器與糗事百科合作了紅包系列,航空公司與視頻達人合作,在8秒內帶用戶體驗航空公司服務、游覽澳洲美景。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蘇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