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安·薩勒米(Meriem Salmi),心理學家,北京奧運會法國代表團成員,與網球名將格羅斯讓等高水平運動員合作過。作為體育迷,她幾乎沒錯過本屆世界杯的任何一場比賽。巴西人慘敗給德國后的眼淚和沮喪,在她看來必須通過數周甚至數月的工作才能恢復。
FF 如何能讓蒂亞戈·席爾瓦等巴西球員不受任何損傷地走出那場失利?
MS 那場比賽遠遠超出一次失利,那是在世界上最重要的體育賽事中、在自己祖國人民面前崩塌,實在震撼心靈!每個人的性格、身份和在球隊里承擔的責任都不同,承受的傷痛也會不同。比如作為隊長和世界最佳后衛(wèi)的席爾瓦,他的感受肯定不會和一名年輕球員相同。
FF 席爾瓦會帶著傷痛回巴黎嗎?需要對他進行心理治療嗎?
MS 當然,這種治療是必須的,我們對待心理創(chuàng)傷一定要像對待身體創(chuàng)傷一樣。對于高水平運動員,人們過度專注于他們的身體傷病,往往忽視心理健康。很多人認為球員掙錢很多,生活條件優(yōu)越,認為他們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但金錢從來都不是抵御心理創(chuàng)傷的良藥。人們以為只需要說句“一切都會過去”、“想想其他事情”就能解決問題,心理學家經常被忽視。在某些情況下,拍拍球員的肩膀、安慰幾句是遠遠不夠的,球員必須在他們要經歷的幾個階段進行不同的治療。
FF 哪些階段?
MS 首先是精神打擊階段。球員并非總能意識到發(fā)生了什么,而這個階段的持續(xù)時間因人而異。然后是意識到現實以及造成的影響,除了球迷、媒體和對手,他們更要過自己這一關。所有高水平球員都對自己要求很高,比如戴維·路易斯,他戴著隊長袖標輸給德國后流著淚懇請人民原諒。蒂亞戈·席爾瓦在對智利的點球大戰(zhàn)中祈禱、流淚,想必大家也看到了。這就是情商,是體育運動的一部分,也是一種素質,無法用尺去衡量。
FF 這取決于球員個性、賽前準備,或者球隊承受的壓力嗎?
MS 不好說。他們需要給世界杯上的失利確定一個方向,理解球隊慘敗不該歸罪于某一個人。經歷了那樣的失敗后,球員要承受并接受已經發(fā)生的一切,因為大腦有記錄功能。球員們必須走過這些階段,否則就會成為雙重創(chuàng)傷的犧牲品——失利可以帶來恥辱感和負罪感。人們經常說,打擊和挫折會讓人變得更堅強,這是愚蠢的!打擊讓人疼痛,甚至會摧毀一個人的精神。事后獲得的幫助,才有可能讓他們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