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維賓
〔關鍵詞〕 班主任;自身素質(zhì);管理理念;班
干部;家訪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5—0039—01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做好班級管理的核心,是聯(lián)系各科任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也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特別是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教育改革已進入以加強德育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新階段。新時期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更需要班主任傾注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下面,筆者就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打好基本功,提高班主任自身綜合素質(zhì)
1. 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武裝自己,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還要熟悉所學專業(yè)的一切知識,真正做好“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工作。
2. 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強自身修養(yǎng),熱愛學生,做學生的楷模。這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給學生以示范,做學生的好榜樣。
3. 班主任應具備各種能力。具體包括:了解、研究學生的能力;以言動心的說服能力;形成班集體的組織能力;指導班級活動的能力;啟迪學生心靈,教育和管理相結合的能力等。
二、轉變班級管理理念,適應新時期新階段教育形勢
1. 教育目標上,新時期教育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能力為目的,推進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自我發(fā)展。
2. 管理方法上,與學生一味聽從教師安排,學生思維能力自始至終都在教育者事先確定的軌道上進行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所不同的是,新時期教育工作更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管理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設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圍,引導學生在被管理的過程中逐步學會自我管理。
3. 教育評價上,與傳統(tǒng)教育“唯師是從”所不同,新時期教育工作應重視以學生為主體,針對教育對象、起點、基礎的不同,教育需求與評價機制也應不同。新時期班主任教育工作更應關注的是教育對象的創(chuàng)造潛能是否得到發(fā)揮,人文精神是否得到確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到塑造。
三、選拔和培養(yǎng)一支優(yōu)秀的班干部隊伍
要建設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有一個得力的班級助手,這個助手就是班干部。班干部隊伍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班風的形成。因此,選拔班干部要以知識、能力、品行等多方面要求嚴格考核。在充分尊重大多數(shù)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真正選拔出一批工作能力強、吃苦耐勞、遵紀守法、以身作則的班干部來。班干部隊伍形成后,要盡量放手讓班干部去開展工作,要隨時觀察班干部的表現(xiàn),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給予他們工作方法的指導,對他們既要熱情鼓勵,又要嚴格要求。只有這樣上下齊心,才能共同建設好班級。
四、做好家訪工作,多與家長溝通
班主任作為學校全面負責班級教育工作的角色,處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中心,是聯(lián)合三方面教育力量和影響的核心。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是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終極目標和愿望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學生教好,使學生成才。為此,班主任必須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避免或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積極主動地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學生,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趨于一致。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如召開家長會、打電話、家訪、來校面談、網(wǎng)校聯(lián)系等。不管采用哪一種方式,不管學生有沒有犯錯,作為班主任首先得尊重家長,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tài)度與家長進行溝通,用誠心和愛心感化家長。事實表明,和學生家長交流應本著誠懇的態(tài)度,有服務的意識和理性認識,就一定能獲得比較好的效果,就一定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總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是一項持之以恒的工作。我們只要有一顆博大的愛心,真正做好學生的引路人,就無愧于我們的職業(y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