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
心懷壯志,自信滿滿
參加比賽的12名坦克乘員,均來自南京軍區(qū),他們中最年輕的22歲,平均年齡26歲,平時在部隊,他們都是個頂個的業(yè)務能手,經過半年多的專項訓練,他們駕駛、射擊技能嫻熟、穩(wěn)定,協(xié)同流暢、默契,與2013年坦克兩項冠軍俄羅斯隊成績相比,除了體能成績心里沒底外(比賽結果證明擔心是多余的),各項成績均好于俄羅斯。首次出國比賽,他們求勝心切,信心滿滿。
頻遇挫折,信心遞減
在前期磋商中,俄方承諾可以給中國代表團7天的適應性訓練時間。但從7月19日至8月4日比賽前,俄方只安排在一條水泥公路進行了2個半天的適應性訓練,其余時間均在營區(qū)里練練體能,操場跑跑步。俗話說的好,“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參賽隊員已經近1個月的時間沒有摸坦克了,技能和默契程度已有所生疏,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恢復到人與坦克的最佳結合嗎?參賽隊員心里直打鼓。
比賽前,國內外媒體一直在猜測俄羅斯使用什么型號坦克參加比賽。7月30日上午,俄羅斯代表隊駕駛著他們的座駕-T-7283M坦克首次亮相,盡管俄羅斯一直否認這個事實。發(fā)動機功率1130馬力,比96A坦克高出近50%。這款坦克到底怎么樣,隊員心里也沒底。
7月30下午,俄方安排所有參賽代表隊實車熟悉賽道,限速2擋跑1圈,只有十幾千米的時速,怕破壞比賽場地。新的比賽場地在老跑道上面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大石子,與在國內訓練時的道路完全不一樣,可以說這樣的賽道處處都是陷阱,并且慢慢跑和全速跑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參賽隊員心里很著急。
8月4日,第一天的比賽中,紅色的T-7283M坦克,以超過60千米時速在賽道上飛奔?!皝碇爸恢繲-72B快,但沒想到T-7283M有這么快,像轎車一樣”。面對這一幕,參賽隊員看的是驚心動魄,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俄羅斯的坦克超過中國坦克絕塵而去,滿臉無奈。
8月8日,比賽進入第二階段短程和競速賽。短程賽本來只需要在3千米的賽道上跑1圈半,臨時被競賽組委會增加為2圈半,對于發(fā)動機功率只有800馬力的96A坦克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參賽隊員剛剛積攢的一點信心,被無情的潑了一盆冷水。
裝備故障,提心吊膽
從比賽第一天中國坦克被撞導致履帶斷裂脫軌開始,參賽隊員的心里一直被裝備故障的陰影籠罩。第一階段單車賽因履帶斷裂和變速箱故障兩次換備用車完成比賽,第二階段短程賽三個車組均出現火控系統(tǒng)故障,被迫使用備用車。
在比賽的前兩個階段,由于比賽成績不理想,國內網上輿論壓力非常大,參賽隊員的壓力空前。比賽前,他們反復檢查車輛,唯恐遺漏;比賽場上小心翼翼,恐怕出錯:比賽結束后,他們細心保養(yǎng),對裝備呵護備至。“不到國外參加比賽,就不知道什么是責任”。比賽結束后的檢查保養(yǎng)車輛,平時1個小時可以完成,他們一干就是半天。自己車組的坦克檢查完畢后,他們就交換車輛檢查。每天,他們都是第一個到裝甲車場,最后一個離開裝甲車場。
據賽后統(tǒng)計,整個比賽期間,4輛參賽坦克發(fā)生各類故障20余次。為了確保坦克第二天能正常參加比賽,5名維修工連續(xù)2次通宵更換發(fā)動機。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大手術”,在國內5~10人需要2~3個工作日才能完成。
永不放棄,體能翻盤
前兩個階段結束后,中國代表隊總分排名第八,與第四名相差16分,形勢十分嚴峻。當參賽隊員還沉浸在前面比賽的反思之中時,面對只有理論上才能進軍第四階段接力賽的現實,領隊王向東旅長給參賽隊員鼓勁,“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要做出百分百的努力”。
參賽國隊員大多是斯拉夫民族,體格強悍,人高馬大,和他們相比,參賽隊員心里還真沒底。
“置于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只在一搏”,隊員們相互鼓勵加油。體能比賽時,代表團特意聯(lián)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協(xié)調在俄華人、留學生到現場助威。隊員輕裝上陣、士氣高漲,三個車組超常發(fā)揮,分獲第1、2、7名,總分第一。同時,中國代表隊前三階段以總分第三的成績進入第四階段接力賽。
體能賽絕地翻盤,讓參賽各國驚訝不已。幽默的安哥拉隊員稱之為“奇跡”,俄羅斯媒體稱呼我們的隊員為“不知疲倦的機器人”,由于語言不通,最簡單最直接的祝賀就是“豎起大拇指”。中國裝甲兵用不放棄的意志和頑強拼搏的行動,得到了應該擁有、但遲遲未能得到的贊賞。
“穩(wěn)”獲第三,稍有遺憾
第四階段接力賽,三組隊員要輪流駕駛坦克連續(xù)行駛36千米,賽道上的每個障礙物都要通過9次,并完成9次火炮行進間側向射擊和3次并列機槍射擊,這對坦克的可靠性和參賽隊員的技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接力賽怎么比?領隊王向東旅長說:“就三個字:穩(wěn)、準、快?!鼻懊娴谋荣悈①愱爢T就吃了“不夠穩(wěn)”的虧,“過障礙要穩(wěn),不要劇烈摔車;跟蹤目標要穩(wěn),不要丟失目標;心理要穩(wěn),不要急躁?!苯洑v了失敗的中國裝甲兵,迅速調整著自己的心態(tài)。
實踐證明,這個決策是十分正確的。在2013年排名第二、本次比賽打算“保二爭一”的哈薩克斯坦,一上場就猛沖猛跑,坦克劇烈震動導致火控系統(tǒng)出現無法修復的故障,只獲得了第四名。該國軍訓部副部長因此懊悔不已。
在如此復雜的條件下,中國裝甲兵取得了第三名的成績,實屬不易。他們回國后,對自己部隊的戰(zhàn)友說:“如果96A坦克功率再大一點,故障率再少一點,我們操作再穩(wěn)一點,我們還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拿到更多的獎牌。”
【專家點評】
本刊特約軍事專家劉蒙少將
日記看了,年輕人寫得很不錯,文字好,讀起來輕松愉快,看到我們新一代軍人很有文化。提高國際合作能力是發(fā)達國家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都在狠抓的問題,將來的軍事行動很多是需要多國合作的。然而,這方面的能力我們是需要提高的,這個能力的提高要靠實踐,有意識的努力。
在電視上看過一段此次坦克比賽的視頻,可以看出參賽坦克動力的差距很明顯,可靠性不算理想。這說明我國在裝備研制上應該按照實戰(zhàn)要求,更多地考慮多種嚴酷環(huán)境。
我?guī)胤N兵參加過多次國際比賽,官兵非常努力,我經常被他們深深地感動。與此同時,我認為我們也需要冷靜下來,客觀地總結一下出問題的原因,多思考影響比賽成績的一些客觀條件,在實戰(zhàn)中會不會出現?實際上,我們的一些訓練與實戰(zhàn)是脫節(jié)的。正所謂“比賽激情很高,而考慮實戰(zhàn)不夠”。
軍人應該經常思考在實戰(zhàn)中能不能打勝。部隊要想打勝仗,裝備、作戰(zhàn)思想、訓練、編制結構、士氣,缺一不可。
[編輯/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