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印度特派記者 鄒松
印度有一份不起眼但很有意義的兒童報紙,名叫《兒童之聲》。它由十幾歲的青少年編纂,聚焦底層兒童的生活?!秲和暋酚捎《确菭I利組織投資創(chuàng)辦,印地語印刷,主要在北印度發(fā)行,每份報紙僅售1盧比(約合0.1元人民幣),銷售所得用來改善街頭兒童的生存條件。報紙的報道重點是印度兒童權(quán)益的陰暗面,如兒童被迫害、吸毒、童婚以及非法童工等。該報記者大多接受過簡單的新聞培訓,能同貧苦的孩子深入交流進而寫出他們的故事。貧民窟的孩子們也很愿意投稿,即使只有一些補貼而沒有稿費,他們也很樂意寫自己,并把寫稿當作一件值得驕傲又充滿樂趣的工作。
印度有上千萬兒童住在貧民窟,他們在街頭打工,沒有接受過教育,且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戶口。僅新德里就有50萬童工,大多數(shù)童工都有毒癮并且酗酒。如實反映他們的境遇并引起人們的思考,成為《兒童之聲》的最大魅力與創(chuàng)刊目的。
赴美國特約記者 趙麗君
美國街頭有許多乞丐,他們并非全都窮得無家可歸,而是專業(yè)行乞者,有的專業(yè)乞丐甚至月收入過萬,房車都有。
不僅如此,“乞丐專家”還綜合自己的經(jīng)驗與數(shù)據(jù)分析,提煉出了一套行乞理論,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傳授高效安全的乞討技巧,例如:在市中心或地鐵出口乞討比購物中心強;相比富豪來說,中產(chǎn)階級更愿意給錢;春夏之際在車道邊乞討容易,因為許多人開著車窗;要流動作戰(zhàn),一個地方一個月只來一次;幽默耍寶能賺更多錢;乞討時說“請給我4毛錢”比說“給點錢吧”更容易讓人“就范”,等等。修習過這些“理論”的乞丐,在行乞過程中的成功率會提高。
赴牙買加特派記者 姜波
牙買加政府近日表示,將在接下來的6個月時間內(nèi)在牙買加所有學校推廣種植約5000株面包樹,用于推動國家的“學生饑餓掃除計劃”。牙買加教育部長稱,種植面包樹不僅可以為牙買加人民增加糧食和營養(yǎng)供應,同時也提升了國家食物安全。
面包樹生長在熱帶地區(qū),果實質(zhì)地類似面包,淀粉含量高、營養(yǎng)豐富。對許多貧困的非洲、加勒比國家居民來說,面粉、大米甚至土豆等都太貴,面包樹就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此外,面包樹的樹種適應力強,容易種植,不需要過多照料。種植一株面包樹僅需15美元(約合92元人民幣),3年后樹苗成熟,一個果實就可以滿足四口之家一頓飯所需的碳水化合物。
駐英國特約記者 楊揚
近年來,英國出現(xiàn)了一批尋寶人,他們在業(yè)余時間拿著金屬探測器掃描英國的大街小巷和荒野深山,找尋千百年來祖先散落的珍寶。目前,尋寶人的人數(shù)已上升至2萬。
尋寶所需的裝備很簡單——金屬探測器,而且價格也不貴,最頂級的也不過幾千英鎊(1英鎊約合10元人民幣)。相比成本來說,尋寶所得的收益是巨大的。雖然大多數(shù)人宣稱自己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重現(xiàn)失落歷史帶來的成就感與愉悅,但巨大收益恐怕仍是尋寶人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不過,尋寶人與盜墓賊不同,正牌尋寶人都持有執(zhí)照,不需要偷偷摸摸??陀^說來,尋寶人的確為發(fā)掘英國的歷史和文化資源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