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娟
在一家民俗館里,我又看到了柳條笸籮、羅和羅面掛,記憶一下子回到了遙遠的童年。
父親是柳匠。我小的時候,父親常常利用冬閑時間割回大量的柳條。春天一到,把柳條成捆地直立在小河溝里“生”起來,過不了多久,這傻傻的柳條就會歡歡喜喜地長出翠綠的柳芽。這時,父親把它們扛回家來,一家人一起剝柳條的皮。
因為下手要輕重適宜,因此大人負責用鐵夾子把柳條夾一下,“唰”地一聲,水分十足的外皮便綻開來,老人和孩子把皮剝下來,剝完皮的柳條白凈凈、濕淋淋的,滿溢著生命的汁液。
在太陽底下曬干,捆好,等到用時再噴上熱水,用厚麻袋捂一下,柳條仍然會充滿生命的妄想,變得柔韌起來。這時候,父親就會用麻繩把它們編制成簸箕、笸籮之類的物件。
父親不愛編笸籮,因為笸籮的用料多,費時費勁又不常用。但我們家大大小小的笸籮卻很多,有一個特別大的,父親說,它可以給小孩子當“船”。
那時村里修了很多梯田,又把河里的水用一些粗大的鐵管引到半山腰上,在那里開鑿了水渠,這樣,我家的后山就凌空飛架著一條小河。
清清爽爽的河水從大鐵管里洶涌著落下,離我家不到50米。夏天,媽媽常去洗衣服,孩子們就在水渠邊上玩。父親那時年輕,也很孩子氣,回家扛來他的大笸籮,讓僅僅5歲的我坐上去,3歲的弟弟哭鬧起來,父親也把他抱過來。小弟弟又白又胖,光著屁股只戴了一個紅兜肚,父親也把他放到笸籮里。
父親說:“船要出海嘍!”望著其他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我開心極了。弟弟雖然不懂這些,也覺得很新奇,兩只胖胖的小手兒不停地拍打著笸籮的邊沿。洗衣服的女人們揚著臉瞅我們笑,誰都不曾阻止。父親洋洋得意,他信心十足地用力一推,笸籮“嗖”地一下沖出去,順流而下,父親正為自己的奇思妙想哈哈大笑,不想船上沒有得力的水手,轉(zhuǎn)眼間我和弟弟失去了平衡,笸籮懶懶地翻了個身,我和弟弟被笸籮無情地扣在了水里。
母親嚇壞了,好在水不深,我和弟弟不過被灌了幾口水,并無大礙。
從此我們不得不承認,笸籮注定做不了船,它的使命就是盛放玉米、玉米面或是別的食物。
尤其是推磨的時候,離開笸籮幾乎就無法羅面。
鄉(xiāng)村的石磨大概是文明社會最后的石器,在東北,它幾乎占據(jù)了整個“外屋”。四根木樁支起做成圓形的木板,這叫磨盤,磨盤下面藏著壇壇罐罐,上面壓上兩扇石磨,這才是主角。
石磨分上扇和下扇,上扇有磨眼、磨臍,下扇只有一個磨軸,與上扇的磨臍兒套在一起。
下扇磨是固定的,轉(zhuǎn)動的是上扇磨,因此上扇磨的磨沿兒上被石匠等距離鑿了兩個圓孔,釘入兩根短短的木棍。
選一根帶彎的木頭,就著磨扇的圓形綁在兩根短木棍上,是謂磨桿。
母親把小毛驢套在磨桿上,把玉米倒在磨頂,小毛驢“噠噠”地走起來,堆成圓錐形的玉米順著磨眼兒往下流,流進轉(zhuǎn)動的磨芯,玉米便被磨開,漏到磨盤上。
母親忙著簸去糠皮,然后把推過一遍的半碎的玉米重新倒在磨頂上,磨眼里插入幾根枝條,這樣流入磨芯的玉米就會少些,同時磨芯里的東西就會被碾得更細碎些。
我的任務(wù)就是羅面,那時也就五六歲,倒也是個聽話的孩子。
羅面掛放到笸籮里,它很像一雙鐵軌,光滑細膩,是羅的跑道。母親把磨上的東西收在另外一個笸籮里,我每次盛上半羅,在羅面掛上“咣當咣當”地推拉,玉米面像霰雪一樣紛紛落下,上面,羅里的東西越來越清晰,終于變成了金黃的玉米 子。
母親繼續(xù)用簸箕簸,分揀出大小 子來。
我專心致志地抓住手里的羅,讓它沿著羅面掛有條不紊地前行,倘若推拉得快了,羅就會偏離,跌入笸籮里。這時,有些性急的母親就會大聲吆喝,手里如果沒有端著簸箕,就會用食指戳我的額頭,或是照著后背給上一巴掌。
母親有節(jié)奏地簸著簸箕,像是在投入地舞蹈,她還要看住驢,防它偷嘴。當然,我也逃不開母親的視線。不知為何,我對玉米面紛紛落下的場景很是著迷,常常趁母親不注意把羅舉起來用力搖晃,玉米面從天而降,飛到我的頭發(fā)上、眼睫上、臉上、衣服上……到處都蒙上了一層淡黃,覆了玉米粉的眼睫毛像蝴蝶的翅膀微微顫動,細小的顆粒紛紛揚揚載歌載舞——我忘記了一切,沉浸在粉妝玉砌的童話世界中……
日落西山,母親終于卸了驢,最初那一笸籮玉米粒變成了地上一堆糠皮,簸箕里不同型號的 子,笸籮里厚厚一層玉米面,以及滿世界飛舞著的面粉的塵埃。
母親細心地用面袋子、小笸籮把一切收拾好,我卻仍然舍不得離開笸籮,舍不得離開那小山一樣堆積起來的淡黃的玉米面,我努力抻長胳膊,在玉米面上畫貓貓狗狗,畫大頭人,畫想象的花朵。
母親此時已經(jīng)解開圍裙,先把自己渾身上下抽打一遍,再把我揪起來,手撫在我的頭上讓我像小小的陀螺那樣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同時用她的圍裙輕輕敲打,受驚的玉米面又飛舞起來,它們掙脫了我的眼睫,向上飛去。
此時夕陽擠進門來,照徹著那些細若光陰的塵?!?/p>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