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冬樓
摘要:師德建設是目前中國各級學校建設一個重點內(nèi)容,師德建設首先是建設安全和諧的的校園基礎,師德建設是培養(yǎng)合適的人才保障,同時也是國家對教師隊伍的基本素質要求,高職教師與學生之間最多的接觸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所以高職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自己的師德。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過程;師德建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6—0133—01
師德是教師應有的道德和行為規(guī)范,是全社會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青少年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楷模。目前教師隊伍中有部分不良份子,做出了有違教師基本道德的事情,不僅受到社會輿論和道德的譴責,更要受到法律的嚴格制裁。高職教師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特殊群體,工作中扮演著兩方面的角色,一方面是教書育人的教師,通過講授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有利于其對付以后工作崗位中的各種需求,勝任工作,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高職教師還要成為學生的心靈輔導教師,要在自己的為人方面要對學生做好示范作用,而且還要積極關心學生的成長,解答學生學生和生活中的很多困惑,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1提高高職教師師德的重要意義
1.1提高高職教師的師德素質是建設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
和諧社會的構成需要各種和諧關系,校園的和諧是社會主義和諧建設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和諧的校園關系是由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同學關系和和諧的教師同事關系組合而成。教師是和諧關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高職教師只有本身具有較好的師德素質,樂于奉獻,在教學中幫助學習,在同事關系中樂善好施,才能共同組建和諧的校園。
1.2師德建設是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很多人認為建設高素質的高職教師隊伍,主要是提高教師的學歷學位和高職稱的比例。只有以上“雙高”才能稱得上是高水平的師資結構,以后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好高水平的高職學校,然而,目前社會上出現(xiàn)的由于教師師德敗壞而影響整個群體聲譽的事情,缺失讓人痛心疾首。師德建設應該是凌駕于任何條件至上的首要條件,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首先是有高素質和師德的教師,不能有半點的疏忽和讓步。目前很多高職學院都意識到這點,很多方面都是師德評審的一票否決制,不論在專業(yè)方面有何成績,師德一項不達標,在評優(yōu)、職稱評定、崗位的評聘方面都會一票否決。
1.3師德建設是高職學校建設精神文明的主要內(nèi)容
作為教書育人的場所,高職學校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載體,國家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尤其是高職學生正處于學習和成長最關鍵的時候,老師的各種語言、行為都具有非常強烈的導向作用。目前外界社會復雜,各種不良甚至反動的思潮在校園中涌動,高職教師更應該加強道德建設,通過自己的導向作用來積極的影響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教師作為高職學校的主體,要站在社會主義精神聞名的至高點,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起到示范帶頭的作用,體現(xiàn)社會主義精神聞名建設,為社會主義精神聞名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2高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師德的表現(xiàn)
2.1教學理念的改變體現(xiàn)師德
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教育的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能夠長時間生存和發(fā)展的永恒而源源不斷動力。教師必須有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積極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推動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新時期對師德的要求。國家目前非常重視職業(yè)教育,高職教師要吃透國家的政策,要樹立職業(yè)教育的理念,尤其是職業(yè)教育要服務區(qū)域經(jīng)濟的重要內(nèi)涵。高職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把教學的內(nèi)容和學校所在的地區(qū)結合起來,尤其是區(qū)域產(chǎn)業(yè)中所需要的各類技能和相關素質。譬如在廣東地區(qū),高職教師要分析廣東經(jīng)濟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高職學校迎合廣東的經(jīng)濟建設,就需要大量的培養(yǎng)汽車、物流、旅游和會展相關的人才。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有相關的職業(yè)素質,高職教師就必須跟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中的實踐、實訓教學。
2.2設計教學情景體現(xiàn)師德
高職教師為了上好每一節(jié)課,就要做好對所講授課程仔細鉆研,上課之前要備好課。備課不僅要準備講授的內(nèi)容,還要考慮講授的環(huán)節(jié),講授的方法。把崗位能力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設計合理的教學情景,尤其要分析課程目標,積極與實際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結合,如在《國際貨運代理》的教學中,可以設計多個教學情景,如海運、陸上運輸、空運、多式聯(lián)運、貨代的風險和控制等等。在海運環(huán)節(jié)中,重點分解實際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要求。除此外,高職教學的授課形式和方法也值得探討。在授課過程中,還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了解學生,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率。突出所講課程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2.3積極參與高職課程建設體現(xiàn)師德
高職課程建設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高職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教育部明確表示高職的發(fā)展將從量到質的轉變,保證教學質量,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的重要的內(nèi)容。高職課程建設包括教材建設、精品共享課程建設、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改革、教師的相關社會的服務等等。由于課程建設的難度大,花費的時間較多,又一時難以見效。一些教師不愿真正花氣力進行課程建設,習慣于用現(xiàn)有的教材,買現(xiàn)有的課件,上課直接按照基本的講授方法,不注意學生的反映和接受程度。課程建設是高職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只有課程建設好,才能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效果和興趣。高職教師要有不畏難的思想,不能沿襲以前的教案和教學方法,停滯不前,要不斷的優(yōu)化自己的課程教學,把自己的某一門課程作為重點來抓,利用學校的精品共享課程平臺,努力把自己的課程做成省級甚至國家級別的共享精品課程。
2.4改變教學方法體現(xiàn)師德
改革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教師的職責。很多高職教師不愿意嘗試新的東西,還是停留在簡單的黑板加粉筆的時代。目前教學手段在變化,如多媒體的廣泛應用,教學方法也要隨著變化,簡單的講授方法早已經(jīng)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利用目前的科技手段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如課程可以多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的信息量,尤其很多學生不懂的東西,通過視頻和圖片,甚至動畫效果,在很短時間,學生不僅能夠理解,而且可以加深印象。在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個人成為課堂的主角的話,肯定是會唱獨角戲,沒有任何的互動,教師講課累死,而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沒有效果,新時代的高職的教學課題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課堂,教師要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如案例導入方法,講解案例,同學共同來討論,任務驅動方法,通過設計任務,分小組完成作業(yè),學生成為主題,教師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評判和檢驗等等。所以教學方法的開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高職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教學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其師德的體現(xiàn)。
2.5課堂外的關懷體現(xiàn)師德
高職學生在學校除了同學外,教師是接觸最多的群體。高職老師除上課時間之外要更多的與學生做朋友,與學生多交流,成為學生的親人,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高職學生本身的年齡較小,心理發(fā)展不平衡,在平時的為人和處事中,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消極心理,教師要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不良動向,主動關心他們,通過課下的談心,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積極的疏導,讓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目前通訊發(fā)達,教師除面對面的交流外,還可以利用很多其他的途徑對學生進行課外的輔導與關心,如用手機短信、微信、QQ群等等。
2.6不斷在職學習體現(xiàn)師德
隨著時代的變化,國家政策變化和外部經(jīng)濟條件的日新月異,作為教書育人的高職教師,不僅僅是簡單的教書,完成每年既定的教學任務,高職教師最重要的還是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一方面是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通過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教學中傳導,把自己學習新的東西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得到更大的提高,這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師德的重要體現(xiàn)。雖然高職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教師還是要抽出時間來提高自己,如在利用平時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學位,攻讀在職碩士或者博士,利用暑假的時間去實踐,尤其是到專業(yè)對口的單位去實習,通過頂崗的實踐工作來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不僅在理論,而且在實踐上都有較大的提高,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職業(yè)教育的雙師型專家。除此外,高職教師還可以考取一些相關的職業(yè)證書來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質,如高級物流師、國際商務師、一級建造師、律師資格等等。
3結束語
高職教師加強自己的師德的學習,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處處體現(xiàn)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僅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學生心目中留下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更要為中國職業(yè)教育不斷向前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陳彬.淺析高職院校專任教師教學過程中師德的體現(xiàn)[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830.
[2]胡絢.關于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師德建設的一些思考[J].新校園,2012,(13):88.
[3]洪紹青.如何培養(yǎng)高職教師的師德[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