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琳
廣播劇作為一種大眾化的藝術門類,具有一定的社會和群眾基礎,特別是隨著廣播改革的深入和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它的進一步發(fā)展繁榮得到了新的契機。如何在廣播深化改革的薪時期抓住廣播劇發(fā)展的新機遇,在強化企業(yè)作用的時期中占據市場的有利地位,找到一條使廣播劇能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健康之路,這是一個擺在人們面前非?,F(xiàn)實的問題。此文在眾多的廣播劇制作方中選擇以電臺的視角,將其作為廣播劇的制作主體,并以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為例,對廣播劇制作推廣進行分析。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十分關注廣播劇的發(fā)展,每年有自產廣播劇,對廣播劇大力推行。湖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廣播傳媒中心主任羅毅說:“廣播劇在主旋律的前提下,對接我們的人文,包括文化這一塊內涵的東西,我們全力的支持,包括資金的投入?!睆V播劇在湖南電臺將會迎來長足的發(fā)展。
一、廣播劇概況
(一)、廣播劇的特點
廣播劇在廣播文藝當中是一種頗具感染力的藝術品種,是供廣播電臺播送的戲劇作品,運用對白、獨白、唱詞等手法,以及充分運用音樂伴奏、音響效果以加強氣氛,并穿插必要的解說詞,以幫助聽眾了解劇中的情境和人物的動作狀態(tài)。
同時,廣播劇的生產周期短,制作成本較低,反映現(xiàn)實生活較快,貼近群眾,利于普及;而它通過廣播播出,覆蓋面廣,接收方式便利,幾乎不受任何舞臺、場地的限制。
(二)、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劇發(fā)展史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嘗試錄制廣播劇時間較早。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制作的第一部廣播劇是1953年由李習人編劇并執(zhí)導的《聶耳小傳》,播出后反映熱烈。但之后廣播劇的制作卻在湖南電臺里間斷了二十年。
70年代,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劇錄制開始進入實驗摸索的階段。1973年改編了一個廣播劇本《彩色的田野》,因演員問題而擱置。而從1979年,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劇生產的正式起步,嚴水為廣播劇編輯。在1980年,又增加了丁汕。到了1982年,廣播劇的編輯-、導演增加到四人,廣播劇的生產來到了春天。不僅廣播劇數(shù)量大幅度增加,題材新穎,形式風格多樣,而且質量也有顯著提高。從數(shù)量上看,1979年錄制廣播劇3部,1982年增加到29部;從形式上看,有單本劇、聯(lián)系廣播劇、小廣播??;從質量上看,每年都生產出有一定影響的劇目。在80年代,全國各省市電臺的廣播劇都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劇目交換也比較多。從1980年5月起,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在播出安排上,設置了《廣播劇》專欄。然而,廣播劇走到90年代,隨著彩色電視踏進千家萬戶,網絡平臺逐步滲透進日常生活,廣播慢慢的走入低谷,連帶著廣播劇也被人們忽視了。在這將近10年的時間里,廣播的技術雖然依舊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潮流,但聽眾卻被分散了。
而進入新世紀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生活的安穩(wěn)讓人們有更多的精力來關注娛樂,所以廣播重新被人們記起,最先引起關注的是各臺的音樂節(jié)目,廣播劇依舊在沉寂著。大多數(shù)的廣播劇為短劇,一般在4-8集左右,同時它們的播出時段不固定,選材也沒有真正為聽眾而選,大多是參與評獎的產物。直到去年的11月,一部近10年來湖南首部大型原創(chuàng)廣播劇《長沙!長沙!》在湖南金鷹955電臺發(fā)聲,從11月9日開播,至12月10播完最后一期,引發(fā)了各界的關注,于是,這已被冷落許久的文藝形式才重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
(三)、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中的節(jié)目分配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下共有8個頻道,分別是:湖南交通頻道、893汽車音樂電臺、金鷹955、湖南新聞頻道、湖南文藝頻道(青春975)、湖南經濟頻道、NEWS938瀟湘之聲、湖南旅游頻道。共有五大節(jié)目體系,分別是:交通應急、平安愛心、快樂車族、新聞資訊、青春動感。創(chuàng)出全臺打通播出四大品牌節(jié)目,分別是:《路況信息》、《幫幫您熱線》、《我的3D家園》、《全省新聞聯(lián)播》。同時,媒體價值洼地效應已然形成后,建立起了三大主體活動,分別是:芒果Radio祥和中國節(jié)、芒果Radio愛心中國、芒果Radio校園系列活動。
湖南電臺打造的節(jié)目里,顯然廣播劇并沒有單獨成為一個系列,而僅僅是穿插在各個頻率中,成為各大節(jié)目體系的一部分,這是毫不令人意外的結果,這是湖南電臺追求經濟效益下的必然結果,這也是由于制作方式、市場運行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結果,而要改變這種境況,還需要全方位的改變廣播劇的生產模式。
二、廣播劇在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的現(xiàn)狀
(一)、廣播劇在各頻道中的播出比率,播出時段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推出的節(jié)目中,廣播劇所占比例不多,在常規(guī)節(jié)目中只有7檔,在長沙市收聽率最高的兩個頻率,湖南交通頻道和893汽車音樂電臺是沒有一檔廣播劇的節(jié)目的,具體來說,是沒有一檔關于故事類的節(jié)目,這是聽眾的選擇,這說明了當下的湖南廣播劇沒有得到廣大聽眾的認可。
同時,在屬于故事類的7檔節(jié)目中,播出時間分別有13:00-14:00、19:00-20:00、22:00-24:00,還包括多時段播出的。上述的3個時間段在廣播的收聽區(qū)間中多不算是收聽率高的區(qū)間,特別是13:00-14:00這個時間段,更是全天收聽的谷底。而所謂的多時段播出,便是沒有固定時間,通常在節(jié)目與節(jié)目中穿插著播放5-10分鐘,在這樣短的時間里,基本上就是由當天的主播讀溫情小故事。
另外根據統(tǒng)計,湖南人民廣播電臺8個頻道在2012年總共推出節(jié)目198檔,其中包括84檔直播節(jié)目和114檔常規(guī)節(jié)目,在84檔直播節(jié)目中,廣播劇只有5檔,在這其中還有2檔節(jié)目為相同節(jié)目的重新播送,其余大多數(shù)為新聞節(jié)目與主題活動的直播。
同時由于受到洼地效應的導向,廣播劇節(jié)目與其他音樂、道路情況等節(jié)目在電臺節(jié)目中所占的比例也有十分大的差距。廣播劇的市場份額排在所有欄目的最末位,這雖然表明廣播劇在生存的邊緣掙扎,但我們應該看到,未來廣播劇有更多的可能,特別是經過去年廣播劇《長沙!長沙!》的熱烈反應,將會使得廣播劇在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二)、廣播劇的主要題材
在20世紀,從劇目的題材和主題思想上看,大致可分為四類: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有《湘南暴動》、《梅蘭芳三絕酒井》等;反映黨的大好形勢的有《書記推磨》、《楊書記吃湯圓》等;歌頌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有《清明雨》、《心中的彩虹》等;屬于歷史故事和其他題材的有《囚室拜相》、《河伯娶婦》等。這些劇目中,既有正劇、悲劇,也有戲劇、悲喜劇。
在21世紀,隨著社會發(fā)展的進程,廣播劇也有了一定的改變:有反應時代變遷的,如《長沙!長沙!》等;有歌頌時代楷模的,如《美麗的紅豆杉》、《夫妻村官》等;有改編自諜戰(zhàn)小說、官場小說的非原創(chuàng)制作,如《青瓷》、《暗戰(zhàn)》等;而在車載廣播中最熱門的有長沙本土小品廣播《奇志大兵》等。但總的來說,依然是圍繞祖國的主旋律來進行創(chuàng)作。
(三)、廣播劇在市場中占的份額
根據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統(tǒng)計,有關廣播劇的7檔常規(guī)節(jié)目與5檔直播節(jié)目,其收聽率的表現(xiàn)是十分平穩(wěn)的。但是,在7檔常規(guī)廣播劇節(jié)目中,所播放的廣播劇都不是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原創(chuàng)劇,大多為廣播小品和改編劇。所以這暴露出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當下最大的缺陷在于原創(chuàng)作品太少,而且作品內容不貼合人民的興趣,同時大部分都為為評獎而創(chuàng)作的單劇本(上下集),系列?。?0集以上)基本沒有。然而在直播節(jié)目中的廣播劇《長沙!長沙!》卻在這一片慘淡中叫醒了聽眾的耳朵,并在同時段節(jié)目中位居第三。這是一個在2013年大力發(fā)展、擴大投資廣播劇的一個契機,趁著這股勢頭,在今年推出更多的原創(chuàng)劇。
三、廣播劇在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發(fā)展困境分析
(一)、制作上的困境
1、關注獲獎,題材單一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在廣播劇創(chuàng)作上,題材長期為愛國主義、歌頌黨的成績、人民美好心靈以及一些歷史題材,如此偏愛主旋律題材當然是應該肯定的,但每年由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制作出的廣播劇無一避免的送去參與評獎,這就使得一些主旋律的選題明顯是為了沖擊政府獎或“五個一工程”而去,把獲獎當做最終目的和衡量劇目水平的標準。這也使得廣播劇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生產實際時,頻繁改編勞動模范等的優(yōu)秀事跡、重大事件的重現(xiàn)或是“紅色題材”,使主旋律廣播劇在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越走越窄,也令作品缺少聽眾所需要的新鮮感。而且,當作品為了主旋律而主旋律,導致創(chuàng)作時用力過猛或意識太強,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要“三性統(tǒng)一”的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當中,過度重視思想性的體現(xiàn),將展現(xiàn)主旋律變成了向聽眾說教,使作品的藝術性失了分寸,當然無法吸引聽眾,特別是在突出個性化,重視娛樂性當下,這樣的創(chuàng)作顯然沒有緊隨時代前進的潮流,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由此,對獲獎的關注使其丟失了市場的方向,單一的題材脫離了聽眾的需要。
2、制作人員匱乏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現(xiàn)存的廣播劇制作人員只有兩名,而且都在即將退休的年齡。同時由于在各大高校所設的專業(yè)中也沒有對廣播劇這個專業(yè)進行單獨的分類,不能讓學生對其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也就導致在工作選擇中,多數(shù)年輕人都活躍在新聞和綜藝這兩方面,廣播劇這一塊沒有對口的人才。而對于湖南人民廣播電臺要求現(xiàn)任的老一輩創(chuàng)作人員對新人進行培養(yǎng)和引領的措施,具體實施上卻是一漫長的過程中,由于當下廣播劇在湖南地區(qū)還沒有好的收益,所以許多人在中途放棄,如今在湖南人民廣播電臺里面還未見獨當一面的年輕廣播劇創(chuàng)作者。而另一方面,在當前的湖南,廣播劇還沒有引起大眾廣泛的注意,理論研究也仍有欠缺,所以有影響的劇作家很少編寫廣播劇,這就對于廣播劇的制作有了很大的限制。
3、資金短缺,營銷手段不積極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現(xiàn)下對于廣播劇的資金投入遠遠低于其他節(jié)目,同時,也沒有引入外來資本,所以導致了廣播劇精品少、制作粗糙,有些時候甚至無法完成制作,這也是造成湖南廣播劇日漸式微的重要原因。而由于其資金投入不夠,同時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對廣播劇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生產鏈條,而是將其作為一個二線節(jié)目,甚至是三線節(jié)目在運作。
所以一方面,電臺等其他媒介沒有對廣播劇進行普及介紹,導致聽眾對于廣播劇的認識仍舊處于懵懂的狀態(tài),沒有對廣播劇有全面的認識,相對于其他廣播文藝作品仍是比較陌生的;另一方面,湖南人民廣播電臺對于廣播劇的播出也并未進行有力的介紹宣傳,只有極為簡短的預告,導致聽眾對于廣播劇的播出大多處于一種未知的狀態(tài),不知道廣播劇什么時候播,也不了解廣播劇播什么。同時在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也沒有利用除了電臺的其他媒介平臺對廣播劇進行任何的宣傳,在自有的芒果廣播網中點播廣播劇并沒有出現(xiàn)在首頁上,而在各大頻道的網站中,點播廣播劇這一欄目的通道也被阻止了。
(二)、市場上的困境
1、市場不完善
廣播劇的制作成本雖低,但在湖南沒有完善的市場給其平臺讓其發(fā)展。首先它沒有一個成型的交易平臺,大多數(shù)電臺都處于自產自銷的狀態(tài),沒有實現(xiàn)資源共享,沒有達到市場化的必然需求,導致廣播劇的劇本受到了局限,也無法對廣播劇提供一個資金引入的機會;其次廣播劇的制作與播出沒有形成一種規(guī)范,在這個系統(tǒng)中需要編劇、導演,又需要制作、銷售、播出,從前端到終端原本應該是構成一個完整的生產鏈條,但是由于電臺的忽視,沒有組織好創(chuàng)意策劃,導致在播放廣播劇之前的環(huán)節(jié)松散,沒有緊密組織在一起,致使播送的廣播劇出現(xiàn)質量不高、宣傳不夠的情形。
2、各類媒體的競爭
當下正處于媒體競爭激烈的時代,電視的成熟發(fā)展,使得大量的電視劇成為人民閑暇時觀看的主流,雖然制作廣播劇的成本低于電視劇的制作費用,但是廣播劇的利潤與電視劇的利潤相差太遠,以2013湖南影視制作費用為例,一集電視劇劇本的售價為5-8萬,而廣播劇一集只有2000-3000元,而一部電視劇普遍都有30-50集,而廣播劇則一般不超過20集,甚至只有幾幕,這加劇了廣播劇無人制作的現(xiàn)狀。同時網絡的迅速普及,各種類型的廣播劇現(xiàn)在也在蓬勃發(fā)展,特別是改編小說的廣播劇已經在網絡上站穩(wěn)了腳跟,聽眾能夠選擇的廣播劇種類繁多,制作精美,并且可以通過各大網站聽取這類廣播劇,甚至在配音人員的方面已經形成明星效應。但是湖南電臺的網站中只有極少的3部廣播劇能夠進行點播,這無疑成為了一種缺陷。同時在手機改變人們生活的時代,湖南人民廣播電臺也沒有利用手機的平臺對廣播劇進行推廣,在電視臺、網絡等逐漸成為手機內容提供商時,通過制作電視劇、小說、有聲讀物等方面為手機提供內容,利用手機這個平臺來推廣產品,而湖南的廣播劇還沒有加入到這個體系中。同時在移動交通工具中,移動電視也來和廣播分一杯羹,加劇了媒體競爭。
四、廣播劇發(fā)展的建議
(一)、對廣播劇自身制作方面
1、注重內容的創(chuàng)新,貼近聽眾心理
廣播劇的表現(xiàn)手段和方式雖然很獨特,但與電視劇比起來,確實有其弱勢的方面,因此,廣播劇的表現(xiàn)內容一定要和它的表現(xiàn)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廣播劇在選取題材內容方面的最大優(yōu)勢是與社會現(xiàn)實的接近性,與聽眾生活的貼近性,對社會生活視角審視的多樣性等,這些都是使廣播劇能夠被廣大聽眾接受,走向市場的重要基礎。
同時,可以加入地方的語言特色,強化自身的地域特色,讓廣播劇的內容更接近聽眾的生活,在關注豐富多彩的社會現(xiàn)象、社會生活、民生百態(tài)中,使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生活的沃土之中。廣播的核心不僅在于其聽眾數(shù)量的多少(即聽眾規(guī)模),還關乎他們是什么樣的聽眾(即聽眾特征)。近幾年,廣播聽眾規(guī)模迅速擴大,聽眾結構也悄然變化,由于現(xiàn)代收聽工具的多樣化,特別是汽車、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中青年聽眾逐步成為主要的收聽群體,于是怎樣的故事能夠留住這類觀眾是勢必要認真思考的,若是再播以前的革命故事或是勞模先進事跡改編等如此題材的故事,這類聽眾便很難找到共鳴。
2、形式多樣化
廣播劇同時要向其他廣播節(jié)目樣式中汲取許多有益的東西,比如說廣播節(jié)目中的新聞節(jié)目、談話類節(jié)目、故事類節(jié)目、評書類節(jié)目中的內容特色、語言特色、講述特色、表達特色等,都可以為其提供豐富的營養(yǎng),提供非常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所以,多多采用故事廣播、個人劇等多種形式來制作廣播劇,使其發(fā)展擁有更多的可能。而且,也可將新聞故事、娛樂節(jié)目等利用情景劇、欄目劇、娛樂劇等形式或制作或直播等方式找到新的切入點。
同時,自微博盛行后,微電影等也成功進入了市場,而在廣播劇中,微廣播劇的也逐漸抬頭。由于聽眾不可能拿著手機聽上半個小時,因此短小快節(jié)奏的微廣播劇就是最好的選擇。一集十幾分鐘,聽眾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完整欣賞一部廣播劇,這使得廣播劇形式更加靈活。比如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首創(chuàng)主辦、中國廣播劇研究會聯(lián)合主辦、浙江交通之聲策劃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微廣播劇大賽于2013年舉辦,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在第一屆當中,據統(tǒng)計,從首部參賽作品上傳至微博開始,到轉發(fā)量統(tǒng)計數(shù)據截止日,18天里,單部作品最高轉發(fā)量6434次,平均轉發(fā)量2137次,全部參賽作品的微博轉發(fā)量合計為20.3萬次,而在結束評選后,有42部獲獎作品在國家各家電臺進行展播。而且由于微廣播劇的內容簡短,制作簡單等特點,其素材的選擇將更加貼近生活,重視身邊的小事,容易朝著個人化的方式去發(fā)展,就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來加入,也讓廣播劇能進一步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3、加強廣播劇創(chuàng)作隊伍的建設
首先確保創(chuàng)作隊伍的專業(yè)化,加大培養(yǎng)力度,采用激勵機制,使得半路出家的創(chuàng)作人員早日獨當一面;其次在營銷隊伍上,立足于培養(yǎng)和引進相結合,盡快建立起一支適應廣播劇產業(yè)發(fā)展要求的營銷隊伍。同時,在臺里面多組織一些培訓班、研討會,邀請省內外一些知名專家,講授廣播劇創(chuàng)作,促使廣播劇工作者能更新理念、開闊視野、提高水平。而且,也可組織廣播劇工作人員走出湖南臺,到各個省臺廣泛學習,積極吸納,切實提高創(chuàng)作、生產、營銷能力。
4、加大資金投入
廣播劇的發(fā)展當然不能只靠電臺的資金維持,它也需要積極鼓勵社會資金的進入。電視劇生產能夠出現(xiàn)今天繁榮的局面,與社會力量進入該領域、大量的民營電視劇制作公司的出現(xiàn)不無關系,也正是這種力量才推動了電視劇市場走向成熟。廣播劇的社會力量、社會資金的進入還剛剛起步,因此,要從兩方面引導,一是政策的鼓勵,行政部門應該支持社會上的資金投入到廣播劇的生產中;二是廣播劇的生產要對投資者產生較強的吸引力,能夠從生產中得到一定的回報,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遵循市場規(guī)律,加快建立廣播劇多元投資體制步伐,調整資金投入構成比例,積極吸納業(yè)外資本、預付資金投入,要逐步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創(chuàng)作生產新模式。
(二)、廣播劇市場推廣方面
1、著力打造品牌建設,采用積極的營銷方法
任何一個節(jié)目要想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必須確立自己的品牌效應。所以廣播劇在走向市場的過程中,要注重自身的品牌建設,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精心策劃和打造,確立一批有影響的廣播劇品牌,已達到在聽眾中產生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比如說可以利用明星效應來增加聽眾的關注度,打開知名度等,或者是打造具有鮮明“瀟湘風格”的精品力作,打造瀟湘廣播的名片,以最獨具特色的瀟湘文化作為依托,在題材的規(guī)劃引導和藝術創(chuàng)新上做文章。
同時,在走向市場的道路上離不開營銷,而營銷模式的確立要符合所銷售藝術品種的自身特點。目前廣播劇的市場之路才剛剛開始,其營銷模式要創(chuàng)新,可以是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又要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獨特方式。比如,利用電視劇的營銷模式,各個電臺在廣播劇的生產制作、節(jié)目播出等方面加大合作的可能性,也可以運用節(jié)目交換、貼片廣告方式來實現(xiàn)各臺的雙贏,科學的進行成本核算,同時可以大力利用中國廣播劇研究會這個平臺。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網絡的號召力,制作更多的節(jié)目版塊、打造更完善的交流平臺,來聚集更多的聽眾。具體來說,在播出手法上可以組合播出,即調頻和網絡同時播出,也可以組織一系列公益活動,在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現(xiàn)有的節(jié)目體系中,穿插廣播劇的宣傳;在播出后,要完善廣播劇周邊產品,利用網絡征集海報,征集劇本,與聽眾群形成了良性的互動,增加聽眾問的傳播效應,同時也可推出主題曲等。
而在營銷中也需要注意適應聽眾市場的細分化,收聽需求的細分化趨勢,電臺頻率的專業(yè)化、類型化發(fā)展趨勢日益明顯。文藝故事也已經潛移默化的進入了廣播節(jié)目中,只要做到定位明確、特色明顯,廣播劇的發(fā)展一定扶搖直上,如合肥電臺故事廣播2005年3月27日開播,2006年12月3日,故事廣播成功分頻,傾力推出1170小說暢聽頻率,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呼號、統(tǒng)一品牌、兩個頻率、兩套節(jié)目的全新運作模式:988頻率立足合肥、輻射周邊,內容豐富、音質優(yōu)越;1170中波發(fā)射、覆蓋全省、精彩小說、無限暢聽。同時據央視索福瑞、廣州賽立信兩大權威媒介調查公司調查,合肥電臺故事廣播在合肥上空所有廣播媒體中平均收聽率第一,市場份額占有率第一,中國故事第一臺——合肥電臺故事廣播的成功運作,帶給電臺的廣播劇制作一份鼓勵,一份信心,更是對廣播劇發(fā)展借鑒的榜樣。
2、廣播劇播出日?;?/p>
由于周播節(jié)目對廣播而言,無論是市場占有率還是經營方面,意義都不大,所以廣播劇必須要做成日播節(jié)目,才會有影響力。首先可以采取設置專項欄目的方式,使其在每日固定的時間播出廣播劇,在初期,為了帶動起聽眾的興趣,并且避免大型廣播劇參與人數(shù)眾多、費用較高、錄制時間較長等一系列的制作情況,解決這種制作情況不適合每天播出的廣播劇欄目問題,可以采取播放微廣播劇等短小輕松的劇種,精簡人員,縮短制作時間。
而在積累一定的聽眾和劇本之后,便可設置專門的故事頻道,定期播放大型的廣播劇,同時也可以制作類似肥皂劇的節(jié)目,由頻率主持人編劇并演播,雖是連續(xù)劇,但每期又可以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內容比較輕松,也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如此聽眾的接受度也就變大了。當人們一步一步習慣廣播劇的存在,當人們對廣播劇的認識已經由興趣變?yōu)槿粘A晳T般平常的事,那么聽廣播劇便能與聽音樂一樣,成為人們生活娛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隨著技術的進步,對于聽眾來說,廣播可謂是“無處不在”,伴隨性、移動性、即時性是廣播的特點,也是廣播的優(yōu)勢,所以在行走時聽廣播將會是一種趨勢。而人們既然能在行走時聽音樂,那也可以培養(yǎng)人們在行走時聽故事。比如手機技術的巨大發(fā)展給廣播劇帶來的新趨勢,在市面上已經有許多關于聽書、聽廣播的手機軟件,方便聽眾選擇和收聽。讓在新媒體快速發(fā)展對傳統(tǒng)媒體形成猛烈沖擊的背景下,有著輝煌歷史但一度被邊緣化淪為“弱勢媒體”的廣播劇也正在逆市上揚,走向復興之路。而這也正是由于廣播本身作為唯一的“非視覺”的“移動”媒體,靈活、包容、神秘,注定不會被取代。而作為廣播的代表廣播劇也定會隨著這樣的大趨勢不斷向前邁進。
3、建立和完善廣播劇的市場機制
廣播劇市場化模式,可以參照電視劇制作的市場,在電臺里采用制片人制的方式,實行制片人競聘投標、風險抵押和盈虧獎懲制度。制片人既是經營者又是管理者,對影視劇生產、制作和營銷全面負責,以公司化的管理來研究創(chuàng)作,以制播分離的方式供電臺的各頻率播出;也可以成立廣播藝術公司,例如黑龍江廣播藝術中心,它們每年為兄弟電臺制作的廣播劇多達一百多部集,每年生產出廣播劇2000余部(集),廣播長書節(jié)目8000余小時,它的成功,使得廣播劇的發(fā)展充滿希望。
同時也可鼓勵社會上的私營傳媒公司來制作廣播劇,面向社會征集劇本,可以合作,也可以獨立制作,營造一定的市場競爭空間,當這種方式深人運行后,便可以成立一個廣播劇交易會,定期舉行,給廣播劇的交易提供更多的方便。例如遼寧臺與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兩個銷售平臺,這是中國廣播局研究會在全國電臺開設廣播劇交易窗口,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為大家提供劇目的交易平臺,推進廣播劇市場化進程,打造中國廣播劇第一交易門戶。在網上各臺可以發(fā)布廣播劇市場的供求信息、進行產品推介。以便買方能及時、全面、便捷地掌握全國廣播劇產品的制作情況,賣方能夠及時了解市場對廣播劇產品的需求動向。雖然仍在初步階段,確是給了廣播劇發(fā)展提供了更好的發(fā)展空間。
(三)、廣播劇發(fā)展新模式——全媒體營銷模式
在電臺中,正常播出廣播劇,繼續(xù)推行廣播劇的日?;?,大力發(fā)展故事電臺,讓廣播劇重新走人人們的生活。在故事電臺中,可以舉辦廣播劇劇本大賽和廣播劇配音大賽,或者直接舉辦廣播劇大賽,播送廣播劇愛好者的制作,讓聽眾投票等等方式,增加聽眾的參與度。
在電視中,湖南當下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電視網絡,人們可以在電視上收聽廣播,甚至也出現(xiàn)了可視廣播。所以,可以在電視的平臺上播放錄制廣播劇、廣播劇比賽的視頻等,對廣播劇進行宣傳。
在網絡中,湖南電臺在已有的‘‘芒果廣播網”的網站平臺上增添廣播劇點播的內容,使得更多的人能夠聽到湖南的廣播劇。同時,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網絡交易平臺,專門交易廣播劇劇本和音樂,為廣播劇提供一個自由交易平臺,打造一個廣播劇市場,這樣既能夠接收更多好的劇本,也利于廣播劇的交流。而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網絡這個大平臺,如微博等方式來舉行相關比賽,搜集好的劇本、網羅好的人才的同時,也向大眾宣傳廣播劇,聚集廣播劇的興趣愛好者。
在手機中,由于當下手機的智能化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在這樣的趨勢下開發(fā)廣播劇手機軟件,將會使廣播劇脫離車載的限制,人們走在路上或是休閑運動等等時間都可以收聽廣播劇,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使聽廣播劇成為像聽音樂一樣普遍的娛樂活動。雖然現(xiàn)在市面上已經有了許多的“聽書”軟件,但它們普遍都是機械的讀出文字,沒有連貫的語氣,也沒有生動的音調,同時選擇的作品太少,正遭遇著門可羅雀的現(xiàn)狀。所以開發(fā)一個全新的收聽廣播劇的手機軟件,既可以點播湖南電臺制作的所有廣播劇,也可以及時獲得關于廣播劇的各種訊息;同時,讓更多的廣播劇愛好者可以在軟件中錄制并上傳自己的作品,或是通過手機網絡與他人共同創(chuàng)作廣播劇,為喜歡的劇本配音,并相互點評,加深軟件中的互動行為,使得軟件真正貼合聽眾的需要。這是充分利用手機這個移動載體的最好方式,并將有可能成為廣播劇一個新的贏利點。
五、結語
廣播劇是廣播獨有的藝術,目前廣播劇的創(chuàng)作、錄制和播出越來越受到各地廣播臺的重視,也越來越受到廣大聽眾的關注。為了讓廣播劇能夠不負聽眾的期待、緊貼市場的需求、跟隨市場的步伐、在市場競爭中屹立不倒、制作出精品,需要從經營模式上復合型融合、需要與市場需求融合、需要與藝術與新技術融合。所以,更加需要對新一代廣播劇復合型人才進行培養(yǎng),要因地制宜、重新定位,對準市場發(fā)揮廣播劇欣賞性、藝術性的優(yōu)勢。以科技為基礎,以互動為前提,以貼近為目的的新交流方式將會擴大受眾規(guī)模,提高影響力,增加經濟收益,打造出廣播劇在市場發(fā)展中的新道路。
(責任編輯:翁婷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