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引循
孫中山講過一句話:“我中國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飲食之道之進(jìn)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钡拇_,中國人在飲食方面的研究是外國人難以企及的。僅就煮飯煮粥而言,就有很大學(xué)問。煮飯煮粥,本是每一個家庭必須面對的工作,不少人會說,這誰不會???米多加點水煮出來的就是粥,少加點水煮出來的就是飯。難道真這么簡單嗎?讀讀《老老恒言》,就會發(fā)現(xiàn)這里面的學(xué)問還真不少。
首先是用什么米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主張煮飯用陳米,認(rèn)為新米老人吃了容易引發(fā)舊病?!独侠虾阊浴氛J(rèn)為新米對胃氣虛弱的老人確實不如陳米好消化,但新米滋潤、香氣怡人,所以也不妨酌情食之。如將新米稍微炒一下,吃起來會更有助于消化,并具有開胃的作用。有一種香稻米,炒后香氣反而會減弱,可直接用來煮飯,煮的時間長一些更香。還有一種被稱為“老年之供”的特制米,這種米必須用水浸泡,然后使之結(jié)冰,并自然風(fēng)干,這種米煮飯會很松軟,特別適合脾胃不調(diào)的老年人。煮粥宜用新米,新米香甜暖胃,樂天詩云“粥美嘗新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是用什么樣的火?!独侠虾阊浴犯嬖V我們,凡是用新米煮飯都要用大火煮,等開鍋了就可以吃了;凡是陳米和炒米都要用小火煮,煮熟后等一會兒,等濕氣收斂了,米飯便開始發(fā)松,這時候里面也熟透了。
再次是煮粥時搭配什么好。粥為第一大補之物,食粥養(yǎng)生在中國已經(jīng)有幾千年的歷史,歷來被中醫(yī)養(yǎng)生家和老百姓所推崇。明代醫(yī)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介紹藥粥62種,到清代《粥譜》中已記載了200多種藥粥。一般來講,用米配蓮子最好,其次可以配芡實、薏苡仁,這些搭配有健脾補腎祛濕的作用,比較平穩(wěn)。如果身體有小病的話,可以通過藥粥來進(jìn)行調(diào)養(yǎng),具體應(yīng)根據(jù)病情的不同搭配不同的原料,如夏天暑濕,可配荷葉、綠豆;肺陰虛干咳氣喘,可配百合;便秘,可配白芝麻、松子仁;咽喉干啞,可配鴨梨……藥粥種類很多,但要注意兩點:①要搞清楚功效再用;②不可常用。
最后是加多少水合適。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里專門有一節(jié)講“飯粥”。他說:“飯之大病,在內(nèi)生外熟,非爛即焦。粥之大病,在上清下淀,如糊如膏……粥水忌增,飯水忌減。米用幾何,則水用幾何,宜有一定之度數(shù)……用水不均,煮粥?;计渖?,煮飯??嗥涠啵鄤t逼而去之,少則增而入之。不知米之精液,全在于水,逼去飯湯者,非去飯湯,去飯之精液也。精液去則飯為渣滓,食之尚有味乎?粥之既熟,水米成交,猶米之釀而為酒矣,慮其太厚而入之以水,非入水于粥,猶入水于酒也,水入而酒成糟粕,其味尚可咀乎?”這段文字將煮飯煮粥之要領(lǐng)講得太精辟了。簡言之,要想飯粥美味,“煮飯勿以水多而減,煮粥勿以水少而添”,而應(yīng)一次將水放合適。我們現(xiàn)在用的廚具,如電飯鍋、量米的容器等,上面均有刻度,所以操作起來就更容易了。
上述,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煮粥宜用新米。老人胃不好的煮飯宜用陳米,如用新米最好先炒一下有助于消化。
②新米煮飯用大火,陳米煮飯用小火。
③煮粥可配蓮子、芡實、薏苡仁等。
④煮飯煮粥時放水要合適,煮飯最忌水放多了再減,煮粥最忌水放少了再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