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紫煙
1986年,石富出生于湖南省藍山縣的一個農(nóng)村家庭。那時,父親是當?shù)刈钤缭诳h城承包工程的人,還經(jīng)營著一家石材廠。誰知命運多舛,就在他剛滿8歲時,父親身患肝癌去世。為償還欠下的巨額債務(wù),母親和哥哥紛紛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上小學的石富。
可禍不單行。2002年,在中考的關(guān)鍵時刻,唯一的哥哥因為車禍去世。僅隔三年,與石富相依為命的母親也病逝了。轉(zhuǎn)眼間,身邊連個與自己說話的人也沒有了,石富承受的痛苦和打擊可想而知。
當時,石富唯一要做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復(fù)習考試中,以此來抹去心里的痛苦。但任何人也無法逃避生存的現(xiàn)實,為了生存,他不得不過著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生活。舅舅家、伯伯家,還有鄰居家、同學家到處住,只要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只要有口飯吃的地方,幾乎都成了石富臨時的家。
這些都不算苦,父母親去了那看不見的遠方,這份苦積攢在心里一年又一年,石富總想找個地方爆發(fā)出來。
四年大學生活,轉(zhuǎn)眼即逝。2012年寒假,石富和他的同學開始為準備畢業(yè)作品四處忙碌著。條件好的同學有的留在了京城,有的還跟隨著教授。曾被同學們戲稱為“撿漏”的石富,連紙和畫筆都是撿同學們?nèi)拥舻?,哪有能力“耗”在北京呢?/p>
“撿漏?”正是同學們的這句戲言,讓石富聯(lián)想起了家鄉(xiāng)那些留守兒童:他們和自己一樣有著苦難的童年,而這些留守兒童正是需要社會所關(guān)注的。雖說書店里有關(guān)留守兒童的書籍不下千本萬本,但有關(guān)留守兒童方面的雕塑作品還是一片空白,既然如此,何不撿撿這個“漏”呢?藝術(shù)創(chuàng)作更需要這種“接地氣”。
身前身后各挎一個包,背著電腦、相機、畫筆、速寫本……石富“全副武裝”的身影出現(xiàn)在了家鄉(xiāng)每一個有孩子的角落。一條條荒涼、盤旋的山路,石富往返著,腳跟打起了血泡,他從不喊一聲苦。
為了保證每一個作品的逼真,搶拍到一個個表情自然流露的真實鏡頭,石富敞開身心,和窮苦的孩子們一起勞動、一起玩耍。與孩子合影,把畫好的素描作品贈給孩子們,有時還捏幾個小泥人逗逗他們。更多的時候,是挽起袖子幫孩子們挑挑豬食、劈劈柴等。
一個多月的寒假考察,石富跑遍了家鄉(xiāng)4個鎮(zhèn)的14個村子,接觸了一百多個留守兒童,給孩子們拍照、采訪、畫速寫,并創(chuàng)作出了一百多幅不同體裁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孩子們有的噘著嘴,有的揉著眼,有的低垂著頭……從作品里并不清晰的臉中,誰都能讀懂那是小小年紀藏不住的不快樂。因此,石富給這個“第一手材料”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孩子》。
有了“第一手材料”,回到學校后,石富便開始了“中國孩子”系列雕塑的創(chuàng)作。從一開始的繪稿、扎架子再到上大泥,兩個多月時間里一氣呵成,完成63件共一百多個神態(tài)各異的兒童雕塑。在創(chuàng)作系列雕塑期間,他曾創(chuàng)下連續(xù)工作45天不出工作室的最高紀錄。
“中國孩子”系列雕塑作品一問世,便立即引起了轟動。石富在北京、青島、山西、陜西等地舉辦個人雕塑作品全國巡回展覽,開創(chuàng)了清華大學美術(shù)學院在校學生舉辦個人雕塑藝術(shù)展的先河,并以享有“清華美雕專業(yè)第一”頭銜被清華美院保送讀研。
2013年,石富被評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創(chuàng)作的《中國孩子》分別被中央電視臺12頻道和13頻道錄制為留守兒童的專題紀錄片,并獲“生活紀實”欄目第三屆中國高校電視獎欄目類一等獎。
石富念念不忘的還是在他考上清華時,高中老師陳慧蘭的囑咐:送你一雙鞋,但路還得靠你自己走。雕塑是門藝術(shù),如果將對社會的一份責任和擔當融入其中,藝術(shù)之路會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