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盛有
50多年來,焦裕祿精神與時俱進,不斷閃耀著時代光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人民的事業(yè)奮斗不止。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出焦裕祿四種精神,反映了共產黨人親民愛民的本質特征。弘揚焦裕祿精神,各行各業(yè)都應該立足于行動,緊密結合崗位職能,細照鏡子找標桿,靈魂深處起風暴。就黨委辦公室而言,學習焦裕祿精神重在六個方面狠下工夫。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在服務科學發(fā)展上狠下工夫。焦裕祿同志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抓住了當時蘭考工作的要害,實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確決策。黨委辦公室學習焦裕祿,重在學習他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求實精神,在服務科學發(fā)展上狠下工夫。要圍繞黨委中心工作開展調研,為黨委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這是黨委辦公室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要把調研成果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轉化到領導講話和黨委文件中,轉化為黨委決策的依據(jù)。要提高文稿起草質量,增強文稿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在正確把握領導思路,準確領會領導意圖,吃透上情、了解下情、掌握外情、貫通內情。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心系人民群眾,在為人民服務上狠下工夫。焦裕祿之所以深受人民群眾愛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終與老百姓心相通、情相連,心系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當人民公仆。群眾利益無小事,呼聲背后是“四風”。黨委辦公室學習焦裕祿,重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查找“四風”問題,在為人民服務上狠下工夫。要加強與群眾溝通,努力把黨委辦公室的聯(lián)系點辦成示范點,辦成聯(lián)系群眾的聯(lián)結點。要改進服務群眾態(tài)度,主動為基層和部門提供充滿感情的熱情服務。要認真解決群眾的訴求,對群眾來信來訪、反映情況,耐心傾聽,了解詳情,拿在手上,放在心上。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敢于擔當,在督辦落實上狠下工夫。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焦裕祿同志不怕任務艱巨,不怕責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擔,體現(xiàn)了擔當精神。黨委辦公室學習焦裕祿,重在敢于擔當、勇于擔難,在工作落實上下工夫。要緊盯重點,主動圍繞黨委重大決策部署、貼近黨委工作重心、關注群眾利益,細化措施,強化措施,讓黨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要突出效率抓落實,堅持效率第一,保持高效運轉。凡是領導安排布置的各項工作,都要做到雷厲風行。要敢于擔當,動真碰硬,盯住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在中樞環(huán)節(jié)提質、提速、提效。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反對形式主義,在落實“八項規(guī)定”上狠下工夫。焦裕祿同志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講求工作實效,不搞花架子,反對形式主義。黨委辦公室學習焦裕祿,重在務實求效,力戒形式主義,在帶頭落實“八項規(guī)定”上狠下工夫。要高效簡樸辦會,切實改進會風。從嚴把關以市委名義召開的各類會議,倡導多會合一、開短會、開電視電話會、開現(xiàn)場辦公會,控制會議規(guī)模,縮短會議時間,減少參會人數(shù)。要減少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砂l(fā)可不發(fā)的公文堅決不發(fā),可長可短的公文短發(fā),能用傳真電報發(fā)的不用文件發(fā),能用電話通知的不再另行發(fā)文。要厲行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安排領導調研,力求做到輕車簡從,不搞層層多人陪同。簡化公務接待,控制接待費用,減少陪同人數(shù)。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忠誠于黨,在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上狠下工夫。焦裕祿同志說:“黨是叫我們帶領30萬蘭考人民戰(zhàn)勝災荒的,而不是來送人民群眾逃難的”。焦裕祿同志即使在遭人誣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下,也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體現(xiàn)了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的堅強黨性。黨委辦公室學習焦裕祿,重在忠于黨、忠于事業(yè)、忠于人民,在培養(yǎng)良好職業(yè)道德上狠下工夫。黨委辦公室崗位特殊,每個干部職工都要對黨忠誠、與黨同心、為黨奉獻,在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愛崗敬業(yè),積極向上,把工作崗位當作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舞臺,努力學習,提高素質,以敬畏之心對待肩負的重要職責。要嚴守黨的紀律和秘密,身處領導身邊做到不能說的堅決不說,不能做的堅決不做。
向焦裕祿同志學習,更加嚴以律己,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上狠下工夫。焦裕祿同志清正廉潔,親自起草了《干部十不準》,展現(xiàn)了共產黨員高尚情操。黨委辦公室學習焦裕祿,重在更加嚴以律己,以最大的勇氣清垢圖新,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上狠下工夫。要深入開展廉政宣傳教育,引導干部職工簡化人際關系,管住小節(jié)、不失大節(jié)。要切實履行反腐倡廉工作職責,堅持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傳壓力,勁風厲勢清塵垢,把廉政責任層層傳導到班子成員及各科室。要不斷強化反腐倡廉制度保障,形成用制度管權、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的科學管理機制。要自覺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guī)定,認真執(zhí)行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推進黨務公開,加強制度和紀律執(zhí)行情況檢查。
(作者系十堰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