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志斌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學模式多元化已是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初中歷史教學也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讓學生由過去被動學轉變?yōu)橹鲃訉W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效率。就初中歷史教學模式多元化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模式;多元化 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活動,所以我們必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積極地進行教學改革,促使教學模式多元化,讓教學以多元化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充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
一、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
初中歷史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要想構建多元化歷史教學模式,必須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個深入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革。
1.教學方法傳統(tǒng),教學手段落后
雖然新課改已經(jīng)得到了深入的發(fā)展,但是由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難迅速轉變,很多教師仍以傳統(tǒng)而落后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仍不懂得利用新的教育手段,往往是“以本講本”,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進行灌輸,學生是否能夠吸收得不到關注,更不用說學生的主動思考。長此以往,必然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最終教師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而學生也不能從歷史學習中獲得豐富的信息,提高自身的認識。
2.學生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教學中一部分教師認識不到學生的存在感,甚至完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主體性得不到重視。這樣的課堂學習,學生能做到的就是圍繞教師的講解進行吸收和學習,師生很少、幾乎沒有互動,學生存在的問題無法得到教師的解答和重視,如此下去,學生的參與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會被這樣的教學模式給抹殺掉,更無法談得上發(fā)展了。正是如此,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往往得不到學生的重視,課堂學習氛圍淡薄,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累,循環(huán)往復,使得整個教學效率低下,無法實現(xiàn)初中歷史教學目標。
二、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模式多元化的理論基礎
1.貫徹“生本”教育理念,合理處理師生關系
生本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它的主題是教學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轉變。也就是說,徹底轉變傳統(tǒng)課堂中以教師為主角、學生配合學習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角、教師配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并由這樣的教學模式來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參與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處理好師生關系,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2.豐富教學內容,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
初中歷史教學內容十分豐富,趣味性很強,教師要合理地運用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以免造成學生“學困”,不愿意學。教學要合理地借助現(xiàn)代教育手段,結合無限的網(wǎng)絡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地思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歷史學科有過去性、不可在的特點,也具有遺物、遺址這樣的具象表現(xiàn),運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可以讓教材中無法展現(xiàn)的內容形成具體的圖像或是畫面,讓學生聞如其聲、身臨其境,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
如,學習“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相關內容的時候,其中“遵義會議”是教學的重點,然而這些歷史是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的,如何讓學生了解“遵義會議”的重要性,加深對此的認識呢?基于此,我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兩段視頻。讓學生看到遵義會議前紅軍雖然沖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但損失慘重,遵義會議后紅軍采用主動靈活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挽救了中國革命。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學生很自然地理解了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它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樣的教學更能加深學生對此知識的認識和記憶。
三、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模式多元化的實施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構建樂學的學習氛圍
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而學生的學習動力則是興趣。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是首要任務。教學中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了解學生發(fā)展的需要,這樣才能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想要學。學生的興趣都是從學生真實的體驗中激發(fā)來的,也就是說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讓學生自己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系統(tǒng)的體系,用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如,學習“秦漢王朝與匈奴的和戰(zhàn)”時,我設計了如此的導課:上課的第一句話:“先問問大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指哪四位女性?”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接著問:“其中王昭君是哪個時代的人?”“相關的典故是什么?”“昭君出塞是出到哪里?”當一切都找到答案后,我順勢導入新課。四大美女對初中生來說并不陌生,不論是從影視,還是書本,他們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以此為題引入新課,更能激起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能提升學生以史看問題的能力。
2.構建雙邊互動教學模式
布魯納提出:“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積極參與身體力行才能獲得知識?!毙抡n改的重點之一就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改變過去灌輸式、機械記憶式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注重激勵學生自得、自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構建師生雙邊互動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互動中獲得成長。教學中以教學內容為根本,輔助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交流以及有效的溝通,達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目的。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探究學習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究式思維方法,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徐丹.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及理論依據(jù)[J].新課程學習:中,2013(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