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海燕
摘 要: 體驗性學習是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老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學生對課本中的知識、語言進行理解并加以體驗,從而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如何使學生在多層面的體驗活動中產(chǎn)生個性化見解,促進知識的感知和內(nèi)化,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讓體驗成為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金鑰匙?結合教學經(jīng)驗,作者介紹了一些做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體驗 學習策略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本身具備重情感和感悟的特點,尤其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格外注重學生在學習時的獨特體驗。以下探索了語文體驗性學習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指導。
1.小學語文體驗性學習的內(nèi)涵
體驗性學習著重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引導,主動接觸教學材料,積極主動嘗試,學會理解語言、運用語言。體驗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學習方式,其不僅是幫助學生增長知識的途徑,更是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途徑。對于小學語文這門學科來說,體驗性學習要求學生能夠面對生活、面對自然,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過程。
2.小學語文體驗性學習的實施途徑
2.1在朗讀中體驗
對于語文這門學科來說,朗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使得原本抽象的文字符號變成具體化的情感存在,甚至在學生腦海當中形成畫面。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fā)揮朗讀的重要作用。譬如教學《美麗的南沙群島》時,文中對于南沙群島的風光有唯美的描述,學生通過朗讀能夠加深對南沙群島地理特色的了解,從而感受到祖國的大好風光。“遠望水天相連,翡翠和藍玉合璧,蔚為壯觀”。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心曠神怡的世界,如果學生能夠帶有感情地朗讀,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體驗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更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習中。
2.2在積累中體驗
小學生處于茁壯成長的時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并且模仿能力很強,教師要利用小學生這一顯著特點,教會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并模仿教材當中作者的筆法。首先,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學生要以濃厚的興趣閱讀。譬如蘇教版教材當中的《珍珠鳥》、《七律長征》、《林沖棒打洪教頭》等,這些文章都是經(jīng)典當中的經(jīng)典,教師理應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悟、去體驗,從而強化對知識的積累和理解。其次,摘抄是一個很好的積累方法,學生可以摘抄下自己喜歡的語句,并合作交流,培養(yǎng)積累興趣。對于一些極好的語段,還可以背誦,體驗文本語言的精妙。蘇教版教材五年級和六年級的語文學習內(nèi)容中,有多篇古詩和文言文,學生剛開始接觸時難免覺得有些難以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古文中,深切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學會背誦古詩,背得多了自然就會在理解的基礎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2.3在問題中體驗
小學生有極強的好奇心,內(nèi)心總有躍躍欲試的想法,渴望探求問題的本源。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有效利用這種探索心理。事實上,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問題式的體驗學習能夠為語文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這種情境下,學生能夠更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希望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這里強調的是在問題中體驗,并不是教師問、學生答這種一問一答的課堂情境,而是教師為學生營造自由討論的和諧的課堂氛圍。實踐證明,這種方式能夠從深層次上拓展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視野。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桂花雨》時,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文中作者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你從哪些語句當中能夠感受到這種思想感情?”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積極踴躍地發(fā)言。教師應當明確,問題的解決并不是最終目標,核心在于學生對整個探究過程的體驗。
2.4在表演中體驗
所謂在表演中體驗,主要是說教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扮演角色,并模擬再現(xiàn)文中的情境。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林沖和洪教頭,還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表現(xiàn)得最好。學生不僅能夠積極參與,還能夠在表演中體驗,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學生進行表演的過程也是體驗的過程,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
2.5在合作中體驗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合作式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重點所在,其不僅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包括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式學習為學生思維的拓展開辟了環(huán)境,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尊重,不同合作方式凸顯了學生的潛能,教師要立足于合作式學習,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除此之外,合作評議的過程也是極其重要的,這主要是指學生對于某一種問題的思考過程,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其他同學可以加以補充,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
總的來說,體驗性學習是當前教學改革背景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的存在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師要及時更新觀念,重視體驗性學習帶來的影響,并有效利用手中的資源,為學生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袁芳.小學語文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版),2009(11).
[2]何廷棟.小學語文體驗教學在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4).
[3]王建玲.課內(nèi)外有機結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J].甘肅教育,2010(04).
[4]胡秋梅.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芻議[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