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化合物薄膜太陽電池研究組在CdTe多晶薄膜電池上取得新進展,該團隊在普通廉價玻璃上制備出了厚度僅為2μm的CdTe多晶薄膜,經中國科學院太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和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質量檢測中心認證,其轉化效率達到14.4%,距2012年報道的12.78%轉化效率又上了一個臺階,這標志著電工所在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CdTe為直接帶隙半導體,室溫帶隙寬度為1.45eV,帶隙值與太陽光譜非常匹配。CdTe吸收系數大于104/cm,只需要1μm就可以吸收99%以上、波長小于826nm的可見光。厚度僅為硅太陽能電池厚度的1/100,制作周期短、成本低、適合于大規(guī)模生產。因此,以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薄膜太陽電池因其高轉換效率、低成本和高穩(wěn)定性倍受科研和產業(yè)關注。
今年2月,美國First Solar公司通過氣相輸運方法這種高溫制備方法,制備的小面積CdTe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達到了20.4%,與多晶硅電池相同。3月,組件的全面積效率達到了17.0%,這種技術的生產成本也率先降低到了$0.55/Wp,是生產成本最低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但其規(guī)模生產工藝技術一直為美國少數企業(yè)所壟斷。此外,使用低溫制備方法磁控濺射技術制備的CdTe多晶薄膜電池最高效率由美國Toledo大學保持,轉化效率為14.5%。
此次,電工所在沒有使用高阻層的情況下,采用全國產化設備和原料,制備出轉化效率達到14.4%的CdTe電池,充分證明了只要研究好器件制備的工藝技術,就能做到國外相同的水平。這一研究成果為我國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和產業(yè)化奠定了基礎,將使我國在CdTe電池產業(yè)化得到長足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