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泉
對“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黨員,基層黨組織過去一直缺乏有效的處置手段,這顯然不利于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建設(shè),也不利于保持黨組織的純潔性。
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多地黨組織著手探索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試圖通過對不合格黨員的清理,為激發(f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保持黨組織的純潔性提供制度樣本。
2013年,在浙江省浦江縣的試點工作中,13名黨員因損害黨員形象、在群眾中影響較差而被勸退或除名;430名黨員被“亮黃牌”,接受為期半年或一年的整改培訓,限期改正。
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知名黨建專家張希賢認為,這個探索的方向和路徑值得肯定。
如果沒有這次“清理”行動,也許浦江縣杭坪鎮(zhèn)薛下莊村村民薛某還在黨員的名冊上。
50歲出頭的薛某有20多年黨齡了。七年前,他拜師學了“占卦術(shù)”后,在縣城的公園附近擺了個測字算命的攤位。幾年下來,他在縣城還有了點名氣,人稱“薛半仙”。雖然黨章規(guī)定黨員不得從事迷信活動,對薛某的行為,下莊村黨支部也不是不清楚,但由于諸多原因,一直對薛某聽之任之。
目前,對黨員違反紀律的處分依據(jù)是黨章及《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處分的程度從警告直至開除黨籍。“但是,對不構(gòu)成違法或嚴重違紀的黨員如何處理,還缺乏相應(yīng)的機制。”浦江縣委組織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按照黨章規(guī)定,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連續(xù)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或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簡稱“三不”),就被認為是自行脫黨。黨支部大會應(yīng)當決定把這樣的黨員除名,并報上級黨組織批準。
在實踐中,“三不”現(xiàn)象并非罕見。浙江省委組織部一位官員告訴記者,浙江省在外經(jīng)商的黨員較多,有的黨員甚至幾年不參加黨組織生活,只是委托家人交納黨費,“在實際工作中,處理起來很難”。
在張希賢教授看來,不合格黨員身上的“純潔性”問題常常反映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信仰缺失;二是脫離組織;三是長期不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甚至,還有些黨員在思想觀念上逐漸走向黨的對立面。
這些現(xiàn)象引起中組部的重視。2011年,中組部在浙江省新昌縣進行試點,試圖打通農(nóng)村“三不”黨員的出口。試點過程中,處置了上百名黨員,其中清退27名,但這次低調(diào)的試點并不為外界所知。
2013年6月,浦江縣試行黨員退出機制。在此之前,浦江縣所屬的金華市已在全市實施了黨員“五星級”管理。這個由黨支部和黨員進行評議、體現(xiàn)黨員履職表現(xiàn)的星級管理模式,為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礎(chǔ)。
民主測評是第一道程序,包括黨員正面評議和群眾反向測評。正面評議通過黨員自評和互評,評出黨員表現(xiàn)的星級;反向測評是在不少于黨支部所在村20%的農(nóng)戶中隨機抽評。
測評有統(tǒng)一標準,浦江縣確定了不合格黨員的十類情形,每一類情形還進行了細化。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開始后,“薛半仙”連第一道程序都沒有過——他屬于理想信念動搖類,被評為一星級。
按照星級管理規(guī)定,連續(xù)兩次被評為一星級及以下的為不合格黨員,就要被勸退或除名。同時,在群眾的反向測評中,薛某也得了不少分。
“這個反向測評非常真實,讓群眾在測評表上打勾。得分越多,表明問題越大。這也避免了黨員在正面評議時做老好人、拉不下面子的問題?!逼纸h委組織部組織科干部彭翀說。
杭坪鎮(zhèn)黨委按照規(guī)定的處置程序,指派專人進行調(diào)查核實,并在村黨支部做出不合格黨員認定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初審,會同黨支部與本人談話。組織談話后,“薛半仙”在“不合格黨員初步處置意見表”上簽了字。
浦江縣前吳鄉(xiāng)是探索黨員退出機制的試點單位,有550名黨員通過了測評,24名黨員被評為存在問題,13名不合格黨員受到限期改正的處置。試點工作結(jié)束后,該鄉(xiāng)的經(jīng)驗在全縣鋪開。
對群眾意見較大的黨員,或有事實上不合格情形的黨員,或者黨員評議結(jié)果為“合格”但又存在較大爭議的黨員,浦江縣委以模擬法庭的形式成立了黨員言行評議庭,通過“庭審”決定如何處置有爭議的黨員。
記者在浦江縣浦南街道看到了這個黨員言行評議庭。該庭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任庭長,街道黨工委紀委書記和紀委副書記分別任副庭長和書記員,并邀請縣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擔任評議庭成員。
該街道黨工委規(guī)定,在六種情況下啟動言行評議庭,包括村級黨組織無法進行黨員評議的、黨員與村級集體利益發(fā)生重大沖突的等等。出現(xiàn)上述情況時,評議庭指派相關(guān)人員通過調(diào)查并與當事黨員進行兩次談話后再決定是否啟動開庭程序。
石埠村65歲的村民黃某是進入評議庭程序的一名黨員。因20多年前個人遺留問題,黃某與村委會之間出現(xiàn)矛盾,在舊村改造中,他以對個人遺留問題的處置有意見為由拒不搬遷。
“按照黨章規(guī)定,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黨員應(yīng)在生產(chǎn)、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范作用。個別黨員喪失先進性,過分計較個人利益,不熱心公益事業(yè),甚至成為改革發(fā)展的阻力,不僅與黨章相悖,而且群眾也不認可?!逼纸h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胡小榮說。
浦南街道黨工委言行評議庭啟動后,派人與黃某進行談話。黃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第二天就同意搬遷了?!暗侥壳盀橹?,有兩名黨員進入‘被立案程序,但都沒有‘開庭就順利解決了。”浦南街道黨工委組織委員張中偉說。
據(jù)浦江縣委組織部介紹,這次處置的不合格黨員,問題集中在“三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違法建房以及信仰缺失等方面。對不合格黨員,除勸退除名的外,浦江縣還取消了7名預備黨員的資格,有37名違紀黨員被移交紀委處理;430名被“亮黃牌”的黨員則通過舉辦整改提升培訓班,限期在半年或一年內(nèi)改正。
不僅在浦江縣,2013年以來,浙江省多地都在探索建立黨員退出機制,打破黨員身份的終身制已進入破冰階段。
金華市下轄的義烏市制定了不合格黨員的“五條硬標準”:拒不服從和執(zhí)行黨組織分配的任務(wù)、參與群體性信訪、違紀違法、參與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動、不履行黨員義務(wù)。義烏市江東街道七名黨員為此被“亮黃牌”。石塔頭村的彭某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和未交納黨費,受到“黃牌”警告后拒絕接受幫助,因此被勸告退黨,成為義烏第一個被“紅牌”罰下的不合格黨員。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列出了不合格黨員的“十大紅線”,包括抵制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組織決定,散布不滿言論,在群眾中造成惡劣影響的;組織觀念淡薄,連續(xù)六個月不參加組織生活或不交納黨費的;違反政策法規(guī)、組織或煽動群眾集體上訪鬧事、以不正當手段謀取個人利益、不遵守社會公德、不贍養(yǎng)父母、黨員形象不佳的等。此外,該市要求有服務(wù)能力的黨員每年必須達到十分基本分、十分奉獻分,通過積分自動產(chǎn)生先鋒型、達標型、警示型黨員,這類似于浦江縣的黨員星級管理。
杭州市淳安縣除了出臺一套含有十個方面評定不合格黨員的規(guī)定外,還引入了定量評價指標,劃出“考核年扣分50分以上、民主評議中群眾滿意度低于50%”等“紅線”,被評為末位的黨員將被列為“整改對象”。
這些地區(qū)都是從一個街道或鄉(xiāng)鎮(zhèn)試行,然后推廣到全市(縣)。值得注意的是,試點市、縣對不合格黨員不搞“一刀切”,著眼于“治病救人”,按態(tài)度決定處置方式。
試點在當?shù)匾鸩恍≌饎印F纸h有幾名黨員長期不參加組織生活,試點工作開始后,這些黨員幾乎逢會必到。朱橋村的徐某因打架斗毆被明確為不合格黨員對象后,在黨支部大會上主動檢討自身存在的問題,表示要虛心接受組織的教育和幫助。
“希望組織給我一個改正的機會?!逼纸h浦南村50多歲的黨員魏某在接受組織談話時懇切地說。他曾獲得許多榮譽,但后來因組織紀律觀念淡薄、與其他黨員關(guān)系緊張,在反向測評中未能過關(guān)。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他被限期三個月改正。
在張希賢教授看來,探索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要把握好幾個原則:要嚴格遵守黨章,堅持標準;要堅持以人為本,聽取受處理黨員的意見;要讓被處理者做到無話可說,別造成硬傷。
張希賢認為,從黨員管理的角度說,較為常見的“三不”現(xiàn)象主要是計劃經(jīng)濟時期的固定性跟不上市場經(jīng)濟時期的流動性變化。對于黨員流動性問題上呈現(xiàn)的復雜性,應(yīng)留出一定的彈性空間。對于黨員長期出國、異地就業(yè)、異地生活等情況,應(yīng)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盲目、武斷地做出處理,受處置的黨員會強調(diào)不是個人原因,而是黨組織管理跟不上的問題。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在某種程度上,黨組織應(yīng)負有一定的責任。
(摘自《民主與法制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