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榮
摘要:文章統(tǒng)計分析了茂名地區(qū)雷電活動的特點,針對歷年雷害對茂名電網(wǎng)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對茂名輸電線路目前的防雷措施應用情況進行了效果評估,指出茂名輸電線路防雷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茂名雷害特點提出了線路防雷策略。
關鍵詞:茂名地區(qū);輸電線路;雷電活動;統(tǒng)計分析;防雷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4)21-0133-03
廣東雷電活動強烈,雷電數(shù)、地閃密度等雷電參數(shù)均在全國平均水平之上。茂名地處廣東省西部,雷電活動強度處于廣東前列,為強雷電活動地區(qū);同時茂名輸電線路規(guī)模較大,存在雷擊跳閘次數(shù)多、雷擊跳閘率高的特點,線路安全運行受雷電活動影響顯著。
1茂名地區(qū)雷電活動的特點
1.1雷電數(shù)
茂名地區(qū)包括市區(qū)、高州市、電白、化州、信宜地區(qū),本文均按此統(tǒng)計。從雷電定位系統(tǒng)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知,茂名地區(qū)2007~2013年雷電數(shù)總體呈逐年增加趨勢,特別是近兩年雷電活動強烈。從表1數(shù)據(jù)看,高州每年雷電數(shù)基本為茂名地區(qū)最多,依次為信宜、化州、電白、市區(qū)。從雷電數(shù)看,茂名地區(qū)處于廣東省前列,雷電活動強烈,對線路影響較大。
1.2地閃密度
雷電日和雷電小時,存在局限性,而電網(wǎng)防雷實際關心地閃放電。地閃密度:表征雷云對地放電的頻繁程度,定義為每平方公里每年的地閃次數(shù)。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茂名地區(qū)地閃密度同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2012年最高,達到12.2次/km2·年??臻g上,高州地閃密度最大,達到14.12次/km2·年,信宜最小,但同樣達到了10.62次/km2·年;時間上,雷電活動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其中6月地閃密度最大,依次是8月、7月、5月、9月。茂名地閃密度高于廣東平均數(shù)值,為強雷活動區(qū)域。
2茂名地區(qū)輸電線路雷害統(tǒng)計分析
2.1雷擊跳閘占比統(tǒng)計分析
從表2看,茂名歷年總雷擊跳閘次數(shù)所占比例為90.99%,且基本上呈逐年增加趨勢,從2007年最低的75%,至2013年最高的96.45%,所占比例不斷增加;由此可見,雷電活動對線路影響巨大,雷擊故障仍是影響電網(wǎng)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雷擊跳閘次數(shù)過多,將會降低輸電線路可靠性,嚴重影響電網(wǎng)安全。隨著電網(wǎng)的不斷發(fā)展和對供電可靠性要求的日益提高,有必要加強線路防雷運行分析,改善防雷措施,提高其防雷水平。
2.2不同電壓等級雷擊跳閘比例統(tǒng)計分析
從表2看,歷年來35kV線路雷擊跳閘次數(shù)最多,總數(shù)達到294次,占比48.7%;其中2012、2013年最多,占當年比例62%、69%;其次為110kV線路,總跳閘265次,占比43.9%;2012年最多,占當年比例33%;220kV線路總跳閘38次,占比6.3%;500kV線路總跳閘6次,占比0.9%;220kV及以上線路占比7.2%。
從歷年數(shù)據(jù)分析,35kV及110kV線路跳閘次數(shù)所占比例最高,分別達到48.7%和43.9%,且總體呈上升趨勢;因為電壓等級越高,其耐雷水平越高、雷擊跳閘越少,因此需特別關注和加強35~110kV線路的防雷工作。
2.3雷擊跳閘率統(tǒng)計分析
如表3,從時間分析,110kV及以上線路雷擊跳閘率在2011年最高,2013年最低;而在2009~2013年統(tǒng)計中,2011年地閃密度及雷電數(shù)均不是最大的,且低于平均值,這說明雷擊跳閘率與雷電強度相關性并不典型。
從電壓等級分析,110kV線路的雷擊跳閘率均為最大(不包含35kV),2010年以來,其雷擊跳閘率呈逐漸下降趨勢,說明近年來線路防雷改造有一定成效,220~500kV線路雷擊跳閘率多年來相對平穩(wěn),變化不大。
從區(qū)域分析,信宜110kV線路雷擊跳閘率最高,高州次之,依次為化州、電白、市區(qū);而從雷電活動強度來看,信宜的雷電活動并不是最強烈,但其雷擊跳閘率卻最高,原因有二:一為信宜線路耐雷水平相對較低;二為信宜線路規(guī)模逐年增加,且多分布在高山地帶,為易受雷擊點,因此有必要加強信宜地區(qū)線路防雷改造工作,降低雷擊跳閘率。
3茂名地區(qū)輸電線路防雷措施應用及效果分析
3.1架設避雷線
避雷線是架空線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之一,既能減少雷電直擊導線的概率,同時可以減少繞擊導線的概率。
2006年,良潘線的架空線由單改雙后,其雷擊跳閘由1995~2006年以前年平均跳閘2.6次/年,降為2006年后平均雷擊跳閘1.8次/年,特別近年來雷電活動越來越強烈,說明其防雷效果有良好改善。而運行經(jīng)驗表明,避雷線的防雷效果在平原地區(qū)是很好的,但在山區(qū),由于地形、地貌的影響,常出現(xiàn)繞擊、側擊等避雷線屏蔽失效的現(xiàn)象;山區(qū)是多雷區(qū),同時也是易繞擊區(qū),要減少繞擊率,只有減少保護角。目前,通過逐年改造,茂名地區(qū)110kV及以上線路全部架設了線路避雷線,且90%以上為雙避雷線,有效增強了線路防直擊和繞擊效果。
3.2桿塔接地裝置改造
桿塔接地裝置改造包括地網(wǎng)改造和雷電泄流通道改造。改造地網(wǎng),降低接地電阻,或者改善避雷線到接地體間的泄流通道,使良好接地體發(fā)揮作用,在雷擊后能起快速有效泄流,對于提高線路耐雷水平,減少反擊概率是非常有效的。
2012年,220kV金利甲、乙線、110kV利良線、六旺線等受雷擊頻繁跳閘的桿塔及電阻偏高的30基桿塔接地裝置進行了銅包鋼接地體技術改造試點,以改善其桿塔接地電阻;上述線路在2013年沒有發(fā)生過雷擊跳閘,經(jīng)查閱雷電定位系統(tǒng),強雷電當期曾經(jīng)襲擊過所改造桿塔;2001年,良潘線全線架空地線與接地引線、接地棒的連接方式進行了改進,采用螺絲連接方式增加三者相互間的接觸面積,以確保雷電流的泄流通道暢通。改造后,良潘線跳閘次數(shù)較往年有所減少;說明改造地網(wǎng)、降低接地電阻和改善雷電泄流通道對防反擊雷效果
明顯。
3.3安裝線路避雷器
理論及運行經(jīng)驗均表明,對于雷電活動頻繁、土壤電阻率較大,降低桿塔接地電阻困難的線路,安裝線路避雷器能有效保護線路,減少線路雷害事故。線路型避雷器與絕緣子串并聯(lián),其沖擊放電電壓和殘壓均低于絕緣子串的放電電壓。當雷擊桿塔或繞擊導線在絕緣子串兩端產(chǎn)生的過電壓超過避雷器的放電電壓時,避雷器首先動作導通,釋放雷電流,之后在工頻電壓下呈現(xiàn)高阻,工頻續(xù)流截斷,從而達到保護絕緣子的目的。
經(jīng)統(tǒng)計,良潘線經(jīng)安裝線路避雷器的桿塔未再出現(xiàn)故障點,說明其防雷效果較為明顯,但未安裝線路避雷器的其他桿塔仍因受雷擊而跳閘,這是因為線路避雷器的保護范圍過小,不能對全線進行保護,由于經(jīng)濟效益因素,全線裝設線路避雷器并不可行,只能選擇性地使用線路避雷器,仍需探索其他有效防雷措施。
3.4加強線路絕緣
增加線路的外絕緣,有利于提高絕緣子的閃絡電壓和線路耐雷水平,同時爬距的增大,有利于防止污閃,一舉兩得。研究表明,110kV線路增加1片絕緣子,其桿塔電阻值7Ω,15Ω,30Ω時的耐雷水平分別增加11.9%,15.3%,16.9%;線路增加2片絕緣子,其耐雷水平分別增加23.9%,27.6%,29.9%。桿塔電阻值越高線路增加絕緣子的效果越明顯,但是提高線路絕緣受桿塔塔頭大小及風偏限制。
2004年,良潘線全線合成絕緣子更換為玻璃絕緣子后,沿線發(fā)生了多次雷擊情況,且附近多條線路發(fā)生雷擊跳閘,但至2007年良潘線沒有發(fā)生雷擊跳閘。運行數(shù)據(jù)表明,絕緣水平較高的220~500kV線路,其雷擊跳閘概率亦遠低于110kV及以下線路,可見加強線路絕緣,采取耐雷水平較好的玻璃絕緣子,對提高線路耐雷水平有一定作用;同時玻璃絕緣子不需要進行零值檢測,便于線路運行維護;因此,建議在山地或丘陵地帶應盡可能使用玻璃絕緣子、增加絕緣水平以提高線路耐雷
endprint
水平。
4茂名地區(qū)輸電線路防雷策略研究
4.1線路防雷存在的問題
線路防雷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線路防雷設計標準偏低,線路防雷基礎薄弱;(2)線路防雷措施改造力度有限,科學性和針對性不足;(3)線路防雷技術管理粗放,缺乏長期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分析;(4)雷電活動存在隨機性和分散性特點,有限改造措施在短期內不能顯著降低整體雷擊跳閘率。
4.2輸電線路防雷策略研究
4.2.1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抓重點。運行線路防雷應根據(jù)雷電活動特點和運行需要進行針對性改造。信宜雷電活動雖然沒高州和化州強烈,但其線路多分布在山區(qū),且線路耐雷水平較差,雷擊跳閘率較高,應將防雷重點放在信宜。對于220kV及以上線路,以改善桿塔接地裝置、差異化改造、在雷擊較多桿塔安裝線路避雷器為主,提高其反擊耐雷水平。對于110kV及以下線路,應綜合考慮電網(wǎng)安全和經(jīng)濟效益,抓住重點,加強架空地線改造、差異化改造、地網(wǎng)改造及線路避雷器等措施的應用,減少線路保護角,降低線路接地電阻,有效減少線路受直擊、反擊和繞擊概率,提高線路防雷
水平。
4.2.2關口前移,從源頭提高防雷水平。線路防雷工作,不能僅僅關注目前運行線路防雷改造,因為一些防雷改造措施在運行線路中實施可行性不高,而應該關口前移,從設計源頭上提高設計標準,提升其防雷水平。對于新設計線路,應在路徑選擇、絕緣配合、保護角設計、接地裝置設計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盡量避免桿塔選擇在雷電活動強烈、易受雷擊的地形和路徑;綜合考慮線路防污防雷水平而進行絕緣子選擇;在雷電易擊段采用負保護角設計,必要時采用三避雷線;對于土壤電阻率較高,不能有效降低桿塔接地電阻地區(qū),選擇使用放射地網(wǎng)加垂直接地極形式和安裝線路避雷器,提高線路防雷水平。
4.2.3轉換思路,防疏結合雙管齊下。目前防雷的核心思想是不斷提高輸電線路防雷水平,降低雷擊跳閘次數(shù),稱之為“堵塞式”防雷,但過度提高線路防雷水平在經(jīng)濟效益上并不可行。
針對傳統(tǒng)的“堵塞式”防雷,一些專家提出了“疏導式”間隙防雷思想,其核心是允許線路存在一定的跳閘,通過采用間隙并聯(lián)在絕緣子上,在雷電閃絡時先放電,保護絕緣子被雷電擊傷,提高線路重合成功率。并聯(lián)間隙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價格低廉等特點。研究表明,標準復合絕緣子安裝并聯(lián)間隙裝置后線路的雷擊跳閘率有所提高,其中220kV線路的雷擊跳閘率增加6.5%,110kV線路的雷擊跳閘率增加10.9%,但線路的雷擊事故率將大大降低,能有效提高電網(wǎng)安全運行水平。
目前茂名信宜、高州地區(qū)35~110kV線路雷擊跳閘次數(shù)較多,在采用各項防雷改造措施后,雷擊跳閘次數(shù)雖有所下降,但總體雷擊跳閘率仍相對較高,一味提高線路防雷水平,在經(jīng)濟效益上并不可行;因此,可綜合評估電網(wǎng)安全情況,采取安裝并聯(lián)間隙措施,通過疏導雷電,減少絕緣子受雷擊幾率,既能減少線路運行維護工作量,又能確保線路安全運行,可作為傳統(tǒng)防雷措施的一種有力補充。
5結語
茂名地區(qū)雷電活動強烈,對輸電線路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茂名輸電線路整體防雷水平不高,各項防雷改造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從設計標準、措施綜合應用、電網(wǎng)建設及疏導防雷思路等方面出發(fā),綜合做好線路防雷工作,提高線路防水平。
參考文獻
[1]彭向陽,周華敏.廣東電網(wǎng)防雷現(xiàn)狀分析及建議[J].南方電網(wǎng)技術,2010,4(3).
[2]李明貴,魯鐵成.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雷擊過電壓的仿真計算與分析研究之三:影響輸電線路耐雷水平因素的仿真計算與分析[J].廣西電力,2005,(6).
[3]陳勉,吳碧華,羅真海.探討高壓架空送電線路采用“疏導”型思想的防雷保護[J].廣東電力,2001,14(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