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東,方光秀
(延邊大學工學院 土木工程系,吉林 延吉 133002)
PHC樁是在近代高性能混凝土(HPC)和預應力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混凝土預制構件,具有承載力高、抗彎性能好、應用范圍廣、沉樁質量可靠、工程造價低等特點[1].按照現(xiàn)行《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11)的公式計算PHC管樁的豎向承載力值普遍偏低,且一般的靜載荷試驗很難達到極限荷載.另外,設計人員為了保證工程安全,在缺乏工程實踐資料的情況下,往往過于保守,造成不必要的浪費[2].目前,利用灰色理論模型[3]或Usher曲線模型[4-6]預測灌注樁、鋼管樁極限承載力的研究已有報道,但有關預測PHC單樁極限承載力及用兩種模型進行對比的研究很少.為了進一步研究上述模型的預測精度,擴大其適應范圍,本文結合文獻[7]的樁荷載值和沉降值,利用灰色系統(tǒng)理論模型和Usher曲線預測PHC管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并對模型的精度進行了討論.
灰色系統(tǒng)理論是基于小部分已知信息或部分未知信息的小樣本研究,并通過對已知部分信息的采集和開發(fā),從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最終達到有效控制系統(tǒng)運行行為和正確認識和描述事物演化規(guī)律的理論[8].
GM(1,1)灰色預測模型是對雜亂無章的數(shù)據序列進行變換,借助曲線對所獲得的規(guī)律性較強的新數(shù)據序列進行準確的逼近,一般只需4個以上的數(shù)據即可建模[1]11-12.GM(1,1)灰微分方程[3]為
x(0)(k)+a×z(1)(k)=b,
根據灰色系統(tǒng)理論的建模方法,本文建立一階線性動態(tài)微分方程,記為GM(1,1)模型:
(1)
其中a為發(fā)展系數(shù)(1/mm);b為灰作用量(kN/mm).用最小二乘法可求得[a,b]T=(DTD)-1DTY,其中
解微分方程(1)可得
(2)
(3)
(4)
采用原始序列的荷載和沉降序列建立的GM(1,1)模型為全數(shù)據GM(1,1)模型.由于灰色系統(tǒng)在建模過程中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進入系統(tǒng),從而影響預測的準確性,因此必須考慮隨時間的推移引入的新信息,同時剔除舊信息.
表1 預測精度表
Usher曲線[4]是用來描述增長信息隨時間變化的數(shù)學模型(S型曲線),近年來被逐步推廣應用于土建領域的預測模型中.Usher曲線的微分方程:
(5)
試驗樁數(shù)量在同一條件下少于3根,且不少于總樁數(shù)的1%[9].本文采用文獻[7]的試驗樁荷載值與沉降值,PHC管樁的樁長為14 m,樁徑為400 mm.試驗建筑IV區(qū)1號樓S1樁端持力層為中砂層,fs i為300 kPa,IV區(qū)2號樓S1樁端持力層為粉細砂層,fs i為250 kPa.根據工程實踐,單純求樁的極限承載力沒有實際意義.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 50007—2011)規(guī)定,Q-S曲線呈緩變型時,樁頂總沉降量s=40 mm所對應的荷載值為單樁豎向極限荷載值.
PHC管樁靜載荷與沉降值[7],如表2所示.
表2 PHC管樁靜載荷資料
1)灰色理論全信息模型以2#S1樁為例(其余模型相似),MATLAB軟件計算程序如下:
Clear all
d=S*Q
e=inv(d′*d)*d′*Y
計算結果e=(a,b)=(0.073 4,291.66).
2) Usher模型采用MATLAB擬合工具箱進行擬合,以2#S1樁為例,運算如下:
Clear all
X=[1.7, 2.82, 4.18, 5.62, 7.12, 8.91, 10.8, 13.24, 6.19]
Y=[560, 840, 1 120, 1 400, 1 680, 1 960, 2 240, 2 520, 2 800]
?
填入自定義函數(shù)
y=Q/(1+c*exp(-a*x))(1/b)
附初值及范圍,并以此類推,得出計算結果.
運用公式(1)和公式(5),建立1、2號樓S1樁的全數(shù)據GM(1,1)模型和Usher模型,并通過MATLAB 2010軟件進行計算,同時采用軟件中的擬合工具箱進行擬合,最后根據后驗差比值、小誤差概率驗證預測模型是否滿足工程要求.
1#S1樁和2#S1樁的3種灰色模型的比較見表3,由1#S1樁和2#S1樁Usher曲線模型得出的預測值、實測值、計算值見表4.
表3 1#S1樁和2#S1樁的3種灰色模型比較
表4 1#S1樁和2#S1樁Usher曲線模型的預測值、實測值和計算值
由表3和表4可知(3種灰色模型預測下):1#S1樁的極限承載力的預測相對誤差未超過7%,2#S1樁的極限承載力的預測相對誤差為15%,根據后三級預測數(shù)據后驗差比值C和小誤差概率T以及表1得出,二者的預測精度等級均為好.這說明近距離預測極限承載力的精度較高,而遠距離則有一定的誤差.
由表4可知(Usher曲線模型預測下):2#S1樁相對誤差未超過-3%,1#S1樁的相對誤差未超過-5%,這表明Usher曲線模型的預測精度較高.
從圖1和圖2可知,由實測Q-S值為數(shù)據序列建立的3種灰色預測GM(1,1)模型和Usher模型得到的單樁承載力預測值與單樁承載力實測值相吻合.從預測模型對數(shù)據的后驗差和小誤差概率可看出,預測模型對原始數(shù)據后3級的預測精度非常高.
圖1 1#S1樁各預測模型圖像
圖2 2#S1樁各預測模型圖像
本文的工程實例表明:采用非等步長GM(1,1)模型預測PHC管樁單樁極限承載力雖然擬合精度較高,但相對誤差較大,說明預測精度與豎向靜載試驗數(shù)據級數(shù)選取、預測距離等有密切關系;Usher模型對PHC管樁單樁極限承載力的預測效果優(yōu)于灰色理論模型,特別是在曲線的尾部,樁頂極限荷載預測值與實測值的相對誤差為3.8%(絕對平均值),由此可判定Usher模型具有較高的精度.本文結論可為類似工程地質條件下的PHC管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預測提供借鑒,當?shù)刭|條件不同時,建議采用上述3種灰色模型和Usher模型分別進行預測,然后取加權平均值,這樣預測值會更接近于實測值.
參考文獻:
[1] 張明義.靜力壓入樁的研究與應用[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2004:10-12.
[2] 張正恩.高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承載力研究[D].鄭州:河南工業(yè)大學,2011:9-10.
[3] 鄧聚龍.灰預測與灰決策[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111-140.
[4] 蔣建平.樁極限承載力的Usher模型預測[J].江蘇大學學報,2009,30(5):528-532.
[5] 邵朋.基于遺傳算法的PHC管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預測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11:51-54.
[6] 羅建陽.基于灰色系統(tǒng)理論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的預測[J].南華大學學報,2011,6:95-99.
[7] 涂濤.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承載性能的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09,11:26-34.
[8] 許旭堂.靜壓PHC管樁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預測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2,4:19-20.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