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方
走進顧欣的辦公室,藝術的氛圍撲面而來。沒有富麗堂皇的裝飾,卻能顯現出藝術的高雅,簡潔卻儒雅。其實能夠約訪到顧欣很不容易,之前他因為帶團去朝鮮交流演出而一直沒能約到?,F在他帶著碩碩的成果滿載而歸。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不過也是他出去交流演出的其中一次罷了。但是對于顧欣來說,無論自己做什么,跟什么樣的人接觸,他都是最大的獲益者,因為他懂得在別人身上吸取自己要的東西,如果你問他在你的身上學到了什么,他會一一作答。所以他才有今天的所得,才有今天回報社會的胸懷。
多年與藝術的結緣,讓顧欣從內到外散發(fā)著獨有的藝術氣質。顧欣早年專攻歌劇史及歌劇演唱,曾先后拜著名音樂理論家譚冰若、著名聲樂教育家周小燕為師,并主演了《西廂記》、《孫武》、《鯨油》等多部歌劇作品。因其出色的演唱功底和表演技巧,多次斬獲國內外大獎,曾獲得首屆文化部頒發(fā)的“文華獎”、第九屆全國戲劇“梅花獎”,第16屆巴黎國際聲樂大賽特別獎,英國劍橋名人傳記中心頒發(fā)的“二十世紀歌劇成就獎”。1982年隨團赴美國訪問演出時,曾被《華盛頓郵報》評價為“使人震驚的戲劇性男高音”。
對歌劇和演唱的熱愛被顧欣稱為“自己藝術生命的‘根’”。從早期的登臺表演到歌劇研究,再到現在更多地參與歌劇導演和幕后工作,顧欣的生活始終離不開歌劇。在他看來,歌劇是一種人類文明的綜合體現,一種偉大的藝術表現形式。顧欣說:“歌劇已經不再是一種外來藝術,而成為世界性的藝術表達方式,不能再簡單地去想非要創(chuàng)作本民族的原創(chuàng)歌劇,而是要將歌劇原本的靈魂性東西表達出來。而且大師的作品確實很難改動,因為太經典了?!?/p>
顧欣對于中國文化傳播一直有著別樣的情感,因為他知道,只有讓外國人更多的接觸中國的藝術,才能讓他們更多地了解中國,了解我們的文化。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顧欣對于中國文化走出去、中國文化傳播等方面有著較多的思考?!皩Υ型馕幕涣鱾鞑ビ袃煞N做法:一是中國文化傳播到國外,要使用‘中國符號(故事),國際語言(演繹)’,在保留中國文化內涵的同時,積極地用外國人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演繹;而外國文化傳播到中國,則要進行“國際符號(故事)、中國語言(演繹)”。于是在今年4月中旬他帶團再一次奔赴朝鮮,為第29屆“四月之春”藝術節(jié)而精心打造,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品牌劇目《水墨中華·風》、《水墨中華·雅》。不僅如此在這些劇目的原有基礎上重新編排,融合其經典劇目,并且為了此次赴朝演出量身定制,加入原汁原味的朝鮮元素,其中包括極具朝鮮民族特色的《長鼓舞》,這支舞蹈由朝鮮藝術家編舞并擔任指導。
自從轉到幕后,顧欣一心投入與文化交流事業(yè)。對于文化交流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在探索文化走出去道路的同時,首先要對自我文化有準確的定位。這就需要在遵循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的條件下,及時開展文化的反思思考,對待傳統(tǒng)文化時,要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其次,中國文化雖然資源豐富、博大精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卻沒有真正發(fā)揮出來。要為富有內涵的中國文化,找到更好的傳播方式,以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在這方面,韓國等國家的做法就值得借鑒。如今韓國文化流行,“來自星星的你”等韓劇熱播,其實得益于他們精耕細作的文化傳播手段。再次,要在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積極開展文化貿易,讓中國的文化藝術作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真正接受市場的檢驗。要多去了解市場需求,讓作品滿足傳播對象的需求和口味,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文化的價值。
“改革就是一種信仰。一項事業(yè)一旦成為信仰,也就沒有了回旋的余地,只能義無反顧地往前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實際上,一個人活著就應該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p>
每個人中心都有一種執(zhí)念,也是一種能夠終身的信仰,而對于顧欣來說這種執(zhí)念是他成長所賦予的一種責任,他懂得回報,用一種偉大的事業(yè)去回報?!爸袊且粋€文化資源大國,博大精深,這一點誰都無法否認??上В瑹o論我們去歐洲、還是到美國,卻很少看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實際上,你在歐洲人的心目中,在美國人的心目中,包括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少影響力?可以肯定地說,很少,很可憐,也很可悲。中國文化與市場,與世界脫節(jié)的現狀,只能通過體制改革來改變它。所有的國有專業(yè)文藝院團,只有作為文化市場中的一個主體,才有可能在競爭的壓力下不斷反思自己,修正自己,主動生產市場上最需要的產品,才會真正融入到時代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種認識上的清醒和提升,使我越來越感覺到,改革就是一種信仰。一項事業(yè)一旦成為信仰,也就沒有了回旋的余地,只能義無反顧地往前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實際上,一個人活著就應該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也是我為什么在體制改革中必須這么做不那么做的另一個原因,對此,有人不理解情有可原?!?/p>
除了信仰,顧欣也愿意成為一個中國高雅藝術的傳播者。中國的書法,古詩詞是中國最高雅的藝術,但這些也僅僅是在中國。中國作為一個博大精深的古國,顧欣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傳播它,讓世界的人們去感受中國的高雅藝術。但是憑借他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更多的、年青一代的、喜歡中國高雅藝術的人加入進來,去傳播我們的高雅文化,高雅藝術。
跟顧欣聊天是個很愉悅的事情,仿佛你問什么他都繪聲繪色的回答于你。他跟我說,他在學校給學生們講課時也是這樣,他講課的時間只有很短的時間,大多數都是學生們在提問,他來回答,他覺得這樣才能把所有的知識傳遞給同學們。所以他很喜歡提問的方式。當我問他,生活中他閑暇時光最喜歡做什么時,他說這樣說:“我最喜歡的就是讀書?!睍恢倍际撬芎玫呐笥?,很多時候書能給人很多心靈和智慧上的啟迪。能夠給人道德上最好的約束。平時他也很注重穿著,并不是喜歡穿衣打扮,而是要在什么場合穿什么樣的衣服。就像你要觀賞一部歌劇,出于對表演者的尊重,勢必要西裝革履,這只是對于藝術的尊重。
雖然2014年對于顧欣來說很忙碌,但是他永遠都會懷揣著感恩的心回報著社會。不僅如此他也會幫助那些熱愛高雅藝術的年輕人們,去栽培他們,讓他們用自己將來的力量去回報這個社會,讓良性循環(huán)繼續(xù)下去,讓那些熱愛藝術,熱愛高雅藝術的人們更多,讓高雅藝術的靈魂感染著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