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
當歸,人盡皆知的補血良藥,含有當其實而歸的意思。
據(jù)傳古代云南邊疆某村莊有一青年藥農,新婚不久,為生活所迫,要進山挖藥。其妻依依難舍,青年也甚為留戀,在含淚惜別時,青年囑咐愛妻在家里艱苦度日,如果三年不能歸家,允許她改嫁。青年一去三年,由于山深林密,路途遙遠而無法通訊,妻子見丈夫全無消息,憂慮交加而致氣血并虛,得了嚴重的婦女病。婆婆見媳婦形體日瘦,神情日疲,茶飯不思,頓生憐恤之心,勸她改嫁。妻子初有不舍,后來也以為丈夫一去已過三年,料想兇多吉少,便經(jīng)不住人們的勸說而另擇配偶了。
誰知她改嫁后不久的一天,采藥青年突然回來了。當他得知妻子已經(jīng)改嫁,后悔不迭,托人捎信要求再見一面,妻子應允,相見時兩人抱頭痛哭。在悔恨交加中,青年得知她家境艱難,便贈一些藥材,叫她去賣錢度日。青年走后,患病已久又多情的女子見前夫如此鐵石心腸,頓時癱軟在地,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一陣心酸,痛不欲生,就胡亂拿些藥來煎服,以此來了卻殘生。哪想到連吃幾天,臉上竟?jié)u有血色,紅潤起來,病也不治而愈。后來人們吸取青年藥農當歸而不歸,害的妻子改嫁的沉痛教訓,遂將此藥取名為“當歸”。
中藥湯劑
【方名】 當歸四逆湯
【出處】 《傷寒論》
【組成】 當歸12克、桂枝9克、 芍藥9克、 細辛3克、 通草6克、 大棗8枚、炙甘草6克。
【功用】 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
【方解】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溫陽與散寒并用,養(yǎng)血與通脈兼施,溫而不燥,補而不滯。方以桂枝湯去生姜,倍大棗,加當歸、通草、細辛組成。方中當歸甘溫,養(yǎng)血和血;桂枝辛溫,溫經(jīng)散寒,溫通血脈,為君藥。細辛溫經(jīng)散寒,助桂枝溫通血脈;白芍養(yǎng)血和營,助當歸補益營血,共為臣藥。通草通經(jīng)脈,以暢血行;大棗、甘草,益氣健脾養(yǎng)血,共為佐藥。重用大棗,既合歸、芍以補營血,又防栓枝、細辛燥烈大過,傷及陰血。甘草兼調藥性而為使藥。全方共奏溫經(jīng)散寒,養(yǎng)血通脈之效。
中成藥
當歸養(yǎng)血丸主要成分為當歸、白芍(炒)、地黃、炙黃芪、阿膠、牡丹皮、香附(制)、茯苓、杜仲(炒)、白術(炒)。以上十味,除阿膠外,余者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35~45g,阿膠加水適量溶化,與蜜和勻泛丸,干燥?;蛉糠鬯槌杉毞?,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80~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當歸養(yǎng)血丸用于治療氣血兩虛所致月經(jīng)不調,月經(jīng)淋漓不止或崩漏。方中以當歸養(yǎng)血和血,黃芪益氣健脾,為君藥。白芍、地黃、阿膠補血止血,白術、茯苓健脾化濕,為臣藥。佐以丹皮活血散瘀;香附疏肝理氣,調經(jīng)止痛;杜仲補肝腎。全方益氣健脾,養(yǎng)血調經(jīng)。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顯示當歸養(yǎng)血丸中當歸、阿膠、黃芪、白術能促進RBC、Hb的生成;地黃可促進血虛動物RBC、Hb的恢復;黃芪、地黃、白芍、當歸、白術、茯苓、杜仲、牡丹皮均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黃芪、白術有抗疲勞作用;香附揮發(fā)油有輕度雌激素樣活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