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雨
(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 130013)
人間有味是清歡
——記《文會圖》中的茶事活動
李竹雨
(中國茶葉博物館,杭州 130013)
宋代延續(xù)中晚唐以來的宴飲之風(fēng),北宋徽宗 《文會圖》以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宋代宮廷宴飲的場景,其中所表現(xiàn)的茶事活動更是真實再現(xiàn)了宋代飲茶的習(xí)俗。
宋代;文會圖;宴飲;茶事
《文會圖》是否為宋徽宗親筆所繪,學(xué)術(shù)界尚有爭議(謝稚柳先生和徐邦達(dá)先生認(rèn)為《文會圖》為徽宗畫院畫家所繪,即所謂“御題畫”。本文仍舊按臺北故宮博物院圖錄所稱為宋徽宗《文會圖》),但是其精致明凈的風(fēng)格符合徽宗書院的特質(zhì),充分展示了宋代宮廷的宴飲場面。
圖1 北宋《文會圖》(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縱184.4 cm,橫123.9 cm,絹本,雙拼)
宋徽宗趙佶朝二十九年,一生愛茶,嗜茶成癖,常在宮廷以宴請群臣、文人,有時興至還親自動手烹茗、斗茶取樂,親自著有茶書《大觀茶論》,致使宋人上下品茶盛行?!段臅D》以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了宋代宮廷宴飲的場景。
圖中背景為三株枝葉繁茂的大樹,枝葉纏繞。樹下有一大案,大案上有碗、碟、臺盞、溫壺、箸、勺等食具,有蘋果、桃子等食物,還有花形的裝飾品。九文士圍坐大案四周,左邊一白衣男子單獨據(jù)桌子一邊,可能就是這場宴會的主人,其余客人或三位、或四位分別坐在桌子的另外三邊。除了圍桌而坐的九人,還有兩人在樹下交談。圖中人物神情各異,侍者們往來其間。大案的前方,左邊兩名侍者正準(zhǔn)備茶,一侍者正拿長柄勺舀茶末,準(zhǔn)備將茶末置于茶盞中,另一侍者在爐邊似乎在看著爐中的湯瓶。桌上有黑色的盞托和白釉的茶盞。而右邊榻上則是酒具,有溫壺、臺盞等,桌下有一梅瓶形制的酒瓶,并且可看到口部被密封起來。一侍者雙手托盤,另一侍者似乎在打掃桌子。而左前方有個小童,正拿著碗,不知喝得是酒是茶。整個場面顯得盛大熱烈。畫面右側(cè)有趙佶親筆題詩:“題文會圖:儒林華國古今同,吟詠飛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畫圖猶喜見文雄?!碑嬅孀笾杏汹w佶的“天下一人”簽押。另有蔡京在畫上題詩:“臣京謹(jǐn)依韻和進(jìn):明時不與有唐同,八表人歸大道中。可笑當(dāng)年十八士,經(jīng)綸誰是出群雄?!?/p>
《文會圖》真實體現(xiàn)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集宴飲生活,此畫卷仿佛打開了一條時光通道,帶領(lǐng)我們回到了千年前,親身感受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園林中飲酒、歌舞、飲茶的恣意生活。
宋代實行崇文政策,宋朝歷代皇帝一直延續(xù)中晚唐以來支持和鼓勵大臣“厚自娛樂”的態(tài)度,從皇室到文人士大夫中都彌漫著一股濃烈的享樂之風(fēng)?;适屹F族經(jīng)常舉行各式宴會,比如皇室朝會設(shè)宴的大宴,內(nèi)苑留臣下賜宴的曲宴等。蔡京的《太清樓侍燕記》、《保和殿曲燕記》、《延福宮曲燕記》以及王安中《睿漠殿曲宴詩并序》、《睿漠殿賞橘曲燕詩并序》、《靈岳曲宴詩并序》等文章中都可以管窺當(dāng)時宴會的盛況,從中可以看出宋代皇室的宴飲活動帶有濃郁的人文色彩,其所描繪的宴飲場景和《文會圖》可以互為印證。
宋代宴飲的完整過程包括“前筵”(初坐)、“后筵”(再坐)以及飲酒結(jié)束后的“留連佳客”的尾聲三部分。兩部分 “前筵”和“后筵”飲酒,尾聲為送茶、送湯(湯又名熟水)。[1]尾聲時的茶事活動往往是為了留客。酒宴過后,賓主盡歡,宴會達(dá)到高潮之后,酒肴撤去,就進(jìn)入了“留連佳客”的尾聲階段,這時便以“點茶”表達(dá)主人留連佳客之意?!包c茶”是兩宋時最為盛行的飲茶方式,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都有關(guān)于點茶的記載,其方法是將茶末投入茶盞中調(diào)作膏狀,再用湯瓶進(jìn)行沖點,邊沖點邊用茶筅在盞中擊拂。圖中一侍者正在看著爐中的湯瓶煮水,另一侍者一手持茶盞,一手向一罐中以茶匙取碾好的茶末,正是表現(xiàn)了“點茶”的過程。
而以“點茶”表達(dá)主人“留連之意”的宋詞極為常見,比如朱敦儒《好事近》:“綠泛一甌云,留住欲飛胡蝶。相對夜深花下,洗蕭蕭風(fēng)月。從容言笑醉還醒,爭忍便輕別。只愿主人留客,更重斟金葉。”[2];毛謗《西江月·侑茶詞》:“……勸君不醉且無歸。歸去因誰惜醉。湯點瓶心未老,乳堆盞面初肥。留連能得幾多時。兩腋清風(fēng)喚起?!盵3]
圖2 宋龍泉窯青釉暗刻花六棱執(zhí)壺(中國茶葉博物館藏)(文會圖中在炭火中放置兩把湯瓶,便是與圖2此執(zhí)壺類似,主要用于煮水,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中說:“近世瀹茶,鮮以鼎鍑,用瓶煮水?!?
圖3 宋茶匙 (中國茶葉博物館藏)(宋蔡襄《茶錄》云:“茶匙要重,拂擊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梅堯臣有一首《次韻和永叔嘗新茶雜言》,最后兩句寫道“石瓶煎湯銀梗打,粟粒鋪面人驚嗟。詩腸久饑不禁力,一啜入腹鳴咿哇”,其中的銀梗就是指銀茶匙。茶匙在宋代的茶事活動中既有擊拂的作用,又有取用茶粉的功能。在文會圖中侍者正是在使用茶匙取茶粉。)
此時的點茶又或是解酒的一種方式。宋徽宗的《宮詞》“螺鈿珠璣寶盒妝,琉璃甕里建芽香。兔毫連盞烹云液,能解紅顏入醉鄉(xiāng)?!盵4]就說明在酒宴之后,宋人常常 “點茶”來醒酒,宴會后以茶醒酒的方法在許多詩歌中都有體現(xiàn),比如李德?!稇涇俊? “欲及清明火,能銷醉客酲。”[5]朱慶余《秋宵宴別盧侍御》“綠茗香醒酒”[6]等等。再如謝逸《武陵春·茶》:“畫燭籠紗紅影亂,門外紫騮嘶。分破云團(tuán)月影虧。雪浪皺清漪。捧碗纖纖春筍瘦,乳霧泛冰瓷。兩袖清風(fēng)拂袖飛。歸去酒醒時。”[7]就寫了宴會飲酒后送茶的光景與飲茶的感受。
圖4 宋影青刻花葵口茶盞(中國茶葉博物館藏 )
點茶又或是“成為收拾酒席,再入舞筵的一個過渡”[8]。如史浩《如夢令》中所寫:“一笑尊前相語。莫遣良辰虛度。飲興正濃時,兔碗聊分春露。留住。留住。催辦后筵歌舞?!盵9]再如程垓《朝中措·湯詞》:“龍團(tuán)分罷覺芳滋。歌徹碧云詞。翠袖且留纖玉,沉香載捧冰均。一聲輕唱,半甄輕吸,愁緒如絲。記取臨分余味,圖教歸后相思。”[10]
這一現(xiàn)象與當(dāng)時宴飲的風(fēng)俗密不可分。中唐以后,文人宴飲生活中盛行歌舞娛賓,為此很多達(dá)官貴人都蓄養(yǎng)家樂,所以宴會上歌伎表演歌舞助興成為一種風(fēng)尚。賓客或是歌妓常常在席間勸酒亦或是行酒令,曾有學(xué)者指出詞的產(chǎn)生與這類現(xiàn)象關(guān)系密切。
而在宋代,飲茶興盛,酒宴之后還有茶席,相應(yīng)地歌伎在酒后向賓客送茶時歌唱茶詞。所謂的茶詞,便是“作短句以侑茗飲”,以此來娛樂賓客,《歲華紀(jì)麗譜中》記載:
正月二日,出東郊,早宴移忠寺,晚宴大慈寺。清獻(xiàn)公(趙忭)記云:宴罷,妓以新詞送茶,自宋公祈始,蓋臨鄧周之純善為歌詞,嘗作茶詞授妓首,度之以奉公,后因之。[11]
《文會圖》中桌案的右邊,一名身著綠衣的男子手拿檀板離座,似乎正在邀請旁邊的男子歌舞一番, 也許是兩個人正在互相謙讓。而前方的仆人則在準(zhǔn)備點茶,坐在一邊的主人向客人伸手似乎在招呼延請。整幅畫面恰好表現(xiàn)了酒后開始點茶準(zhǔn)備歌舞的余興階段:
酒闌后,人們將散未散,桌子上的食物酒水已經(jīng)用過一些,盡興后的人們慵懶地坐著,而桌案的右邊,一位手拿檀板的綠衣人正預(yù)備邀請大家歌舞,亦或是正準(zhǔn)備唱茶詞,前方的仆人則在準(zhǔn)備點茶,為大家送上茶湯。這一次幾百年前的宴會,也或正是宋徽宗時曾經(jīng)舉行過的一次宮廷雅宴,總之這張畫卷像照片一樣定格一段慵懶愜意時光。
1 馬麗梅.宋詞與宴飲.蘇州大學(xué)2010年博士學(xué)位論文,第98頁.
2 唐圭璋著.《全宋詞》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94頁.
3 唐圭璋著.《全宋詞》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74頁.
4 北京大學(xué)古文獻(xiàn)研究所編.《全宋詩》冊二六卷一四九三.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60頁.
5 《全唐詩》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206頁.
6 《全唐詩》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305頁.
7 [清]沈辰垣編.《御選歷代詩余》.吉林:吉林出版集團(tuán),2005年5月,第782頁.
8 揚之水.兩宋的茶詩與茶事.文學(xué)遺產(chǎn).2003(2),80頁.
9 《全宋詞》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第2937頁.
10 《全宋詞》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第1819頁.
11 曹學(xué)佺.《蜀中廣記》卷五十五.《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591冊,第745頁.
Plain flavor, the meaningful flavor in the world: a study on tea-based activities described in painting "Scholars′ Banquet"
LI Zhuyu
(China National Tea Museum, Hangzhou,310013,China)
Social gatherings, which were prevalent in the mid- and late-Tang dynasty, continued into the Northern Song. The painting "Scholars Banquet", a realistic depiction of the court banquet by Emperor Huizong, showed the tea-drinking customs at that time.
Song dynasty; the painting "Scholars Banquet"; banquet; tea-drinking customs
2014-05-14
李竹雨(1984年-),女,浙江杭州人,中國茶葉博物館館員,從事文物管理工作。
G26;TS971.21
A
0577-8921(2014)03-1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