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慶濤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是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完成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就必須加強師生間的溝通與交流。那么,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呢?本人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jīng)驗和自己的“與學生的溝通藝術”的課題研究,總結如下:
一、關心學生,深入內心,尊重人格,保守秘密
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教育好學生,首先要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心,學生才會對教師說真心話,說心里話,而不是言不由衷,敷衍搪塞教師。當學生對教師說心里話時,教師一定要認真傾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他的尊重。同時,對于學生和自己的談話內容,涉及學生的隱私時,教師一定要守口如瓶,保守秘密,這樣學生才會對教師真正信任,才愿意和教師做心靈的碰撞。如果人與人之間不心存芥蒂,那么溝通就容易得多,這是教師與學生能有效溝通的最有力的保障,也是能夠順利與學生溝通的前提之一。
二、解決矛盾,公平公正,語言委婉,打動學生
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每天生活學習在一起,學生之間不產(chǎn)生矛盾是不可能的。當學生有了矛盾怎么辦?尤其是矛盾雙方是兩個學習成績有著天壤之別的學生時,教師該怎么辦?此時此刻,所有的學生都會眼盯著教師,看教師如何處理這起事件。如果教師在處理這件事時,不分青紅皂白,將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批評一頓,后果可想而知,教師會在學生的心目中永遠都是零分,他們希望他們的教師公平公正地處理這件事,而不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優(yōu)劣來評判誰對誰錯,尤其是有理的一方更希望教師為他主持公道。由此可見,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多么重要。當學生出現(xiàn)矛盾時,教師一定要追本溯源,弄清原因,然后再對癥下藥,力爭做到公平公正,讓矛盾雙方都心服口服。在調解雙方矛盾時,教師的語言要委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真正打動他們,最后化干戈為玉帛。
三、了解個性,尋求時機,利用班會,彰顯個性
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都不同,所以教師要與學生有效溝通,首先要了解學生個性。對于那些謹慎膽小、自尊心強的學生,我往往采取當面表揚鼓勵、背后提醒的方法;對于那些大大咧咧的學生,我除了表揚提醒之外,會在恰當?shù)臅r機給以嚴厲的批評,這樣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照顧了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此外,我還利用班會,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師生之間有溝通,尤其是分組討論時,學生不僅能有效溝通,還能從中彰顯個性,這樣教師更能抓住學生的脈搏,對癥下藥。
四、課上課下,融入一體,肢體交流,傳神送情
我與學生的溝通,不僅是在課堂上,而且在課下,與學生做各種活動,和學生真正融入一體。在與學生做活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某些學生小心眼兒、斤斤計較,此時不需要教師去說服教育,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學生就能心領神會,從而避免了許多小矛盾的發(fā)生,事后教師再循循善誘,那么班級就容易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
五、書面批注,形式多樣,緊跟潮流,貼近生活
我經(jīng)常利用給學生批注作業(yè)、日記的機會,在作業(yè)和日記上留言,與他們溝通。留言既有表揚鼓勵,也有提醒批評。溝通內容大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tài),小到他們的生活起居。此外教師應緊跟潮流,與時俱進。我經(jīng)常利用休息時間與學生上qq,發(fā)微博,寫說說,內容廣泛,這樣做拉近了我和學生的距離,讓我更加了解學生,溝通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六、特殊群體,特別關愛,細心觀察,奉獻愛心
這里所謂的特殊群體,是指家里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身體殘疾的學生、單親家庭的學生、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智障的學生以及留守兒童等,這些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他們更需要教師對他們特別關愛。這就需要教師細心觀察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時時和他們溝通,在他們需要幫助時助他們一臂之力,奉獻自己的愛心,這樣更有利于特殊群體的成長。
注:此論文系全國教育科研規(guī)劃單位資助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與學生溝通藝術的研究》 課題編號QG36—568。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紅崗子鄉(xiāng)中心校)
·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