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殿偉
那一年,一個才華橫溢的年輕書生受同學邀請,利用大學放假之機,來到了風景優(yōu)美的海上仙境——廈門鼓浪嶼,旅游觀光。在這位同學家里,書生與同學的妹妹陳錦端一見鐘情,彼此間美好而又熱切的初戀就這樣開始了。
當幾天后,一對俊男美女依依惜別時,陳錦端取出自己最珍愛的荷花手帕,請求對方留下簽名。于是書生在手帕上灑脫地用篆書寫下名字:林語堂。此后日子里,兩個人,一個在上海圣約翰學院繼續(xù)讀書,一個在廈門翹首相望心上人早日學業(yè)有成歸來。其間自然鴻雁傳書,互相寄托著無盡的纏綿憂思。
后來,作為全國知名文學和語言大家的林語堂,論起出身卻很酸楚,充其量勉強算得上牧師家庭的兒子。而陳錦端卻生于南洋華僑富豪之家,其父曾任晚清外交官,辛亥革命后專事投資海外橡膠生意,家業(yè)資產(chǎn)富可敵國。在如此懸殊的家境對比下,陳父自然不可能同意把千金嫁給林語堂。就算這個小伙子能用一手好文筆創(chuàng)作出經(jīng)典大作《京華煙云》,仍然不足以打動堅持“婚姻必須門當戶對”的陳父之心。于是,他一方面嚴格限制女兒與林語堂交往,另一方面親自出馬找到林家父母,既是威脅也是勸誘,要求他們說服林語堂徹底中斷這場不該發(fā)生的戀愛。
林語堂與陳錦端在各自家長干預下,雖然表面上將火熱的戀情掩藏起來,但是一個不肯外嫁他人,另一個不肯相看其他姑娘,為的是等待修來愛情正果的那一天。陳父為此煞費苦心地再次找到林家父母保媒,只不過女方是自家鄰居的二小姐廖翠鳳。于是林家父母禁不住陳父的巧嘴簧舌,告訴兒子林語堂必須去相這個親,否則就與他斷絕親情關系。
以孝道為做人第一準則的林語堂難違父母之命,不得不前去敷衍相親。然而就在兩個年輕人見面后,同樣出身于豪門望族的廖翠鳳聽旁人述說過林家困窘家境后,毫不介意地微微一笑:“窮一點苦一點又怎么樣,只要兩顆心能彼此包容、彼此體貼,就是世間最大的財富!”因為這句樸實無華的真摯話語,令林語堂為之動容。一個富家女孩能如此理解愛情之真諦,能把世間榮華富貴視如草芥,令他吃驚之余,就是深深的感激,這使得林語堂在滿心沖動之下最終選擇了接受。而得知消息的陳錦端見到林語堂時,既不詰問也不哭鬧,只是含著淚水淡淡強笑道:“祝福你們?!?/p>
一年后,林語堂與廖翠鳳正式喜結連理。溫馨的洞房花燭之夜,林語堂毅然將婚書扔進火盆中付之一炬。見妻子驚愕地張大嘴巴,林語堂認真笑道:“這個東西除了離婚再無旁用,還有必要留著嗎?”那一刻,廖翠鳳終于弄懂了林語堂的良苦用心,鬧了半天他是在告訴她,他對陳錦端只是單純的喜歡,絕不會再生出婚姻之念。廖翠鳳激動地偎依在丈夫懷里,撫弄起他給她戴在胸前的結婚信物——一尊象征吉祥幸福的護身小金佛,上面有林語堂親手鐫刻的一句詩:“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
曾經(jīng)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的廖翠鳳嫁入林家后,盡管日子一直很清苦素淡,但卻開開心心,從未吐露過一句怨言。因為在她心目中能夠把林語堂視為生命里的另一半,就等于接納和包容了關于夫君的一切,哪怕是承受必要的委屈也心甘情愿。
廖翠鳳最大的優(yōu)點更是俗世上的男女所不能與之相比,那便是懷有一顆豁達智慧的寬容之心。這也正是林語堂對她終生感激和敬重的地方。也許是心里始終難以放得下的緣故,也許是為了純粹探討文學,陳錦端以拜師為名不時來林家做客。每逢這時廖翠鳳都熱情接待,甚至同對方姐妹相稱。弄得林語堂倒是很尷尬,漲紅著臉不算,還吞吞吐吐不知說些什么好。就連兩個人的孩子也覺察到這般情景,好奇地問起母親其中緣由時,廖翠鳳則毫不掩飾地大度一笑:“哦,沒什么,因為你爸爸曾經(jīng)喜歡過陳阿姨嘛?!?/p>
妻子的寬宏大度讓林語堂感到無以回報,所以從不回避那段情感糾葛。只是在介紹完自己與陳錦端的故事后,會幽默地補上一句:“因為愛過嘛,所以絕對不會選擇重復?!睂τ诹终Z堂來說,妻子如此通達事理,所以完全沒必要藏著過去的往事。曾經(jīng)的心結越是講給對方傾聽,就越獲得一份輕松的釋然。漫長的人生旅程中,自己已深深愛上了妻子,即便同陳錦端繼續(xù)交往,充其量只是一種純潔的師生情誼罷了。他懷念的只是青春年少時的一個女孩,而絕不是如今已嫁作人婦的陳錦端。
同為塵世間的煙火男女,平淡無奇的日子里難免會生出磕磕碰碰。不過面對步入中年后脾氣變得易于煩躁的妻子,林語堂自有一套化解方法。那就是在妻子嘮叨不止時,自己保持緘默不語。他還有一個撒手锏,那就是曉得妻子整副面容中,最值得榮耀的便是高高的鼻梁。所以每當妻子生氣之際,林語堂會輕輕地去捏對方鼻子調侃道:“歷史上的西施之所以從不發(fā)怒,是為了憐惜自己的美麗鼻子,否則肝火上亢的話會變成紅紅的鼻子頭!”這時的廖翠鳳實在忍耐不住,在丈夫的刻意恭維下“撲哧”一笑。
其實林語堂與廖翠鳳攜手于夕陽下漫步時,有許多人都知道他一直在傾心喜歡著陳錦端。只是林語堂的愛情智慧在于,不和命運抗爭,不與情感較勁,用他在小說《京華煙云》里的話語說:“美好的初戀,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舊情人再好,往事再美妙,可惜都是過去,最現(xiàn)實的幸福應是珍惜眼前的人,惜惜相守,依依相伴,在愛的歲月里慢慢變老……”
一對情侶在步入婚姻殿堂后,不離不棄地相守50年,便是世人羨慕贊嘆的金婚。林語堂同廖翠鳳就是靠著彼此理解、信任和寬容的生活方式圓滿迎來了金婚之年。為了給世間留下最永恒的愛情見證,林語堂特意精心打造了一枚金婚紀念章。上面依然鐫刻著當年送給妻子的詩句: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此外他還作了一篇《金婚紀念序言》:“婚姻猶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樣去欣賞,又怎樣去駕馭。倘若你智慧,付出一顆真誠的心,即使婚前與對方?jīng)]有感情基礎可言,婚后也能做到琴瑟和鳴相敬如賓……”
1976年春意盎然的一個夜晚,令世人敬仰的一顆文壇巨星悄然隕落。走完82歲人生旅程的林語堂在香港寓所里,彌留之際仍然緊緊拉著廖翠鳳的手,口中喃喃說道:“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廖翠鳳按照丈夫生前遺囑,把其骨灰撒到了茫茫大海中。而在8年后又一個暖意融融的春日里,她也同樣吟誦著丈夫留下的詩句安詳?shù)仉S風逝去!
(編輯/張金余 賈培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