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仙
聯(lián)合應用丹紅與腦心通治療腦梗死效果觀察
李慧仙
目的 評價腦梗塞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腦心通治療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的腦梗死患者 8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丹參與胞二磷膽堿聯(lián)合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聯(lián)合腦心通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7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結論采用丹紅注射液與腦心通聯(lián)合治療腦梗死,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及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痛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腦梗死;丹紅注射液;腦心通
在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中,腦血管疾病屬于多發(fā)病和常見病,而腦血管疾病中,腦梗死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尤其對于老年人群,危害更加嚴重[1]。因此,有效治療腦梗死患者意義重大,是現(xiàn)代臨床醫(yī)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選擇曾于我科進行治療的80例腦梗死患者,對其中40例采用丹紅注射液與腦心通聯(lián)合治療,并取得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腦梗死患者,均符合腦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隨機均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45~75歲,平均(62.5±3.5)歲,病程 2~10年,平均(5.5±1.5)年;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44~76歲,平均(66.4±3.4)歲,病程1~10年,平均(6.2±2.4)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方面無顯著差異,具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與腦心通聯(lián)合治療,囑患者口服腦心通,劑量為1.2g,3次/d,并采用250m l生理鹽水+30m l丹紅注射液,對患者行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患者采用胞二磷膽堿與丹參聯(lián)合治療,囑患者口服75mg腸溶阿司匹林,1次/d,并采用250m l丹參注射液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 2周。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缺損評分及治療效果。
1.3 療效判定標準對患者的神經缺損進行評分,其減少程度在90%以上,則表示痊愈;減少程度在46%~90%,則表示顯效;減少程度在18%~45%,則表示有效;減少程度在17%以下,甚至增加,則表示無效[2]。痊愈率=痊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對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以及治療效果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來進行表示,對計量資料用t來進行檢驗,對組間比較用χ2來進行檢驗,在本次研究中,以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前后對神經功能缺損進行評分,兩組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但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0 23.85±6.54 12.22±6.95對照組 40 22.95±6.88 18.45±8.24
2.2 治療效果比較治療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明顯高于對照組(75.0%),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痊愈率為 50.0%,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17.5%),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3 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兩種治療方法均有較高安全性。
腦梗死的發(fā)病機制是由于患者腦組織內局部動脈血流灌注減少或完全中斷,使機體的供血及供氧停止,導致組織壞死并軟化。腦梗死一般是由動脈硬化造成的,所以該疾病與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根據相關研究,在腦梗死患者病灶周圍的半暗帶區(qū)域內,有些神經元雖然喪失了功能,但結構仍然是完整的,若能恢復該部位的突觸傳遞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3]。
丹紅及腦心通中的主要成分是紅花、丹參、川芎、水蛭、地龍與全蝎。現(xiàn)代藥理研究中發(fā)現(xiàn),水蛭中含有水蛭素、肝素以及抗血栓素等物質,能夠抗凝及抗血栓。水蛭素屬于一種凝血酶特效抑制劑,具有很強的作用,不但對纖維蛋白凝固有一定的阻斷作用,也對凝血酶所催化產生的血瘀反應有一定的阻止作用。地龍中所含的主要物質為蚓激酶,能夠將纖維蛋白直接溶解,還能將纖溶酶原激活,對血小板聚集進行抑制。川芎、丹參及全蝎可活血化瘀并激活纖溶,此外還具有與肝素類似的作用,即對紅細胞以及血小板的聚集有一定的抵抗作用,能夠對高凝狀態(tài)進行糾正,使血管擴張,改善微循環(huán),對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丹紅注射液與腦心通所具有的作用就是抗凝血,阻止抗血小板與紅細胞的聚集,使纖維蛋白原含量降低,對血栓的形成進行抑制并溶栓,使腦缺血的范圍減少。在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痊愈率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腦梗死患者,采用丹紅注射液與腦心通聯(lián)合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可使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得到顯著改善。
[1] 童向霞.步長腦心通治療腦梗塞320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15(11):161-163.
[2] 李紅宇,秦麗霞.步長腦心通膠囊治療腔隙性腦梗塞46例[J].光明中醫(yī),2010,11(9):1620-1621.
[3] 呂雅麗,宋文紅,賈耀琴,等.丹紅注射液與步長腦心通膠囊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0,30(11):94-95.
R743.33
A
1673-5846(2014)05-0058-02
西雙版納州人民醫(yī)院內二科,云南西雙版納 6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