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彩紅
當今石界,C君,名聲那可是響當當?shù)?,尤其是對于我這樣菜鳥來說,各路消息聽得多了,竟然覺得這位仁君有些神秘,久已期待能有機會來一句“久聞大名,有緣得見” ……
據(jù)說,C君之所以名聲在外,并非財最大、氣最粗,更不是善于出鏡搶風頭,那究竟是什么獨門絕技讓他在泱泱石界獨樹一幟呢?眾人總結:C君看石與眾不同,眼光獨到,且只進不出,攬走無數(shù)令人饞涎的好石,其量難計。
某地舉辦國內大展,業(yè)內大腕云集,C君被列為貴賓出席。開幕式上,本人終于得見其廬山真面目:中年微微發(fā)福,一身休閑裝扮,隨意中暗藏精明果敢——目測與其他人也并無二致。為了給心中長久集聚的好奇與認知找個答案,肩負職業(yè)責任的我第一次動了點小心思,將C君作為此行的工作重點之一,從開幕式起便進行“跟蹤尾隨”。
果然,開幕式一結束,在眾領導、嘉賓被禮儀引導著去參觀精品展的檔口,只見C君裹緊了夾克衫,壓低腦袋匆匆離開了大隊伍——還好本姑娘早有準備,緊隨其后,看你往哪里逃!
還未等我緩過勁來,C君已一頭扎進了人頭攢動的展場——好神速的腳勁兒,趕緊整理情緒快步跟上。
逛了約二十幾家攤位后,只見他停在了一家畫面石攤位前,片刻功夫就指著一塊橢圓形的石頭詢價,攤主報價不低,12000元。C君一聽頓露驚愕之態(tài),邊摸摸腦袋邊笑著問到:“您這石頭怎么比別人的都貴???”攤主則一臉真誠地解釋著:“我這石頭值啊,你看這畫面多干凈,還有這棵樹,多好的發(fā)財樹呢,桿兒粗,枝葉繁茂,很難出的,還有這色彩,黑跟白對比度多好……這價格開得一點不高啊,您剛玩石頭吧?!甭犞鴶傊骺渥约旱氖^,C君呵呵笑著并“哦,哦……哦”地回應著。隨后,他又將石頭翻來覆去地看了好幾遍,還邊看邊自言自語“這石頭真是神奇啊,怎么會長成這個樣子呢,該不會是畫上去的吧”,完全一副剛入門的新手模樣。攤主聽到這里有些著急了,辯到:“您還真是外行?。「嬖V您啊,這人玩奇石,首先就是要天然的,畫面奇特,要不然就不值錢咯”?!斑@樣啊”,C君似有所悟。
幾個回合之后,C君以6000元的價格笑瞇瞇地抱走了那塊“發(fā)財樹”。扔下頗具成就感的攤主和一旁呆若木雞的我——這就是傳說中的C君么?這與眼神犀利、作風果斷、不差錢的造型完全大相徑庭么!果然眼見為實,小道消息信不得!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納悶,再聽到關于C君的傳說也會持懷疑態(tài)度。直到正式認識了C君,我的疑惑才被徹底解除。
某次去云南參展,我有幸與C君同車。期間聊起前事,對于我的好奇,C君哈哈大笑,說這是很多人都問過他的。
C君解釋說,這其實是一種策略,無論是買石,還是生活中,人們常常急于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與長處,殊不知,這樣一來,對方便會有所防范,達到目的也就費時費力;如果行家里手能故意詐呆扮傻,以退為進,使對手放松警惕,消除戒備心里,成功率自然大大提升。這也就是三十六計里的“假癡不癲”,跟“扮豬吃虎”、“大智如愚”異曲同工。
至此,我才恍然,生活中我們見慣了扮虎食豬者,然高手果然是高手,一招“假癡不癲”,不顯山、不露水,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