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斌
揚州畫派的形成
“揚州畫派”是清代初期至中期活動于揚州地區(qū)的畫家群體的總稱,主要活躍在康熙中期至乾隆末期。由于這一畫派的畫風非常怪異,與當時的正統(tǒng)畫風不和,不為當時人所理解,因而被人們稱為“揚州八怪”。
據(jù)清汪鋆《揚州畫苑錄》載,清代揚州畫家519人,其藝術(shù)風格多樣,水墨寫意和工筆重彩交織成一個千峰競秀的局面,已形成了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畫派?!巴瑫r并舉,另出偏師,怪以八名,畫非一體,似蘇張之捭闔,緬徐黃之遺規(guī),率汰三筆五筆,覆醬嫌粗,胡謅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無異趣,適赴歧途。亦嶄新于一時,只盛行乎百里。”(汪鋆《揚州畫苑錄》)
“揚州八怪”作為“揚州畫派”的代名詞也就逐漸傳播開來。在各種歷史文獻中被列入“揚州八怪”的書畫家多至15人。他們不全是揚州人,大多也沒有畢生生活于揚州,但彼此或為同鄉(xiāng),或系藝友,或是師生,并均在揚州參與所謂“新變”。他們的藝術(shù)新風自雍正至乾隆年間在揚州地區(qū)得到了集中的表現(xiàn),前后達一個多世紀。直至海派的興起,“揚州畫派”才逐漸衰退下去。
揚州以文化中心、商貿(mào)中心和重要的政治城市而聞名。正是其特殊的文化、經(jīng)濟、政治地位所形成的優(yōu)勢,才促使揚州地區(qū)在歷史上作為繪畫的重鎮(zhèn)而存在,更催生了“揚州畫派”的出現(xiàn)與崛起。
揚州為清朝早期最重要的商業(yè)都市,是當時的第一商業(yè)大都會。此時期鹽鐵轉(zhuǎn)運使也進駐揚州,江淮鹽稅一年竟達600萬緡(成串的銅錢,一緡一千文)之巨,揚州的鹽稅已經(jīng)成為朝廷的重要收入。揚州的經(jīng)濟優(yōu)勢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促使揚州地區(qū)出現(xiàn)了“青綠山水畫派”,唐周昉的繪畫作品在這一時期也有著廣闊的市場。
實際上,清代揚州畫家絕大部分活躍于清代初期、中期,尤以石濤、查士標、程邃等清初著名畫家在揚州地區(qū)的書畫創(chuàng)作活動,帶動了揚州地區(qū)的繪畫達至繁盛。在此期間,石濤開創(chuàng)的“石濤畫派”,以石濤、金農(nóng)、鄭燮等人為代表的“金石寫意畫派”,程邃開創(chuàng)的“焦墨山水畫派”,華嵒創(chuàng)立的“新羅畫派”,袁江、袁耀創(chuàng)立的“二袁畫派”,先后在揚州地區(qū)崛起。在這批繪畫流派群體中,尤其以“揚州畫派”(“揚州八怪”)最為著名?!皳P州畫派”作為揚州地區(qū)具有地域特色的繪畫流派為人們所認可。
注重寫生
“揚州畫派”非常注重寫生。從石濤開始,無不對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搜盡奇峰打草稿”成為石濤及“揚州畫派”畫家繪畫創(chuàng)作遵循的重要原則。
“揚州畫派”畫家的繪畫作品往往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受和新鮮的生活氣息。如石濤《淮揚潔秋圖》(第66頁)就是通過觀察揚州城郊的秋天景致寫景入畫而創(chuàng)作的一幅山水畫作品。他以揚州城一角為近景,畫八九屋宇人家,錯落穿插于古柏垂柳之中;城堞之外,茫茫河水正從遠處緩緩而來,一人獨棹于河中;丘崗綿延,河干蘆葦在河風飄拂中微微起伏;丘崗之上,林木蔥郁森森,呈現(xiàn)了江南地區(qū)秋天煙水縹緲、景物清曠的景致。此幅作品以濕筆點染,花青淡赭罩色,突出表現(xiàn)了揚州秋天景物的變化。用筆灑脫奔放,于酣暢蒼茫中顯現(xiàn)作者的藝術(shù)才華。李方膺的《瀟瀟風竹圖》,也具有相當?shù)恼鎸嵏校骸爱嬍窂膩聿划嬶L,我于難處奪天工。請看尺幅瀟湘竹,滿耳丁冬萬玉空?!崩罘解叨嗄暧^察風竹,終于創(chuàng)造出“風竹”的典型意象,所以才有如此的表白。
李鱓的《土墻蝶花圖》(第71頁)更是直接將江南農(nóng)村景物入畫:“江淮野人家,土墻頭上喜植蝶花,春來一片紫云掩映,一枚紅杏尋春到此,逸興遄飛,只望酒簾小憩,頓望歸去。雍正五年正月,湖州道中亦有此景,援筆寫之?!碑嫾覍⑹看蠓螂A層不曾關(guān)注的農(nóng)村百姓家土墻上的蝶花入畫,突破了傳統(tǒng)文人畫的審美觀念,將觸角伸向了更加廣闊的現(xiàn)實生活,擴大了寫意花鳥畫的題材范疇,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注重個性的發(fā)揮和情感的表達
“揚州畫派”深受文人畫的影響,比較注重畫家個性的發(fā)揮和精神情感的表達,這無疑使他們的繪畫作品具有豐富深邃的精神情感內(nèi)容。托物言志,有著畫家自我的感慨和寄托。
石濤的《淮揚潔秋圖》,不僅表現(xiàn)了揚州城外郊野的秀麗面貌,而且流露出畫家本人的思想情感。由于江淮地區(qū)旱澇不時,給當?shù)氐娜藗儙砹松钪氐臑碾y。作者在長篇題跋中對這一狀況作出了真切的回應,流露出對民間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時寄寓著深深的故國之思。這些情感在畫面中的流露,為此件作品增加了更為雄厚的精神分量。金農(nóng)作于75歲的《牽馬圖》則借馬喻人,“牽向朱門問高價,何人一顧值千金”,闡發(fā)了自古高才懷才不遇的憤懣和感慨。
鄭燮在表現(xiàn)自我情感上,亦堪稱典范。他在《托根亂巖圖》中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亂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贝嗽姵蔀樵佒镜那Ч琶?,引起了人們的強烈共鳴。詩、書、畫完美結(jié)合,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志和追求。《柱石圖》更是托物言志:“誰與荒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五斗何能折我腰?!蓖ㄟ^畫面上的竹石形象傳達出自己的信念與理想。鄭燮不僅將竹石作為精神的寄托和親近自然的手段,更從中感悟出百姓的疾苦:“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從中流露出的思想情感顯然不是簡單的精神寄托,無形中在畫面上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深刻感悟、同情和理解。
總之,“揚州畫派”畫家在畫面中表現(xiàn)了非常強烈的個性特點,具有豐富、深邃的精神內(nèi)涵。“揚州畫派”畫家注重個人性情的發(fā)揮,高度重視人文素養(yǎng)對繪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這是他們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最大的動力和內(nèi)在支撐。
積極引書法入畫,強調(diào)金石入畫
“揚州畫派”畫家在書法上有精深的造詣,如石濤的諸體雜糅、金農(nóng)的分隸、鄭燮的行楷、黃慎的草書……即使從書法本身而論,也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揚州畫派”具有如此強烈的個性化繪畫特色和地域性繪畫風貌,顯然與他們引書法入畫、引金石入畫有重要的關(guān)系。他們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自覺地將其在書法和金石上的精湛技藝引入繪畫創(chuàng)作中來,增強了繪畫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endprint
在書畫結(jié)合上,“揚州畫派”幾乎達到了完美的程度?!皶易帧?、“畫家字”完美地融為一體,在“揚州畫派”這里演繹得最為自覺、獨特和優(yōu)美:“所作畫,皆用作字法布置,或從行草,或從篆隸,疏密各有其體。”(《大滌子題畫詩跋》)
在“揚州畫派”看來,書法、繪畫之間沒有根本的區(qū)別與差異,書與畫本來就是一體,因此要高度重視書法在繪畫中的作用。石濤、金農(nóng)、鄭燮在引書法入畫、引金石入畫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黃慎的以狂草入畫、羅聘的金石之氣,也成為一時風氣。
“揚州畫派”引金石、書法入畫,突破了傳統(tǒng)審美觀念的束縛,把傳統(tǒng)的寫意畫發(fā)展到了新的高度,成為清代以來寫意花鳥畫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這對后來的海派藝術(shù)和現(xiàn)代中國畫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水墨寫意畫”新繪畫風格的確立與形成
在“揚州畫派”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的時代,中國畫已經(jīng)走出了千余年的筆墨創(chuàng)法、守法之路。從六朝的疏體繪畫、兩宋的減筆繪畫、元代的墨花墨禽、明代的寫意花鳥,一系列筆墨技法的革新和繪畫風格的變化,推動著中國畫拓展出新的發(fā)展方向。如何在這一基礎上變革中國畫的筆墨語言,創(chuàng)構(gòu)出新的繪畫風格和精神意象,成為“揚州畫派”面臨的重要問題。
“揚州畫派”畫家積極引書法入畫、引金石入畫,在擁有豐厚人文素養(yǎng)的基礎上進行繪畫實踐活動。他們上承明沈周、陳淳、徐渭等畫家的寫意繪畫,在大寫意畫領域尤其是大寫意花鳥畫領域不斷進行探索,終于確立了寫意畫的新范疇,具有文人畫“水墨寫意畫”的新繪畫風格終于形成與確立。
“揚州畫派”畫家善于以精湛的筆墨技法來描繪自然景物,畫出物象的形與神,并以此抒發(fā)情感。他們尤其善于將身旁熟悉的自然景物、生活場景入畫,注重將活潑清新的生活氣息和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相結(jié)合,將傳統(tǒng)繪畫觀念、繪畫題材與現(xiàn)實自然景物相結(jié)合?!皳P州畫派”畫家的這一繪畫路徑的選擇確實具有新意,自成一體,與其他繪畫流派的繪畫創(chuàng)作拉開了距離。“怪以八名,畫非一體?!睍r人評價他們的畫風,顯然是指此繪畫狀況。
由于各自的文化素養(yǎng)、個性以及生活閱歷不同,“揚州畫派”畫家的繪畫風格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面貌。經(jīng)過梳理,“揚州畫派”主要畫家的繪畫風格特征可概括為:
石濤的雄健縱肆、酣暢淋漓,金農(nóng)的奇奧高古、雅拙古樸,黃慎的清妍雅潔、粗獷雄偉,高翔的清疏蒼潤、簡樸淡雅,鄭燮的細勁瀟灑、縱恣奇峭,李鱓的酣暢淋漓、雄健勁拔,汪士慎的雄健刻峭、清淡秀雅,邊壽民的蒼渾奇逸、秀麗清整,閔貞的沉雄奇縱、精細綿密,陳撰的疏簡閑逸、清雅超脫,楊法的蒼勁老辣、淡雅清新,李葂的凝練沉穩(wěn)、蒼勁老辣,李方膺的紛披縱戛、蒼勁古樸,高鳳翰的縱逸天真、蒼郁渾厚,羅聘的雋逸超脫、清淡秀逸,華喦的縱逸靈動、清新俊逸……
“揚州畫派”主要畫家
石濤(1641—約1724年) 俗姓朱,廣西桂林人,明藩靖江王后裔,名若極,法名道極,又作原極,小字阿只,字石濤,號大滌子、瞎尊者、苦瓜和尚、清湘老人等。明亡后出家為僧,擅山水、花卉、蔬果、蘭竹、人物、禽魚,獨具畫風,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畫僧”。構(gòu)圖新奇,筆墨雄健縱肆,酣暢淋漓,以豪放之勢取勝,設色清麗淡雅,畫格高秀縱肆。
金農(nóng)(1687—1764年) 浙江錢塘人,浙西三高士之一。字壽門,又作冬心、司農(nóng)、吉金、老丁、稽留山民、曲江外史、如來最小弟等二十多種。擅梅竹、鞍馬、佛像、人物、山水。著有《冬心詩集》《冬心雜著》《冬心隨筆》等。
黃慎(1687—1768年后) 初名盛、勝,字公茂,別號癭瓢山人、東海布衣等,福建寧化人。擅人物、花鳥、山水,人物師法上官周、陳洪綬等,題材廣闊,形象刻畫細膩、嚴謹、生動,設色清妍雅潔,晚年引狂草書法入畫,用筆粗獷,氣象雄偉,畫風豪放潑辣、熱烈奔放,縱橫恣肆,設色雄麗秀雅。著有《蛟湖詩鈔》。
高翔(1688—1752年) 字鳳岡,號犀堂,或樨堂、西堂、西唐等,別號山林外臣,江蘇揚州人,終生布衣。擅花卉、園林小景、梅花、人物佛像、寫真,尤擅園林小景。山水師法弘仁、石濤,筆墨簡練秀雅、清新古拙?;ɑ茏髌范鄰膶懮械脕?,清疏蒼潤、簡樸淡雅。著有《西唐詩鈔》。
鄭燮(1693—1765年) 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雍正十年(1732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至山東范縣、濰縣知縣。擅梅、蘭、竹、菊,畫風簡瘦清癯,筆墨細勁瀟灑,縱恣奇峭,意境清新秀雅。
李鱓(1686—1762年) 字宗揚,號復堂、懊道人,江蘇興化人??滴跷迨哪辏?715年)舉人,官滕縣、臨淄知縣。擅花鳥、山水,善于發(fā)揮水的特性,“水墨融成奇趣”,大膽發(fā)揮鮮艷色彩和白粉的特性,將粗筆與工細之法相結(jié)合,形成“縱橫馳騁,不拘繩墨而獨得天趣”、“隨意布置,另有別趣”的寫意花鳥畫風,筆墨酣暢淋漓,雄健勁拔,設色淡雅。
汪士慎(1686—1759年) 字近人,號巢林,別號七峰居士,溪東外史、晚春、甘泉山寄樵等,安徽休寧人,一說歙縣。寓居揚州。擅狂草、篆隸,筆力雄健刻峭而富有金石意味,深得漢代畫像石碑刻旨趣。尤喜畫梅,格調(diào)清淡秀雅,有“汪梅”之說。著有《巢林集》。
邊壽民 初名維祺,字頤公,號葦間居士、老叟、淮上三民等,江蘇淮安人。擅花卉,尤擅潑墨蘆雁,人稱“邊雁”,筆墨蒼渾奇逸、秀麗清整,設色清雅。著有《葦間書屋詞稿》《葦間老人題畫集》。
李方膺 字虬仲,一字秋池,號晴江、柳園、衣白山人,江蘇南通人,寓居南京。擅四君子、山石、雜花、魚蟲等,注重觀察體驗生活,形成老筆紛披縱橫戛、蒼勁古樸、瀟灑淋漓的繪畫格調(diào)。
華喦(1682—1756年) 字德嵩、秋岳,號新羅山人、新羅生、白沙道人等,福建臨?。ń窀=ㄩL?。┤?,幼年為紙坊學徒。流寓江浙地區(qū),長期寓居揚州,以賣畫為生。擅人物、山水、小寫意花鳥、草蟲,華時中謂其“作畫不拘一體,山水人物時出新奇”,創(chuàng)造出新的繪畫風格。筆墨松秀古拙,設色妍艷鮮潤,畫格松秀含蓄、飄逸簡爽。創(chuàng)小寫意花鳥,于干筆枯墨間加進淡彩,取得雅逸鮮麗的效果,用筆縱逸靈動,清新俊逸。世稱“新羅體”,與朱耷、石濤的大寫意花鳥、惲壽平的沒骨設色花卉并列為清代三大花鳥流派。著有《離垢集》《解弢館詩集》。
高鳳翰(1683—1748年) 字西園,號南村、竹西生、石道人、丁巳殘生等,晚號南阜老人。山東膠州(今山東膠縣)人。雍正五年(1727年)官徽州績溪知縣。擅山水、花卉,山水師法宋人,秀麗婉妍。花卉縱逸不拘成法,有平淡天真、古淡閑遠之趣。晚年右臂病廢,以左手作書畫,筆墨酣暢,蒼郁渾厚,設色艷麗,善于彩墨烘染天地,大膽用色,別有真意。能詩文,著有《南阜山人全集》《硯史》等。
羅聘(1733—1799年) 乳名何喜,字遯夫,號兩峰,又號衣云、花之寺僧等。原籍安徽新安,生于揚州,金農(nóng)入室弟子,是揚州八怪輩分較小的一位。擅長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竹,尤以畫鬼著稱。用筆厚重,畫格雋逸超脫,清淡秀逸,并富有金石趣味。著有《香葉草堂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