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菊
摘要: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時時涉筆“死亡”,執(zhí)著書寫著“死亡”,將他對人生理想的向往和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完美地孕育在形形色色的死亡事件的敘述之中?!读凝S志異》中,大約有二百六十多篇描述了死亡,占整部作品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八劳鰯⑹隆笔瞧阉升g創(chuàng)作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敘事手段?!读凝S志異》大致將“死亡敘事”分為三種主題類型:生存恐懼型死亡、生命抗爭型死亡、追求理想型死亡。
關鍵詞:蒲松齡;聊齋志異;死亡敘事;主題類型
中圖分類號:I207.419 文獻標識碼:A
在《聊齋志異》四百九十一篇故事中,作者時時涉筆死亡。據(jù)粗略統(tǒng)計,大約有二百六十多篇描述了死亡,占整部作品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由此看來死亡已成為蒲松齡創(chuàng)作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敘事手段。細讀這二百六十多篇關于死亡敘事的作品,大致可以將死亡敘事分為以下三種主題類型:
一、生存恐懼型死亡
“死亡”本是與“恐懼”緊密聯(lián)系的,談到死亡,很多人就會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一種恐懼感。在一般情況下人們是不愿意選擇死亡的,但是當人們面對生存的絕境或生存壓力無法承受時,就會選擇“死亡”。人們正是用這種主動選擇“死亡”的方式來逃離生存中的種種恐懼??梢娝劳鍪侨祟惿婵謶中睦懋a(chǎn)生的重要契機,而生存恐懼型的死亡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種美感,是人類生存壓力、生存恐懼的一種釋放,一種特殊的人生體驗。
《聊齋志異》中就有許多故事的人物是因為難以承受生存的恐懼而主動選擇死亡。
明末,濟屬多盜。邑各置兵,捕得輒殺之。章丘盜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殺輒導窾。一日捕盜十余名,押赴市曹。內一盜識兵,逡巡告曰:“聞君刀最快,斬首無二割。求殺我!”兵曰:“諾。其謹依我,無離也。”盜從之刑處,出刀揮之,豁然頭落。數(shù)步之外,猶圓轉而大贊曰:“好快刀!” ① (《快刀》)
這個故事中的強盜,當他被抓到后必然要面對死亡時,他選擇了用快刀來了結自己的生命。想想即使是用快刀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但面對死亡仍然是痛苦的,有誰愿意主動選擇死亡呢?仔細分析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位強盜生活在明朝末年,此時的明朝正處在內外交困的時期,尤其是明朝末期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使得明朝的統(tǒng)治接近于瓦解。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的生活可謂是水生火熱,很多百姓為了生活不得不去做強盜。如明末詩人陳子龍在他的詩歌《小車行》中真實地表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人民的痛苦生活,人民在當時最大的希望就是“愿得樂土共哺糜”。[1] (P85)在當時的社會中為了生存有很多百姓甚至可以去賣兒賣女,“十錢賣一男,百錢賣一女” [1] (P86),更何況是去做強盜。在這樣的生存環(huán)境與生存壓力下,這位強盜最終選擇死亡也許就是面對生存恐懼的最好解脫!
再如《素秋》中的俞恂九參加科舉考試后,本想會一舉成名,可是等到發(fā)榜那天,卻是“兄弟皆黜”,于是大驚失色,“酒盞傾墮,身仆案下。扶置榻上,病已困殆?!薄跺\瑟》中的王生從小死了父親,家境清貧,娶了一位傲慢的富家女兒為妻,婚后妻子常常將王生當成傭人,奴仆。甚至妻子自己享受珍饈美味,而丈夫王生卻是“脫粟瓢飲,折稊為匕”。受盡生活侮辱的王生于是選擇用死來解脫生的恐懼。
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小人物,對于這些故事的主人公而言,他們的活著本來就是一種恐懼,一出悲劇,而“死亡”才是他們悲劇人生的終止符,才是他們解脫恐懼與苦難的最好途徑??梢哉f《聊齋志異》中的這些充滿生存恐懼的人物,他們的人生就注定要在痛苦和苦難中“擺動”,面對這樣的生存處境,選擇死亡也許才是最正確的。就像《祝翁》中所說:“我適去,拚不復返。行數(shù)里,轉思拋汝一副老皮骨在兒輩手,寒熱仰人,亦無復生趣,不如從我去。故復歸,欲偕爾同行也?!弊N桃幌挼莱隽酥鲃舆x擇死亡的原因,那就是來自現(xiàn)實的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和生存的壓力,所以祝翁在死后還是不放心,擔心自己的老伴兒,這才返回人間,決定帶著老伴兒一起走。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有一個“邊緣處境”的理論。所謂“邊緣處境”是指“某種在人的內在本質中規(guī)定著人的東西,是人能否獲得生存的臨界。” [2] (P238)《聊齋志異》中的這些小人物曾無數(shù)次地走到命運的邊緣,但又無數(shù)次地返回原地,這正是所謂的“邊緣處境”。當然這也與作者本人的生活經(jīng)歷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蒲松齡一生向往科舉,可是屢試不第,終困場屋。這種生不逢時的抑郁想必也只有作者本人最為清楚。于是為了生存他曾設館教書,做幕僚等等,生活的艱辛與仕途的不得意將他幾次逼到絕境??梢哉f,作者被現(xiàn)實中種種絕望的陷阱逼到了無處可逃的地步,于是現(xiàn)實的生存之痛使蒲松齡對死亡充滿了虛幻的想象。這正像劉小楓所說“既然生沒有意義,主動選擇死就是有意義,其意義在于畢竟維護了某種生存信念的價值?!?[3] (P420)蒲松齡正是通過死亡敘事,深刻揭示了惡劣的生存時空下人們對“生”的恐懼,對“死”的觸摸,同時也展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之心。
二、生命抗爭型死亡
人從一出生實際上就開始了和“死亡”的相伴,死亡是任何人無法擺脫的最終命運。所以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曾提出過“向死存在” [4] (P310)的理論,所謂“向死存在”的真正意義就是:“人只有在和死亡面對面的時候,才會更加深刻領悟到自己的存在,感受生命的本質以及所追求的目標,才能激發(fā)起生命最大的能量?!?[5] (P24)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死亡敘事有一部分內容正是“向死存在”的意義的體現(xiàn),是人類面對死亡時為了“生”而發(fā)起的最大程度的抗爭??梢哉f蒲松齡借助自己的筆,為我們描摹了一個又一個的為了獲得生命,而同死亡斗爭的形象。
某翁者,夏月晝寢,朦朧間,見一女子搴簾入,以白布裹首,缞服麻裙,向內室去。疑鄰婦訪內人者;又轉念,何遽以兇服入人家?正自皇惑,女子已出。細審之,年可三十余,顏色黃腫,眉目蹙蹙然,神情可畏。又逡巡不去,漸逼近榻。遂偽睡以觀其變。無何,女子攝衣登床,壓腹上,覺如百鈞重。心雖了了,而舉其手,手如縛;舉其足,足如痿也。急欲號救,而苦不能聲。女子以喙嗅翁面,顴鼻眉額殆遍。覺喙冷如冰,氣寒透骨。翁窘急中,思得計,待嗅至頤頰,當即因而嚙之。未幾,果及頤。翁乘勢力龁其顴,齒沒于肉。女負痛身離,且掙且啼。翁龁益力。但覺血液交頤,濕流枕畔。相持正苦,庭外忽聞夫人聲,急呼有鬼,一緩頰而女子已飄忽遁去。 ① (《咬鬼》)
還有像《尸變》中那個最后活下來的客商,《莜中怪》中的安翁,《山魈》中孫生的曾祖和《水莽草》中的祝生等等形象,當他們面對死亡的威脅時,都拼盡全力去抗爭,去爭得生的希望。這也許是人類面對死亡唯一的出路,只有用對生命的抗爭才會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續(xù)生命,克服死亡,戰(zhàn)勝死亡。
生命抗爭型死亡就是讓人物在反抗中活著,他們把反抗死亡的宿命作為自己存在的價值,而在反抗過程中所爆發(fā)出的對生命追求的潛能,也使人們不再畏懼死亡,不再懼怕苦難,更使人們明確了生命存在的真正意義。蒲松齡正是運用這樣的死亡敘事類型,賦予了抗爭的生命以令人震撼的光彩;即使最終是死,那么死也是一種悲壯的死,是一種沒有遺憾的死。這種死亡敘事類型其核心內容就是要人們珍惜生命,用抗爭去完成生命的綿延不絕,用堅韌的生命意志去抒寫生命的永恒。
三、追求理想型死亡
蒲松齡從小生活在沒落的書香世家,家中貧困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一心想要通過考取功名來改善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可是事與愿違,命運偏偏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蒲松齡一生不得志??伎婆e,走仕途的想法讓他傷痕累累,身心疲憊,但他仍舊為了理想堅持奮斗著,一直考到了暮年,才告別了科舉考試。這樣的生活經(jīng)歷以及儒家思想的“立德、立功、立言”對他的深刻影響,反映在《聊齋志異》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視理想與尊嚴高于生命,為追求理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于是為了理想而主動赴死便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聊齋志異》中的理想不僅是希望、想象,而更多的表現(xiàn)為一種“義”、一種“情”。為了親情,為了友情,為了愛情,更為了追求人格尊嚴,他們選擇了用自己的生命去維護自己追求的理想,這正是古人所提倡的“舍生取義”的體現(xiàn),同時這份對理想的執(zhí)著之情也是蒲松齡一生為理想奮斗的真實寫照。
(一)為追求血脈親情而死
血脈親情是每個人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和精神動力,這種關系不會因為你貧困或富有而減少或增多,是一種較為穩(wěn)定,卻又十分珍貴的血緣關系。而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血脈親情的敬重主要是以“孝”為文化基礎。所謂“百善孝為先”。從“孝”的字源上來看,《說文·老部》曰:“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即“子女善事老人則為孝” [6] (P300)“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價值之一??鬃诱J為一切的教化都是由遵從“孝道”開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奔础靶?,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chǎn)生的根源?!?[7] (P918)元代的《二十四孝圖》講述了二十四個以孝為先的故事,其中不乏帝王將相。清代的《弟子規(guī)》總敘中首先提出“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由此看出孝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清代的統(tǒng)治者在面對血脈親情時也首推“孝”。所謂“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8] (P42)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也將對“孝”的追求作為一種理想去推崇,將血脈親情作為一種高貴的品德去追求。因而血脈親情成為了“一種未被污染的,至善至美的人間真情?!?[9] (P127)
《聊齋志異》的開篇《考城隍》就向我們展示了人間血脈親情中的第一要義“孝”。作品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宋燾死后被關帝封為河南的城隍神,可是宋燾家中還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母需要照顧,于是宋公連忙叩頭在地,哭著說:“辱膺寵命,何敢多辭?但老母七旬,奉養(yǎng)無人,請得終其天年,惟聽錄用?!标P帝答應了宋燾的請求,給了他九年的假期。九年后,宋燾母親去世,宋公料理完母親的喪事,“浣濯入室而沒”。
宋燾為了盡孝,在自己死后面對關帝的授職時不僅婉言拒絕,而且大哭不止。正是他對母親的這種“大孝”的理想追求,感動了關帝,因此再賜宋燾九年的陽壽,讓他為孝而生。當母親辭世,他又坦然告別陽間,由生而死。宋燾的死而生,生而死,正是追求血脈親情中“大孝”的寄托與追求。
《商三官》中商士禹的女兒商三官知道父親的死是因本縣的一個富豪毆打所至,于是下定決心要為父親報仇。一次,正趕上打死父親的那個富豪過壽辰,叫了幾個戲子來演戲慶壽,商三官便假扮戲子殺死了富豪,并且為了不連累家人,商三官自己也上吊自盡。在商三官的心中“孝”大過一切,甚至大過自己的生命。用與仇敵的同歸于盡來為父親報仇,為追求血脈親情而死,可謂死得其所。
還有《孝子》中的周亭順,《陳錫九》中的陳錫九,《席方平》中的席方平等等他們都用自己的生命實踐著血脈親情,他們都用慨然赴死來見證著傳統(tǒng)孝悌的真意所在,他們都是為了追求理想,為了追求血脈親情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具有存在價值的光輝形象。
(二)為追求知己友情而死
西漢的劉向曾在《戰(zhàn)國策·趙策》中說:“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比松谑廊缒艿玫揭晃恢河讶?,在你快樂時與你分享快樂,在你痛苦時與你共渡難關,可謂是此生無憾。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知己友情的核心則更多的表現(xiàn)在“義”,而這種“義”說到底就是一種“犧牲”精神。所謂“犧牲”,就是為知己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所謂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肝膽相照,生死與共;扶危濟困,仗義疏財”等則是“義”的核心精神。而對這種“義”的追求更是中國古人最為看重的精神追求,為了知己友情而犧牲,這是具有鮮明的“中國氣派與中國作風” [10] (P8)的一種死亡敘事主題類型。
《葉生》中的葉生懷才不遇,突遇知己丁公,丁公多次周濟葉生,即使在葉生屢試不第,重病纏身的情況下,丁公仍就不忍丟棄他。于是葉生死后魂魄就跟隨丁公,并傾盡自己的畢生才華,讓丁公的兒子一舉成名。
葉生生前受到知己丁公的知遇之恩,死后的靈魂依然追隨摯友而去,并為其精心教導孩子成才,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知己友情中的“義”的真實寫照。
《紉針》中的夏氏與紉針,兩人成為惺惺相惜的知己,夏氏為救紉針主動赴死,紉針為感夏氏傷心而亡。這正是為追求知己友情而寧死不辭的精神所在?!锻趿伞分械哪缢拦砹膳c姓許的漁夫相知相交,每每為漁夫驅趕到很多魚;當六郎被授為鄔鎮(zhèn)土地后還要化長風十里相送漁夫。還有《褚生》、《小謝》等等篇目中的師生友情也同樣向我們展示了知己友情的重要。
《聊齋志異》中的這些為知己友情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們,對于他們來說,如能用死亡換得正義、友誼、知己,那么自己的死就是有價值的。這正是“雖死猶榮”的生命真諦的最完美的呈現(xiàn)。正因如此,《聊齋志異》中的這些死亡敘事主題類型才會為普通大眾所接受,才會將“舍生取義”的優(yōu)良民族傳統(tǒng)代代相傳。
(三)為追求真摯愛情而死
愛情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傾力表現(xiàn)的主題之一,愛情是美好的,愛情又是凄婉的。費爾巴哈曾指出:“愛就是成為一個人?!睋Q句話說,有了愛的人,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因此有無數(shù)人為了得到真摯純潔的愛情而不惜選擇用生命作為代價。而在“存天理,滅人欲”的中國封建社會里,追求自主的愛情成為人們的一種奢侈的想法。于是作家們就用自己的筆,來書寫心中期羨的愛情,因此也就產(chǎn)生了許多凄婉動人,真摯感人的愛情故事。蒲松齡作為那個時代的作家,也在內心希望,甚至羨慕那些動人的愛情,可是在那個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里,自己作為一位窮書生,沒有能力,也沒有可能獲得想要的愛情,于是也只能把自己對愛情的追求寫進自己的小說《聊齋志異》里。《聊齋志異》中有很多美麗凄婉的愛情故事,但在眾多的愛情故事中最令人們難以忘懷的就是那些為了追求純潔真摯的愛情而放棄生命,用死亡來實現(xiàn)與所愛之人長相廝守的情節(jié)。因為只有死亡才可以擺脫世俗的羈絆,才會賦予生命以本真的意義。
《阿寶》中那位廣東名士孫子楚,為了追求自己喜愛的阿寶,他把六指砍掉,化作鸚鵡追隨阿寶,甚至幾次失魂落魄,放棄生命。最終他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孫子楚好一個“癡男”,而這種“癡”在老子眼中就是“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保ā独献印返谒氖逭拢┢阉升g也對這樣的癡情人給予了厚愛,最終盡管孫子楚幾次為追求愛情而放棄生命,但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不但死而重生與心愛的人在一起,而且在仕途上也有所斬獲。這也許就是對那些癡情專注愛情,敢于追求的人們的最好的回報。
《聊齋志異》中像“孫子楚”這樣的用生命去追求愛情的癡男怨女不勝枚舉:《聶小倩》中的聶小倩本為一個死人,但她的鬼魂卻因與寧采臣相遇相知,人鬼牽手生死與共,使小倩卑賤的鬼生活獲得了重生?!断阌瘛分械狞S生與牡丹花妖香玉相戀,為追求愛情的永恒,死后仍葬于牡丹花旁?!锻硐肌分型硐寂c阿端雖生活在富麗堂皇的龍宮,然而人間的摯愛真情在這里卻被禁止,傾心相戀的晚霞與阿端于是回歸人世,享受愛情的歡娛。《魯公女》中的魯公女為了愛情歷經(jīng)五年的等待終于重新托生為人,與張于旦重續(xù)前世姻緣。《巧娘》中的巧娘生前因嫁給天生的閹人,沒有愛情抑郁而死;但在陰間卻與原為閹人,后被狐仙治好的書生傅廉相愛,在鬼界獲得了幸福?!哆B城》中的連城與喬生愛如骨髓,互為知己,但是受到封建家庭的干涉與迫害不能在一起,于是兩個人為追求真摯的愛情選擇了雙雙殉情。也正是他們追求愛情的勇氣使得他們在陰曹地府相伴永久。還有“小謝”、“細侯”、“范十一娘”、“秋容”、“紫玉”等等這些對愛情執(zhí)著堅定,敢于大膽追求的人們,用愛情的力量使鬼魅脫胎換骨,使死人起死回生。這也使這種為追求真摯愛情生而死、死而生,死死生生的死亡敘事主題類型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達到了創(chuàng)作的極點。
(四)為追求人格尊嚴而死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以“儒家文化”為文化基礎,而儒家文化中最為推崇的就是對“崇高人格境界的追求”。當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凌辱時,身為君子就要不惜殺身成仁,用選擇死亡來展現(xiàn)自己人格的力量。蒲松齡深受儒學思想的浸染,在他的小說《聊齋志異》中塑造了大量的為追求人格尊嚴而毅然赴死的光輝形象。
《梅女》中的梅女十年前因家中遭遇偷盜,而偷盜者賄賂典史,于是典史誣陷梅女與小偷通奸,要把梅女拘上大堂,讓法醫(yī)檢驗。梅女聽說后,含冤上吊而死。
《田七郎》中武承休與田七郎結為好友,雖然貧富有差距,但是在人格上兩個人是平等的。武承休資助田七郎,田七郎以自己最為珍貴的獵物回報;武承休為救田七郎而費勁百般周折,田七郎則是為了殺死與武承休有大仇的惡豪而不惜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由此田七郎實現(xiàn)了在人格尊嚴方面與武承休的平等。
《俠女》篇中俠女為父報仇,遠離家鄉(xiāng),隱姓埋名,足足等了三年才終于殺死了害死父親的仇人。這三年中所經(jīng)歷的苦痛都是為了維護自己受屈辱的人格尊嚴。
上述篇章中的主人公當他們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與侮辱時,為爭取與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不惜為之死。就像蒲松齡在《狂生》中所寫的“士可殺不可辱?!边@些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人格尊嚴的光輝形象,可以說既是作者所推崇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也是作者在最后的死亡敘事中將這個本來卑微的形象推向崇高的悲壯美的英雄形象所做的一次完美的變身。
綜上《聊齋志異》中的死亡敘事主題類型大致上分為以上三種類型,仔細研讀這三種死亡敘事的主題類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三種死亡敘事之間是有著內在的邏輯性:由生存恐懼而主動選擇死亡,到死亡成為一種詛咒不可避免而選擇絕望的抗爭,最后到用自身的犧牲來追求理想,換取理想的實現(xiàn)。三種死亡類型由卑微的死亡開始,以悲壯的實現(xiàn)理想的死亡落幕。換句話說,生存恐懼型死亡是作者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是深刻揭示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人民對待“生”的恐懼,對待“死”的觸摸,是作者對現(xiàn)實環(huán)境下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之心;生命抗爭型死亡是“向死而生”,是要人們珍惜生命,用抗爭去完成生命的綿延不絕,用堅韌的生命意志去抒寫生命的永恒;追求理想型死亡則是用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賦予了“死亡”一種“崇高”的意義,用死亡實現(xiàn)了某種價值,是故事最完滿的結局。在這些死亡敘事主題類型的內在邏輯關系中,蒲松齡用獨特的藝術手法將它們完美的呈現(xiàn),從而形成了《聊齋志異》這部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經(jīng)典之作。
參考文獻:
[1]陳子龍.陳子龍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劉小楓.拯救與逍遙[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
[4](德)馬丁·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王慶合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6.
[5]王鋒亮.論閻連科小說的死亡敘事[D].杭州:浙江大學,2011.
[6]蘇寶榮.說文解字今注[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7]呂友仁,呂詠梅.禮記全譯·孝經(jīng)全譯[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8]李學勤.十三經(jīng)注疏(十二):孝經(jīng)[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9]辛曉玲.中國古典小說意境三部曲——《紅樓夢》《聊齋志異》《三國演義》與人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0]張國鈞.先義后利——中國人的義利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陳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