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禹 魏小燕 李青松 何立春
【摘要】 目的:探討胃大部切除對于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長期治療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136例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其中采用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的64例患者為觀察組,采用非手術治療的72例患者為對照組。治療后隨訪5年,比較兩組長期療效。結果:觀察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為98.44%,略高于對照組的91.67%,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6.25%,稍高于對照組的5.5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5年內(nèi)再次出血發(fā)生率為3.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糖尿病并發(fā)率為1.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胃大部切除治療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可靠的長期療效,并可預防患者并發(fā)糖尿病,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胃大部切除; 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非靜脈曲張性; 療效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管、膽管的出血,其中也包括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吻合口附近的出血[1]。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指上消化道出血中非靜脈曲張性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膽管出血或胃空腸吻合術后吻合口附近的出血[2-3]。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腹痛、嘔血黑便,頭暈、口渴、肢冷、低血壓等失血性周圍循環(huán)衰竭,以及氮質血癥,發(fā)熱,貧血等,一般通過其臨床癥狀和急診內(nèi)鏡發(fā)現(xiàn)出血病灶可確診。ANVUGIB的治療有胃切除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種,非手術治療措施包括常規(guī)采取平臥位、禁食、吸氧等處理,輸血、補充血容量,藥物或內(nèi)鏡下止血等[4-5]。本文研究采用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ANVUGIB的長期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ANVUGIB患者136例,均經(jīng)胃鏡檢查符合ANVUGIB的診斷標準,并排除有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胃部手術史或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肝、腎功能不全,妊娠或哺乳、精神疾病等狀況。依據(jù)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其中采用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的64例患者為觀察組,男39例,女25例,年齡24~72歲,平均(42.8±10.5)歲,其中胃潰瘍26例,十二指腸潰瘍38例;采用非手術治療的72例患者為對照組,男43例,女29例,年齡25~71歲,平均(41.3±11.2)歲,其中胃潰瘍32例,十二指腸潰瘍4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種類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綜合治療,包括以下治療措施。
1.2.1.1 一般治療 監(jiān)測生命體征、保持靜脈通道、記錄尿量、嘔血和黑便的量和次數(shù);臥床休息取平臥位、將下肢抬高、頭側位,以免大量嘔血時血液返流引起窒息、停用刺激胃腸的藥物、禁食、失血量少時可少量進食流質。
1.2.1.2 補充血容量 建立快速靜脈通道、留置導管、根據(jù)失血情況及中心靜脈壓變化盡快補充足量液體,血紅蛋白低于70 g/L、收縮壓低于90 mm Hg、心率大于120次/min時應立即輸入足量全血和血漿。
1.2.1.3 藥物治療 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予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并采取保護胃黏膜和對癥支持治療。
1.2.1.4 止血措施 留置胃管,予血管收縮劑去甲腎上腺素8 mg加入10~14 ℃冰鹽水150 mL胃管注入,保留半小時左右后回吸,如此反復灌洗可使小動脈強烈收縮,并促使纖維蛋白溶解酶活力減弱而達到止血目的;內(nèi)鏡直視下止血,藥物采用1:10 000腎上腺素鹽水,內(nèi)鏡直視下APC電凝止血。
1.2.1.5 治療原發(fā)病 病情穩(wěn)定期,針對發(fā)病原因采取治療,予以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及抗?jié)冎委煟L期服用非甾體類藥物患者同時給予服用PPI或胃黏膜保護劑。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內(nèi)科治療的基礎上,經(jīng)胃鏡明確出血原因及部位后在全麻下行開腹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腸或胃、空腸吻合術。治療期間,禁止飲酒、吸煙,術后胃腸減壓、禁食至胃腸功能恢復、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等。
1.3 療效判定標準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結束后予胃鏡復查,對比兩組治療情況,近期療效判定標準包括:(1)顯效:治療后無出血和不良反應,對照組示潰瘍愈合;(2)有效:有輕微的出血和胃腸道不適,需繼續(xù)用藥緩解,胃鏡檢查示有潰瘍活動;(3)無效:出血、潰瘍活動和胃腸道癥狀明顯,治療后不能減輕,胃鏡檢查示存在明顯潰瘍活動和出血病灶[6]??傆行?顯效+有效。出院后隨訪5年,比較兩組治療后恢復情況,并記錄復發(fā)和并發(fā)癥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近期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8.44%,略高于對照組的91.67%,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例(%)
組別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
觀察組(n=64) 52(81.25) 11(17.19) 1(1.56) 63(98.44)
對照組(n=72) 50(69.44) 16(22.22) 6(8.33) 66(91.67)
字2值 1.93 0.27 1.95 1.95
P值 >0.05 >0.05 >0.05 >0.05endprint
2.2 兩組治療不良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6.25%,稍高于對照組的5.5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字2=0.17,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情況比較 例(%)
組別 胃、腸穿孔 幽門梗阻 傾倒綜合征 合計
觀察組(n=64) 0 0 4(6.25) 4(6.25)
對照組(n=72) 2(2.78) 2(2.78) 0 4(5.56)
2.3 兩組遠期療效和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所有患者均隨訪5年,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再次發(fā)生率為3.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行內(nèi)鏡下止血治療后均痊愈無復發(fā),對照組均在接受手術止血后痊愈無復發(fā);觀察組糖尿病并發(fā)率為1.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遠期療效和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例(%)
組別 再出血 并發(fā)糖尿病
觀察組(n=64) 2(3.13) 1(1.56)
對照組(n=72) 25(34.72) 11(15.28)
字2值 19.32 6.31
P值 <0.05 <0.05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有上胃腸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膽道,胰腺疾病及空腸疾病,以及肝硬化、門靜脈阻塞、肝靜脈阻塞等引起的門靜脈高壓,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癥、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應激性潰瘍、敗血癥等。ANVUGIB是指由消化性潰瘍、腫瘤、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等原因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與高胃酸分泌有關,胃酸和胃蛋白酶可破壞胃十二指腸黏膜,造成黏膜自身消化而導致出血[7-8]。該病屬臨床急重癥,病情兇險,應及時搶救,否則可危及患者生命,臨床上治療以非手術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為主[9-10]。非手術治療主要采取常規(guī)處理、補充血容量、采用藥物針對性治療、行非手術方式止血等措施,具有良好的近期療效,且風險小、創(chuàng)傷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但其長期療效較差。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胃大部切除手術成功率也越來越高,外科手術治療雖具有一定的風險,但能有效止血且能徹底切除病灶、降低復發(fā)率,是ANVUGIB的最佳治療方法[11]。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的近期總有效率為98.44%,略高于對照組的91.67%,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6.25%,稍高于對照組的5.5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近期的療效相當。觀察組胃大部切除手術后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發(fā)生率為3.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長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糖尿病并發(fā)率為1.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還可預防患者并發(fā)糖尿病。
綜上所述,ANVUGIB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療效確切,雖具有一定風險,但其復發(fā)率低,長期療效優(yōu),糖尿病并發(fā)率低,對優(yōu)化ANVUGIB、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大群.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132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30(5):95.
[2]陳鑒,余衛(wèi)林.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475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24):3783-3784.
[3]張遠林,趙光榮,龔印.胃次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1,22(15):52-53.
[4]李偉華.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與治療(附140例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2(4):417-418.
[5]羅明初,朱禮星.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312例診療體會[J].當代醫(yī)學,2009,15(18):69-70.
[6]林志超,陳同,李漢權.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0,16(11):1298-1301.
[7]郝志明.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嚴重上消化道潰瘍的效果對比[J].吉林醫(yī)學,2013,34(14):2677-2678.
[8]余超強.外科手術與內(nèi)鏡止血治療急診上消化道潰瘍出血的對比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25):17-18.
[9]柴明如.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的近期療效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89.
[10]鄧雄.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出血31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40-41.
[11]楊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104-105.
(收稿日期:2014-02-14)(本文編輯:蔡元元)endprint
2.2 兩組治療不良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6.25%,稍高于對照組的5.5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字2=0.17,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情況比較 例(%)
組別 胃、腸穿孔 幽門梗阻 傾倒綜合征 合計
觀察組(n=64) 0 0 4(6.25) 4(6.25)
對照組(n=72) 2(2.78) 2(2.78) 0 4(5.56)
2.3 兩組遠期療效和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所有患者均隨訪5年,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再次發(fā)生率為3.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行內(nèi)鏡下止血治療后均痊愈無復發(fā),對照組均在接受手術止血后痊愈無復發(fā);觀察組糖尿病并發(fā)率為1.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遠期療效和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例(%)
組別 再出血 并發(fā)糖尿病
觀察組(n=64) 2(3.13) 1(1.56)
對照組(n=72) 25(34.72) 11(15.28)
字2值 19.32 6.31
P值 <0.05 <0.05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有上胃腸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膽道,胰腺疾病及空腸疾病,以及肝硬化、門靜脈阻塞、肝靜脈阻塞等引起的門靜脈高壓,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癥、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應激性潰瘍、敗血癥等。ANVUGIB是指由消化性潰瘍、腫瘤、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等原因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與高胃酸分泌有關,胃酸和胃蛋白酶可破壞胃十二指腸黏膜,造成黏膜自身消化而導致出血[7-8]。該病屬臨床急重癥,病情兇險,應及時搶救,否則可危及患者生命,臨床上治療以非手術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為主[9-10]。非手術治療主要采取常規(guī)處理、補充血容量、采用藥物針對性治療、行非手術方式止血等措施,具有良好的近期療效,且風險小、創(chuàng)傷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但其長期療效較差。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胃大部切除手術成功率也越來越高,外科手術治療雖具有一定的風險,但能有效止血且能徹底切除病灶、降低復發(fā)率,是ANVUGIB的最佳治療方法[11]。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的近期總有效率為98.44%,略高于對照組的91.67%,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6.25%,稍高于對照組的5.5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近期的療效相當。觀察組胃大部切除手術后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發(fā)生率為3.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長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糖尿病并發(fā)率為1.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還可預防患者并發(fā)糖尿病。
綜上所述,ANVUGIB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療效確切,雖具有一定風險,但其復發(fā)率低,長期療效優(yōu),糖尿病并發(fā)率低,對優(yōu)化ANVUGIB、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大群.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132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30(5):95.
[2]陳鑒,余衛(wèi)林.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475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24):3783-3784.
[3]張遠林,趙光榮,龔印.胃次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1,22(15):52-53.
[4]李偉華.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與治療(附140例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2(4):417-418.
[5]羅明初,朱禮星.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312例診療體會[J].當代醫(yī)學,2009,15(18):69-70.
[6]林志超,陳同,李漢權.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0,16(11):1298-1301.
[7]郝志明.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嚴重上消化道潰瘍的效果對比[J].吉林醫(yī)學,2013,34(14):2677-2678.
[8]余超強.外科手術與內(nèi)鏡止血治療急診上消化道潰瘍出血的對比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25):17-18.
[9]柴明如.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的近期療效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89.
[10]鄧雄.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出血31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40-41.
[11]楊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104-105.
(收稿日期:2014-02-14)(本文編輯:蔡元元)endprint
2.2 兩組治療不良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6.25%,稍高于對照組的5.5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字2=0.17,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情況比較 例(%)
組別 胃、腸穿孔 幽門梗阻 傾倒綜合征 合計
觀察組(n=64) 0 0 4(6.25) 4(6.25)
對照組(n=72) 2(2.78) 2(2.78) 0 4(5.56)
2.3 兩組遠期療效和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所有患者均隨訪5年,觀察組上消化道出血再次發(fā)生率為3.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行內(nèi)鏡下止血治療后均痊愈無復發(fā),對照組均在接受手術止血后痊愈無復發(fā);觀察組糖尿病并發(fā)率為1.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遠期療效和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例(%)
組別 再出血 并發(fā)糖尿病
觀察組(n=64) 2(3.13) 1(1.56)
對照組(n=72) 25(34.72) 11(15.28)
字2值 19.32 6.31
P值 <0.05 <0.05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病因有上胃腸道疾病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膽道,胰腺疾病及空腸疾病,以及肝硬化、門靜脈阻塞、肝靜脈阻塞等引起的門靜脈高壓,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癥、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應激性潰瘍、敗血癥等。ANVUGIB是指由消化性潰瘍、腫瘤、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等原因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一般與高胃酸分泌有關,胃酸和胃蛋白酶可破壞胃十二指腸黏膜,造成黏膜自身消化而導致出血[7-8]。該病屬臨床急重癥,病情兇險,應及時搶救,否則可危及患者生命,臨床上治療以非手術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為主[9-10]。非手術治療主要采取常規(guī)處理、補充血容量、采用藥物針對性治療、行非手術方式止血等措施,具有良好的近期療效,且風險小、創(chuàng)傷小、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但其長期療效較差。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胃大部切除手術成功率也越來越高,外科手術治療雖具有一定的風險,但能有效止血且能徹底切除病灶、降低復發(fā)率,是ANVUGIB的最佳治療方法[11]。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的近期總有效率為98.44%,略高于對照組的91.67%,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情況發(fā)生率為6.25%,稍高于對照組的5.56%,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近期的療效相當。觀察組胃大部切除手術后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發(fā)生率為3.1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7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長期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糖尿病并發(fā)率為1.5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2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還可預防患者并發(fā)糖尿病。
綜上所述,ANVUGIB采取胃大部切除手術治療,療效確切,雖具有一定風險,但其復發(fā)率低,長期療效優(yōu),糖尿病并發(fā)率低,對優(yōu)化ANVUGIB、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大群.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132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1,30(5):95.
[2]陳鑒,余衛(wèi)林.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475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17(24):3783-3784.
[3]張遠林,趙光榮,龔印.胃次全切除胃空腸吻合術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1,22(15):52-53.
[4]李偉華.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與治療(附140例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2(4):417-418.
[5]羅明初,朱禮星.急性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312例診療體會[J].當代醫(yī)學,2009,15(18):69-70.
[6]林志超,陳同,李漢權.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0,16(11):1298-1301.
[7]郝志明.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嚴重上消化道潰瘍的效果對比[J].吉林醫(yī)學,2013,34(14):2677-2678.
[8]余超強.外科手術與內(nèi)鏡止血治療急診上消化道潰瘍出血的對比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3,19(25):17-18.
[9]柴明如.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大出血的近期療效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89.
[10]鄧雄.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消化道出血31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40-41.
[11]楊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104-105.
(收稿日期:2014-02-14)(本文編輯:蔡元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