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霞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0075-01
學生是有知覺的群體,“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樣才能和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和學生一起成長,一起進步。作為稚幼的少年兒童,更需要老師慈母般的關愛。創(chuàng)設一個讓學生能感受到愛的環(huán)境,在感受到了老師慈母般的關愛和同學間溫馨的愛后,學生就更容易變得尊師守紀,勤學奮進。我長期以真摯的愛、濃濃的真情對待每一位學生,以取得學生的信任與支持,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遵守紀律和不斷進取的思想,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喚起學生合作意識。具體方法如下,以供同行商榷。
一、關愛學生要找到對每位學生傾注愛的切入點
對班上的每一位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我盡量做到了如指掌,以便當好學生的知心朋友。我在開學初都要建好學生的個人檔案薄,對學生的姓名、年齡、家庭地址、民族、家庭條件、身體狀況、個人特長、品行、學習生活習慣等,采取家訪和學生談心等形式,取得第一手材料,并作了詳細的記載,然后因材施教。如我們班陳兵同學父母離異后,他被無情地拋棄在年邁的奶奶家。六年來,父母從未給他寄過一分錢,從未給他打過一次電話。奶奶年老,靠拾垃圾賣錢為生,自己生活都很困難,撫養(yǎng)他更是難上加難,陳兵成了奶奶的包袱,成了她的負擔。奶奶看到他就煩,陳兵成天挨批評,受指責,遭打罵。愛的缺失造成了他感情的冷漠和性格的粗暴,心靈深處全是陰影、黑暗和絕望,對社會產生了強烈的報復心理,經常逃學、偷盜、打人。為了拯救這顆受傷的心靈,喚醒他的良知,醫(yī)治他心靈的創(chuàng)傷,讓他感受到愛的溫暖,改變他對世界的看法,我每月組織全班同學捐款,給他送去禮品和生活用品;在學習上我時常關心他,不懂的題我耐心給他講解,我還派學習尖子幫助他;玩耍時讓學生拉他做伴,午餐時,經常打菜給他吃;過節(jié)時,我親手為他送上過節(jié)的食品,學生們送卡片、送野鮮花、送學習用品給他,在他傷心時,送上溫馨的話語……我們用真摯的愛,濃濃的真情勝似春風化雨,終于融化了他冰封的心靈?,F(xiàn)在他陽光,他上進,他努力學習,學會了擔當,懂得了感恩,每天面帶微笑,主動承擔勞動委員的責任。每天帶領同學掃地、擦黑板,抹桌子、拖地,為大家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干凈的學習環(huán)境。同學們有困難時,他總是第一個伸出援助之手。老師有需要時,他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給班級抬飲水的總有他,看著老師和同學的笑臉,他也開心地笑了。
二、用寬容的心去對待常犯錯誤的學生
犯錯是小孩的天性。有類學生,小錯不斷,大錯不犯,老師常常是反復抓,可還是常抓常犯。對這類學生,如果說沒有一顆寬容的心,用粗暴的行為,過于嚴厲的批評,無情的指責,會讓學生喪失進取心,自暴自棄,導致破罐破摔。所以我們要用愛心去對待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關心他們,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改正自己的缺點。如王飛同學剛轉入我班時,頭發(fā)亂如蓬草,眼睛里盛滿怨恨、敵視和迷茫。問他名字,一聲不吭。幾經周折,我終于了解到他的身世:一次可怕的車禍奪去了他父母的生命!收養(yǎng)他的叔叔脾氣不好,常常打他、罵他沒出息。家庭的不幸,叔叔簡單粗暴的教育,使年幼的王飛,沉默寡言、自卑消沉、日見孤僻。他不愿與任何人溝通,同學們也都不愿與他說話、與他同桌。他仇視著瞧不起他的、害怕他的人,一旦惹怒了他,他便罵罵咧咧,甚至撲上去拳打腳踢。
王飛的遭遇讓我心痛不已,他的現(xiàn)狀更讓人憂心如焚,再這么下去,這孩子的一生就快毀掉了!焦急的我制造各種機會主動和他接觸,但他對我的友善態(tài)度很是懷疑,驚惶不安的他甚至干脆采取了敵對和逃避的態(tài)度。其實,王飛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并不像有的老師反映的那樣無可救藥,只是不幸的遭遇讓他變得如此冷漠??稍鯓硬拍茏哌M這個缺少關愛的孩子的內心呢?
我極力去發(fā)現(xiàn)王飛的細微閃光點,并在班會課上幾次點名表揚他的進步,幫助他在班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尊嚴。他喜歡體育和美術,我就有意安排他負責班上的黑板報,鼓勵他參與學校組織的相關活動……幾次活動的出色表現(xiàn),讓王飛逐漸找回了自信。
在生活中,我讓孩子主動接近他,和他玩耍,和他游戲,讓他不再感到孤單;在學習上,我派學習小組輪流幫助他;在閑暇時,我經常主動找他談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給他講習題,并竭力找出他的閃光點,隨時鼓勵他進步。通過師生的努力,王飛成績明顯上升,期末還被評為“三好學生”。
師愛,是永恒的、無私的,無異于母愛。師愛是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對孩子無條件的包容。教師對學生的愛,是教師與孩子的溝通,是以教育智慧和教育藝術搭建在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梁!教師給孩子的愛,如春風化雨。
(責任編輯 曾 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