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江濤
中國中鐵總公司副總工程師、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隧道及地下工程試驗研究中心主任王夢恕,肯定是中國曝光率最高的工程院院士之一。
特別是最近幾年里在鐵路改革過程中的發(fā)言,讓他獲得了“鐵路代言人”的稱號。雖然他不僅為鐵路系統(tǒng)被誤解而鳴不平,也直言鐵路體制的某些弊端。
王夢恕的言論被關注的原因之一,自然也包括他鐵路系統(tǒng)院士的身份。也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他是1994年當選的中國第一屆工程院院士。
這是一批肩負了太多期許的工程師。70年前,王夢恕曾經身份顯赫的祖父王文郁寫信給兒子王崇和,要他務必送王夢恕讀書:“王家之振興全在夢恕一代,中華之崛起全在夢恕一代?!?/p>
所有這些要素——經世之道、科學之心和強國之夢,也是整個時代最閃亮的結晶。
顯然,這不只是王夢恕一個人的故事。
曾為武俠迷
王夢恕生于河南溫縣安樂寨。此地以詩書著名,有清一代至民國初年,出了30多名貢生、舉人、秀才和大學生。
王夢恕的祖父王文郁在宣統(tǒng)三年考入國子監(jiān)。此人游歷中國,最后成為孫中山的助手之一,1911年當選眾議院議員。
然而,王文郁壯志未酬就從馬上跌落,中風偏癱,不得不回到河南老家。
王崇和是王文郁第二子,曾因孝敬母親錯過了去法國留學的機會。王崇和有四女二男,王夢恕是第四個孩子。
抗戰(zhàn)離亂,殷實的王家在逃難中淪落為難民。在王夢恕后來的記憶中,全家只剩下祖父精心挑選的一箱書籍。它們一直留存到“文革”,但終被付之一炬。
王家與鐵路的交集就在此時開始:王崇和在隴海鐵路謀得了一個檢票員的差事。據王夢恕回憶,父親是個“不稱職”的檢票員,很少追究車上的窮人是否有票。
另一個記憶是,某日,父子倆在街頭看到一名壯漢以木棒自鞭,聞其究竟,原來是東北三省失國難民,身無分文,只有一副身板,以此為生。
王崇和將家中一日之餐的窩窩頭交予壯漢,囑咐他應該從軍報國。
很快,由于日軍再次進犯隴海線,王家只好遷到寶雞。之前,王崇和當站長的小站一度被日軍占領。他偷偷潛逃,不愿為日本人服務。
差點留法的才子王崇和就此困頓于陜西山區(qū),王夢恕就是在這里的中學,第一次聽到了詹天佑的名字。
“詹天佑那個時代,鐵路有強國的象征意義。孫中山說革命成功以后他要當鐵路總監(jiān),因為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富強必須有鐵路?!蓖鯄羲Ρ究浾哒f。
他說自己深感遺憾的是,這種象征意義已經淡化, “我們國家很多人早就不重視鐵路了。”
詹天佑對于王夢恕的特殊意義在于,他將鐵路工程師和科學家集于一身。在此之前,王夢恕的夢想是當一名鐵路工人,“不再讓外國人在我們國家修鐵路,而是讓中國所有的人都能在自己修的鐵路上坐著火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p>
年輕的王夢恕還是個武俠迷,仰慕《三俠五義》中的俠之大者,腰間別著一尺多長、磨得锃亮鋒利的釘子。
中學里一位許姓老師臨終前給他寫信,希望他改變個性,不要因憤怒干擾社會,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當時已經解放,父親當上站長,王夢恕決定不再打架,并于1952年進入天津鐵路工程中專大型建筑科,攻讀橋梁、隧道。
在天津,王夢恕遇到了被他稱為生命中影響最大的兩個人中的一個:呂學謨。呂在南洋大學畢業(yè)后因強國夢歸國,他們之間的友誼一直延續(xù)到改革開放后呂學謨去世。
作為一名鐵路技工,王夢恕以實習生的身份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參與了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他家中至今保存著當時蘇聯專家贈送的書籍,這個叫做西林·基紅諾夫的蘇聯人給王夢恕的另一個重大影響就是:“王,一定要讀大學?!?/p>
隧道需要技術
從天津畢業(yè),王夢恕在錦州鐵路局勘測設計所成為一名鐵路勘測人員。期間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完成了山海關區(qū)間約15公里鐵路改線的設計任務。
1956年,他終于考入唐山鐵道學院。當然雖然還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可以選擇,但唐山鐵道學院因由橋梁學權威茅以升任院長,最終在王夢恕心中勝出。
他在這里遇到了第二個重要的人:系主任高渠清。
高渠清是1950年前后自海外歸國、建設新國家的那一批人之一,后來被稱為“中國隧道及地下工程技術教育的奠基人”,籌建了中國第一個隧道及地下工程高等教育專業(yè),也培育了中國第一批隧道及地下工程技術人才。
王夢恕正是其中一個。
“反右”開始后,呂學謨和高渠清在唐山相聚。其原因是,呂學謨怕王夢恕因愛打抱不平惹禍上身,專程到唐山規(guī)勸。
雖然給人率爾直言的印象,但王夢恕在歷次運動中都得以平穩(wěn)度過。
1960年,大三學生王夢恕到成昆鐵路實習,發(fā)生了一件被他稱為改變自己一生的事情。
那時,隧道工程手段落后,王夢恕到工地的第三天,8名工人因塌方遇難。
此前,王夢恕一直鐘情于橋梁設計,這次事故使他轉向隧道工程。畢業(yè)時,他只給高渠清留了一封信,未打招呼就去了比“成昆鐵路更艱苦”的地方。
剛剛獲得招收研究生資格的高渠清四處尋他,王夢恕并不領情:“如果你進了隧道看到施工的‘掌子面就不會叫我回來,因為那里需要技術?!?/p>
高渠清則向他展示了從國外帶回的資料:使用先進爆破技術,隧道壁就像刀切豆腐一般整齊,沒有一根柱子支撐,工人的施工安全有充分保障。
心服口服,無話可說,王夢恕投入了三年研究生學習。
讓北京地鐵承受地毯式轟炸
1965年至1970年完成的北京地鐵一號線,是王夢恕職業(yè)生涯中的第一個大項目。只是,對這一時期印象最深刻的,卻是他為當時主持工程技術的施仲衡“出頭”。
那時這位技術權威已經被打倒,王夢恕找到“穿著一雙軍用大頭皮鞋”的造反派頭頭質問:“施仲衡博士從蘇聯回國參加地鐵修建應該給予支持,他有什么罪!”endprint
沖突之中,王夢恕一度打算回唐山鐵道學院安靜地讀書。然而學?;匦耪f,高渠清已經被批斗,雖然歡迎他回來,但目前也不是做學問的地方了。
王夢恕由此將全部精力投入這條地鐵,他的最大貢獻是賦予了地鐵抗御穿甲彈和爆破彈襲擊的能力。
在所有經歷過的工程中,“地鐵一期工程的施工壓力最大。按照中央的要求,一平方米要承受1500磅穿甲彈和爆破彈的爆炸,即使有100架飛機地毯式轟炸也要保證不出問題。經過試驗,我們最后做到了?!彼虮究貞浾f。
另一方面,王夢恕在這個項目中主張不要明挖施工,他甚至為此主持了盾構工藝模擬實驗以及當時全球唯一的7.3米盾構的設計和制造。
北京地鐵一期工程竣工之時,北京地鐵工程局整編為鐵道兵,王夢恕卻因出身原因無法參軍。
1969年10月1日,北京地鐵一期工程試通車。這一天,王夢恕帶著簡單的行李,登上南下四川的火車。
汽笛長鳴,火車徐徐駛離北京站時,31歲的年輕工程師不禁流下兩行熱淚。
身邊一名解放軍軍官見狀問他,要去哪里。王夢恕說,自己要從北京調往四川成都鐵路局。
軍人說,進川容易出川難,為何要離開北京。王夢恕無語。
他告訴本刊記者,火車蜿蜒于秦嶺之時,突然想起韓愈的“自詠”: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與長征火箭比肩的大瑤山隧道
王夢恕選擇四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結婚五年的妻子在那里。他落戶在了距離成都約四小時火車的峨眉機務段燕崗站。
工人們給予這位高級知識分子充分的信任和保護。他當時的想法是,士為知己者死,全力投身于內燃機車改造等基層工作中。
如今回憶起來,王夢恕說那時是“一段美好的時光”,沒有一點外界干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十分融洽友愛?!?/p>
被遺忘的王夢恕,在1978年“科學的春天”到來后又被想起。他說,鄧小平是自己最欽佩的人。
那時,為了防止戰(zhàn)爭中敵國將京廣線黃河大橋炸斷而導致南北運力中斷,中國決定在黃河下面修建一條原子彈也炸不透的隧道,即所謂“4501”工程。
“4501”指揮部研究所所長恰是當年北京地鐵工程局的領導,在“文革”被批斗時,也曾得到王夢恕仗義執(zhí)言。甚至他因“坐噴氣式”雙手無法執(zhí)筆時,還是王夢恕代寫了檢查。
成都鐵路局卻不愿意放王夢恕離開。最終,高渠清的意見起了主要作用,王夢恕決定前往河南,繼續(xù)高渠清追趕國際地下工程先進水平的努力。
“4501”指揮部甚至單獨掛了一節(jié)車皮,把王夢恕和他的家人、家當都帶離成都,斷絕他回四川的想法。
然而很快,王夢恕就南下粵北大瑤山,迎接他生命中最輝煌的一個工程——那時,衡廣復線要打通大瑤山隧道,長度是國內第一、亞洲第三、世界第十,包括使用雙線電氣化等復雜技術。
鐵道部隧道局上萬名干部工人云集嶺南,一籌莫展。
這也是20年前目睹成昆鐵路那次事故之后,王夢恕終于有機會實踐自己的理想。他決定采用一種先進的爆破技術:一次性使用1.5噸炸藥,分20毫秒連續(xù)爆破,其中用儀器監(jiān)測地層震動,既保證爆破精確,又不會產生疊加效應破壞巖體。
包括多位師長在內,各方人士紛紛勸阻他不要進行這次冒險。因為之前爆破最多使用100公斤炸藥,大多在幾十公斤規(guī)模。
最終,炸藥減少到800公斤。但在硝石與巖石的博弈之中,精確地將5米深、100平方米大的斷面“切割”下來,而對周圍巖體的破壞又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王夢恕對于大瑤山工程的另一個主要貢獻,就是采取了新的隧道施工技術,大大加快了工程速度并降低了投入。
每次試驗成功,王夢恕會邀上其他技術人員,打酒買菜以示慶賀。
1992年,“大瑤山長大鐵路隧道修建新技術”獲得國家科學進步特等獎。此前一年獲得這個獎項的是“長征四號甲”運載火箭,1990年獲獎的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再往前一年是中子彈。
大瑤山工程接近尾聲,王夢恕準備回京,他的下一個工作就是20年前失落離開的北京地鐵。
當時,由于明挖施工工期長、干擾大,一直未能啟動連接直線、環(huán)線地鐵的“復興門折返線”。到王夢恕80年代末被調來工作時,該工程已停滯八年。
王夢恕將20多年前就提出的淺埋暗挖法付諸實踐。隨后,他的技術主張在廣州、深圳、上海等地也陸續(xù)應用,到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時,王夢恕已經聲名顯赫了。
工地上的院士
對于當選第一屆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的回憶是:“當時我正在洛陽開隧道及地鐵工程年會,跟那些老專家相比,我還是年輕的?!?/p>
當時鐵道部一共上報了20多名候選人,很快遴選至五人。鐵道部進行排次時,認為王夢恕“是真正搞業(yè)務的”,排第一位。第二位是鐵道部大橋局的橋梁專家陳新。
又過了不到一個月,“通知我說評上了。”王夢恕說,其實“后來去鐵道部開會,他們告訴我,每次想提拔我的時候,總有反對意見,說我天馬行空不聽指揮;當然也有人覺得我直爽,很好。所以一直沒提起來。”
總之,爭議之下,院士這個身份反倒是對一身榮譽的王夢恕最好的定位。
這是一屆在王夢恕看來非常不同的院士,“只要你比我強,我就很高興,品質引領是最重要的。”
與后來的一些院士相比,“他們中一些人想利用這個平臺,建設自己想要的實驗室,或者是多要點科研項目;聯系實際也不行,更喜歡搞理論、帶研究生、大量出文章?!蓖鯄羲≌f。
他覺得,現在的院士中老師太多,“學校派”也許要占到40%,“有的工程,到現場去就找不出人來,應該改變這個狀況?!?/p>
在那一屆工程院院士里,王夢恕也有欽佩的人。比如唯一的女院士張錦秋,也是梁思成的學生,“她的作品反響很好,并不是投資建設完了就結束了?!?/p>
當選院士之后,王夢恕在業(yè)務上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在秦嶺使用隧道掘進機以及在長江隧道使用盾構。隧道掘進機更適合硬巖,也更復雜,最早的兩臺每個都價值三億多元人民幣。
1996年,正在朔黃鐵路現場的王夢恕被邀請到洛陽和河南省委組織部、洛陽市委組織部的干部談話。
洛陽市的干部說,當時該市共有兩位工程院院士、兩位科學院院士,但其他三位年紀較大,因此希望推薦他為全國人大代表。
同年,王夢恕任職的北方交通大學也推薦他參加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此后,他連任兩屆全國政協委員、三屆人大代表。
在批評“鳥巢”頂蓋、五棵松體育館大屏幕之前,王夢恕最著名的參政議政成果之一,是力促將新建的1700萬噸原油庫從地上改到地下。
對于那次反對在五棵松體育館建設耗資頗大的大屏幕,“我提出反對意見之后,相關部門很快發(fā)了一個聘書給我,要聘任我為建設顧問。我說沒時間。”王夢恕說,這樣的事并不少見。
在實現地下空間利用和培養(yǎng)100個博士生的目標過程中,2011年7月溫州發(fā)生動車事故。兩個月后,王夢恕以“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調查組專家組副組長的身份公開談了對調查結論的一些看法。
至此,這位河南耕讀世家的孩子、武漢長江大橋工地的實習生、唐山鐵道學院的研究生、峨眉機務段的下放知識分子,徹底進入公眾視野,毀譽加身。
不過,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他說:“我從來不看新聞,不管別人說什么?!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