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鳳玲
摘 要: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文學體裁,詩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聲調(diào)和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及豐富的意象高度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孔子認為,詩具有興、觀、群、怨四種作用。由此可知,優(yōu)秀的詩歌,意象鮮明,意境深邃,傳之以情,給人以美。在高中教學實踐中,閱讀鑒賞詩歌,首先要讓學生認識意象,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逐而進入意境,因為意境是詩歌的靈魂,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領悟詩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對詩歌的審美感悟和分析能力。
關鍵詞: 高中詩歌教學 意象 意境
一、詩歌的意象與意境
意象是詩歌的外在表現(xiàn),是詩歌的軀體;意境是詩歌的內(nèi)在靈魂,是詩歌的生命。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zhì)、神韻,末也。”詩歌創(chuàng)作中,首先要注重意象的選擇或者構建,其次要強調(diào)意境的營造或者深化,這樣詩歌才能傳形、傳神、傳情。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對意象和意境的分析是閱讀鑒賞詩歌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注重對意象和意境的深入把握,才能深入作品感知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悟,感知作品的真情實感,才能使學生真正意義上鑒賞詩歌,感悟藝術,拓展空間,提高審美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二、初步感受詩歌意象
詩歌是一泓由詩人的心靈、才智、良善匯聚而成的清泉,是詩人豐富情感的產(chǎn)物,但是這種情感不是虛無縹緲的,其往往物化在詩歌的具體感性形象之中,這就是詩歌的“意象”。意象是詩歌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之一,分解開來看,“意”是指詩人主觀的思想情感,“象”則是指詩人“意”所依附的客觀主體,即相對主體而言的客觀物象。所以,“意象”就是詩人的思想感情與客觀事物的融合。
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首先要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意象,只有對詩中的具體意象有了深刻體驗,學生才能深入把握詩人真切的思想感情、深切的情感體驗,才能真實地感知作者的喜為何物?哀為何物?嘆為何物?嗔為何物?如在詩歌鑒賞中,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意象。月——思鄉(xiāng),懷人(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菊花——清高人格的寫照(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梅花——高潔人格的寫照(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梧桐——凄涼悲傷(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杜鵑鳥——凄怨哀傷,鄉(xiāng)愁鄉(xiāng)思(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鴻雁——思鄉(xiāng)懷親,羈旅之悲(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柳——離情依依(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芳草——離恨(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道遠);芭蕉——孤獨與憂愁(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烏鴉——衰敗荒涼之兆(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等等。這些意象能讓讀者產(chǎn)生豐富想象。它們具有特定的含義與象征,已經(jīng)內(nèi)化為一代又一代詩歌讀者內(nèi)心固有的情感基奠。
三、立足意象,進入意境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p>
“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于理想故也?!薄坝杏形抑常袩o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p>
不難看出,進入意境,必須立足于意象,如他所列之有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意象就是落花、亂紅、秋千、孤館、寒春、杜鵑、斜陽,感知這些意象,我們才能進入有我之境,能以我觀物,真切感受作者的孤獨、無助、凄涼,然后“物皆著我之色彩”,我占主導,物由我化。再看他說的無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意象就是菊、東籬、南山、寒波、白鳥,再加之動詞“下”、“見”、“澹澹起”、“悠悠下”,我們感知這些意象,就會隨著詩人的思想感情,進入他所營造的意境中,“以物觀物”,達到“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的效果。就如神秀和慧能的對詩,神秀曰:“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被勰軐υ唬骸捌刑岜痉菢?,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鼻罢邽橛形抑?,后者為無我之境,皆因為意象而起。前者有具體的意象,后面直接由意象進入意境。
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帶領學生認識、歸納意象,感知體驗意境,帶領學生沉浸于詩人所創(chuàng)設的意象中品味詩歌意境,同時,要站在藝術世界以外的實用世界看世界、看詩歌,讓學生在欣賞優(yōu)秀作品的同時,獲得獨特的審美感受,提升人生境界。
參考文獻:
[1]胡立根.古詩文閱讀復習指導和能力訓練[J].語文學習,2006.
[2]王通才.淺談如何進行古代詩歌鑒賞[J].語文天地,2005.
[3]王漢添.有關詩歌意象和意境[J].中學語文教學,2006.
[4]魏飴.詩歌創(chuàng)作的藝術與智慧[M].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