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如
季后賽開始,天下大亂。
主場、客場;巨星、板凳;強隊、弱旅;名帥、菜鳥……一片混沌。
八個系列賽五個搶七,如果不是利拉德神奇的一投,今年季后賽首輪的“搶七率”將會達到75%!
但混亂之后,秩序恢復正常,五個“搶七”,主隊贏了四場,惟一一個例外的自然是幾個老家伙坐鎮(zhèn)的籃網隊。除了早早繳械的山貓隊,其他七個系列賽都打得儼然總決賽一般,但到了“搶七”,一切又打回到了常規(guī)賽:杜蘭特回歸了MVP的水平,格里芬和保羅還原了“空接之城”,當了爹的帕克仍然是那輛我們熟悉的“法國跑車”,就連從常規(guī)賽后半段開始夢游的希伯特也恢復了全明星中鋒的模樣。
新任總裁席爾瓦的“新政”確實對比賽有一點影響,但造成這一“盛世”的主要原因還是大勢所趨,這個“大勢”就是新老交替。
近幾年,年輕一代的球星普遍進入成熟期,他們迫不及待地要在季后賽和總決賽中證明自己,而那些由老將組成的球隊如馬刺、籃網、小牛并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雖然還是16支球隊,但競爭空間已經大大壓縮,球隊之間的水平都非常接近。這種情形在西部尤甚,三組“搶七”中兩組都是近幾年屢遭季后賽挫折的球隊,無論是“黑白雙熊”、“雷霆二少”、“水花兄弟”還是“空接之城”,都有自己響當當的絕活,這幾支球隊無論怎樣捉對廝殺,都是狹路相逢。
混沌之后,秩序重回。
東西部的半決賽變成了巨星的對決,實力決定勝負。
面對鄧肯,阿爾德里奇明顯還欠些火候,利拉德和托尼·帕克的季后賽經驗更是相差一百七十多場;籃網的老頭們都拼盡了最后一絲力氣,但他們只能給擁有絕對實力的詹姆斯造成一點麻煩;奇才已經打出了最高的水平,但他們必須為年輕付出代價,沃爾和比爾至少要先學會在主場贏得比賽;快艇的出局有被黑的嫌疑,他們贏得了大家的尊敬,但你也不能怪裁判的不公,在斯特林和杜蘭特之間他們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東西部的決賽都變成了各自賽區(qū)頭兩名球隊的對決,既合情,又合理。
這是熱火和步行者連續(xù)第三年在季后賽中相遇——兩次東部決賽、一次東部半決賽,換句話說如果他們三連冠成功的話那么每一次都踩著印第安那人的尸體;如果不是上賽季威斯布魯克受傷而被灰熊干掉,那么這也是雷霆和馬刺連續(xù)第三次在西部決賽相遇,激情與穩(wěn)重,這是最后一戰(zhàn)。
這是絕大多數人在季后賽開始之前都會預測的對決,盡管過程有些撲朔迷離,從混沌到秩序,真正的比賽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