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蓓(作者系心理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
什么都有假的,包括一個人自以為的性取向。當心理咨詢中的個案自稱愛同性,我們其實并不知道:同性戀究竟是他/她真正的性取向,還是他/她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
金賽幾十年前的性學報告中提到過人群中天生同性戀的比例,大概不超過5%。不管這個數(shù)據(jù)在今天是否可靠,我們知道,更多的看起來好像“只能彎”的人,其實都是在“可以彎”的情況下做了一個選擇。金賽報告中“可以彎”的人群占多大比例呢?大概是90%左右,不同程度的。那么,誰會選擇改變自己的性取向?
首先是那些“媽媽的男孩”,準確地說,是被媽媽吞噬的男孩。吞噬兒子的媽媽們可能會跟兒子一起睡到很大,可能不介意當著成年兒子的面換內(nèi)衣或衛(wèi)生巾;她們可能為了兒子含辛茹苦受盡委屈,噙著淚跟兒子說這個家全靠你了,而男孩周圍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他將來你唯獨不能對不起的人就是你媽;她們可能有一個模糊的,或被貶低的,或看起來糟糕的老公,兒子就是她唯一的指望。
當然不是說所有具有這樣特點的母子關系,都會使男孩變得娘娘腔,但變得娘娘腔的那些,其實是因為愛。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愛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變得和這個人一樣。
也有的是因為怕。隨著年紀的增長,男孩心里有了亂倫的潛流,就更需要干脆把自己掰彎來永遠杜絕對于媽媽的性覬覦。很多看起來有些娘的男同性戀都是女性之友,他們體貼、善解人意,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女性原型都非常的正面。
另一種比較常見的,是那種生理性別并非父母期望的孩子。父親一方面寵溺自己的女兒,給她提供一切能夠和男孩子比肩的教育和眼界,帶她一起去騎馬、釣魚、狩獵,跟她一起下棋、吹口哨……然后,再在某一個美好溫情的瞬間,用無限惋惜的口吻,對她輕嘆一聲:“親愛的,你要是個男孩就好了?!边@女孩八成會當真的。
她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實現(xiàn)父親的愿望——像男孩一樣。如果在此時,這個女孩子又恰恰缺乏一個明晰的、可供良好認同的媽媽,日后往往容易發(fā)展成女同性戀。
另外,國外研究發(fā)現(xiàn)在男同中存在一個“老大哥”效應——有哥哥的男生容易變成同性戀。或許事情不像數(shù)據(jù)看起來那樣簡單。如果作為男生你有個很男子氣的哥哥,作為女生你有個很女人味的姐姐,都會是你塑造自己的性別形象時會去主動繞開的。同性手足間的角逐,一定會百花齊放,揚長避短。簡單說,如果你是小女兒,可能會因為姐姐太女人而變得更像男生。
上面兩種其實都屬于同性戀中的三元論,即由涉及三角關系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還有一些是二元的。在這一類型中,無論男女,大都是母嬰依戀不良或未熟所引起。早在生命之初,母嬰依戀就造就了日后成人依戀的最初模板。
然而并非所有的母嬰依戀都是甜蜜而安全的,它也可能充滿了焦慮糾結。大部分人的成人依戀,都只不過是不斷地復制早期的依戀模式而已。
若你最初的依戀模板是偏于焦慮糾結的,那么直接進入真格的男女之愛,風險之高確實令人畏懼。又怕,又需要,怎么辦?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退了一步的同性愛,這時就可能成為實現(xiàn)依戀的一個折衷選擇。友誼中的依戀總是難以穩(wěn)固的,有時候,對一個不安的孩子來說,同性之愛,是他/她需要抓住某個依戀對象時打出的最后一張牌。
他/她們聽說身體是可以用來奉獻的,其價值和意義類似于生命,同時,身體可以像金錢一樣給別人帶來快樂,如果他/她們沒有錢可以奉獻,他/她們會考慮用身體,即使他/她們有錢,也愿意用身體這張大牌,來賭需要的人不會離開。
還有一種,也是最絕望的,莫過于未滿足的自戀引起的。他/她愛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讓那個選定的目標扮演自己,自己則扮演上帝,去對那個“自己”實施360度無死角的恣意愛戀,借以對成人身體里那個極度匱乏的心理嬰兒完成一元的哺育。可惜人終究不可能是上帝,結局注定凄慘。
不管是哪一種原因改變了自己的性取向,要么因為愛,要么因為怕。如果你不是同性戀,雖然不必去愛他/她們,也不必去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