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娟
國家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直指教育應致力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yǎng)“人”、完善“人”,喚醒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促進每個學生的人生價值不斷提升,幫助每個學生充滿希望地奔向未來,讓學生走向健康發(fā)展之路。德育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切合課改的要求做出回應。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者,學校應對教師的德育工作作出引領,使德育工作符合課改的精神。
一、重樹教師的德育責任
1. 警惕失范,強調(diào)示范。要落實課改的要求,學校必須警惕教師的行為失范。注意樹立教師的育人責任,要求教師嚴于律己,遠離失范。同時重申作為教師,德高才能為師,必須注意為人師表,時時處處發(fā)揮示范的作用,方能真正引領學生走上人生正確的方向。
2. 注意不為,提倡作為。如今學生難教,有的教師就會產(chǎn)生不作為的想法,對學生的發(fā)展采取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站在教育的立場,學生難教,不代表不教,學生有個性,也不完全是件壞事,關鍵是教師要怎么調(diào)整自己,怎么引導學生。對教師不作為的現(xiàn)象,學校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加快教師教育思想的更新,調(diào)整教育方式,提高育人能力,讓教師們知道不但不能不為,還要更加有所作為。
3. 弱化育分,重視育人。學業(yè)不是學生發(fā)展的唯一,弱化育分、重視育人是課改的方向,因此還原教育的本真,摒棄功利的思想,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注意學生良好個性、品格以及習慣的養(yǎng)成,腳踏實地多做利于學生成長的事情,應當成為當前教師的重要責任。
二、喚起教師的德育自覺
1. 靜心學習,潛心育人。靜心就是內(nèi)心平靜,潛心就是用心的專和深。新課程改革,各種思潮涌起,只有靜下心來,才能在各種喧囂中不迷失方向,找到自我的存在。
2. 模范引領,明確發(fā)展?!渡虾=逃吩?jīng)刊登過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周小燕的事跡,她不但形象高雅、大方,而且愛生如子,經(jīng)常接濟學生,甚至把他們接到家里來住,對他們細心呵護。像周小燕這樣的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學校就應該推薦給教師,讓大家明確:什么才是教師最美的形象?怎樣的言行舉止才符合為人師的標準?怎樣幫助學生才有利于他們發(fā)展?
三、重視教師的德育研討
1. 更新思想與理念。有一位教師上品德課《我和小伙伴》,在“說朋友”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問道:“你和小伙伴在一起高興嗎?”學生齊聲回答:“高興!”可也有學生在下面嘀咕:“不高興,他們喜歡搶我的玩具?!薄八麄冞€打我?!泵鎸W生的答案,教師只對表示“高興”的學生給予回應,對學生中另類的聲音就不予理睬,仍按著之前預設的教程推進……從上述案例教師的教學行為,我們恐怕很難感受與課改相適應的“關注”“尊重”“開放”等理念。
2. 明確目標和內(nèi)容。要真正明確新課改的德育目標和內(nèi)容,必須在日常的教育研討中系統(tǒng)講解,并且最關鍵的是把這些目標和內(nèi)容結(jié)合課改的要求加以細化。例如具體到自己所在的學校,要怎樣做才能體現(xiàn)時代的要求和地方的特點,怎樣做才能凸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怎樣做才可以實現(xiàn)目標的多維整合,怎樣才能達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目標的多維度的要求。
四、鼓勵教師的德育創(chuàng)新
1. 鼓勵教師創(chuàng)新的想法。例如,有的教師提出這樣的意見,學校推廣的都是普通話,所以現(xiàn)在的孩子們都淡忘了粵語,就連廣州本地的孩子都習慣用普通話交流了,這樣下去,會使本土文化流失,所以建議學校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也重視粵語的使用。譬如每周安排一天為粵語日,利用課間推廣粵語,讓廣州本地的孩子教外地的孩子說粵語,讓大家認識粵語的歌曲、童謠、順口溜等。
2. 支持教師創(chuàng)新的行動。有的教師嘗試把品德課堂延伸到社區(qū),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但要落實會涉及很多的方面,譬如,要聯(lián)系社區(qū),與之溝通具體的做法和需要配合的事項;要告知家長,并征求家長的意見同意帶領學生外出,做好安全教育;要培訓學生,做好外出實踐活動的相關準備。對于這些工作,哪些是教師自己就能完成的,哪些是需要學校配合完成的,學校都要有一個考量。只有想教師所想,給予教師的行動以充分的支持,教師的德育行動的步子才會走得更快更遠。
3. 推廣教師創(chuàng)新的經(jīng)驗。學校要及時搜集相關的信息,在例會和專題學習中大力推廣。例如有的教師嘗試利用網(wǎng)絡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在班里成立Q群,在QQ空間建立互動平臺,學生有什么想法都能通過QQ及時和教師溝通,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
責任編輯 魏文琦